一种新型线缆剥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4952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线缆剥皮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用于供线缆穿过的中空腔体;支撑组件,设置于壳体内壁的底部,用于支撑线缆;固定组件,其第一端螺纹连接于壳体上,其第二端转动连接有滑轮组件;以及分别设于支撑组件两侧的第一切刀组件和第二切刀组件,第一切刀组件和第二切刀组件的进刀深度呈阶梯式分布。工作时,将线缆穿过中空腔体,支撑组件支撑线缆的底部,拧动固定组件向下运动,使滑轮组件压合于线缆的顶部;沿预设方向转动壳体,使第一切刀组件和第二切刀组件分别切割线缆,其中,第一切刀组件进行一次切割,第二切刀组件进行二次切割,从而将线缆的剥皮切割分为两次进行,避免切刀变形或偏位的问题。避免切刀变形或偏位的问题。避免切刀变形或偏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线缆剥皮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线缆剥皮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电缆线路已经在城市建设中大量使用,而电缆的终端头和电缆中间头的安装与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电缆的运行使用寿命。
[0003]现有技术中线缆剥皮装置通过切刀对线缆进行剥皮,实际生产中电缆头经常出现不良品,通过对电缆故障的分析发现,其主要原因是在电缆头制作中经常出现因开剥电缆外层时单次进刀过深,导致刀具偏位或变形,导致电缆剥皮不良品的产生。
[0004]鉴于此,需要对现有技术中的剥皮装置加以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切刀单次进刀深度过深,导致剥皮不良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线缆剥皮装置,来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
[0006]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线缆剥皮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供线缆穿过的中空腔体;
[0007]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壁的底部,用于支撑线缆;
[0008]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壁的顶部,其第一端螺纹连接于所述壳体上,其第二端转动连接有滑轮组件,所述滑轮组件用于压合限位线缆;
[0009]以及分别设于所述支撑组件两侧的第一切刀组件和第二切刀组件,所述第一切刀组件和所述第二切刀组件的进刀深度呈阶梯式分布。
[0010]可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内壁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连接有弧形支撑板,所述弧形支撑板的顶面设有用于支撑线缆的弧形凹槽。
[0011]可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螺纹杆,所述壳体的顶部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孔内;
[0012]所述螺纹杆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若干个倾斜延伸设置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滑轮组件。
[0013]可选的,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杆关于所述螺纹杆的中轴线对称地设置。
[0014]可选的,还包括把手杆,所述把手杆与所述壳体外壁的顶部连接;
[0015]所述螺纹孔依次贯穿于所述壳体和把手杆,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孔内,且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外露于所述螺纹孔的顶端,所述螺纹杆的外露端连接有旋钮部。
[0016]可选的,所述旋钮部设有防滑条纹。
[0017]可选的,所述壳体的一侧开设有缺口部,所述缺口部与所述中空腔体连通。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工作时,将线缆穿过中空腔体,支撑组件支撑线缆的底部,拧动固定组件向下运动,使滑轮组件压合于线缆的顶部,从而使线缆
限位,同时第一切刀组件和第二切刀组件分别切入于线缆预设深度;沿预设方向转动壳体,使第一切刀组件和第二切刀组件分别切割线缆,其中,第一切刀组件进行一次切割,第二切刀组件进行二次切割,设置一次切割的进刀深度小于二次切割的进刀深度,从而将线缆的剥皮切割分为两次进行,避免切刀变形或偏位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20]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21]图1为新型线缆剥皮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示说明:壳体1、中空腔体11、支撑组件2、固定组件3、滑轮组件31、第一切刀组件4、第二切刀组件5、支撑柱21、弧形支撑板22、螺纹杆32、连接杆33、把手杆6、缺口部12、旋钮部4。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得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
[0025]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线缆剥皮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有用于供线缆穿过的中空腔体11;
[0027]支撑组件2,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壁的底部,用于支撑线缆;
[0028]固定组件3,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壁的顶部,其第一端螺纹连接于所述壳体1上,其第二端转动连接有滑轮组件31,所述滑轮组件31用于压合限位线缆;
[0029]以及分别设于所述支撑组件2两侧的第一切刀组件4和第二切刀组件5,所述第一切刀组件4和所述第二切刀组件5的进刀深度呈阶梯式分布。
[0030]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工作时,将线缆穿过所述中空腔体11,所述支撑组件2支撑
线缆的底部,拧动所述固定组件3向下运动,使所述滑轮组件31压合于所述线缆的顶部,从而使线缆限位,同时所述第一切刀组件4和第二切刀组件5分别切入于线缆预设深度;沿预设方向转动所述壳体1,使所述所述第一切刀组件4和第二切刀组件5分别切割线缆,其中,所述第一切刀组件4进行一次切割,所述第二切刀组件5进行二次切割,设置一次切割的进刀深度小于二次切割的进刀深度,从而将线缆的剥皮切割分为两次进行,避免切刀变形或偏位的问题。
[00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2包括设于所述壳体1内壁的支撑柱21,所述支撑柱21的顶端连接有弧形支撑板22,所述弧形支撑板22的顶面设有用于支撑线缆的弧形凹槽。弧形凹槽与线缆的外表面相贴合,增大与线缆的接触面积。
[00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3包括螺纹杆32,所述壳体1的顶部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杆32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孔内;
[0033]所述螺纹杆32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若干个倾斜延伸设置的连接杆33,所述连接杆33远离所述螺纹杆3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滑轮组件31。工作时,所述滑轮组件31会相对于线缆外表面转动,起到减少磨损的作用。
[0034]需要说明的是,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线缆剥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有用于供线缆穿过的中空腔体(2);支撑组件(2),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壁的底部,用于支撑线缆;固定组件(3),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壁的顶部,其第一端螺纹连接于所述壳体(1)上,其第二端转动连接有滑轮组件(31),所述滑轮组件(31)用于压合限位线缆;以及分别设于所述支撑组件(2)两侧的第一切刀组件(4)和第二切刀组件(5),所述第一切刀组件(4)和所述第二切刀组件(5)的进刀深度呈阶梯式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线缆剥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2)包括设于所述壳体(1)内壁的支撑柱(21),所述支撑柱(21)的顶端连接有弧形支撑板(22),所述弧形支撑板(22)的顶面设有用于支撑线缆的弧形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线缆剥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3)包括螺纹杆(32),所述壳体(1)的顶部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杆(32)螺纹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河海黄庆铿尹志航梁永昌袁效荣钱玉喜唐子霖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