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门锁指纹头走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4881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门锁指纹头走线结构,包括覆板、执手、执手头、换向挡板、指纹头、指纹线缆和控制电路板,所述执手与执手头同轴固连,执手圆周方向能够转动且轴向止动的定位于覆板外侧,执手头圆周方向能够转动且轴向止动的定位于覆板内侧,换向挡板能够拆卸的固定安装于执手头上,执手和执手头上共同形成有连通的过线通道,指纹头固定安装于执手上,控制电路板固定安装于覆板内侧,指纹线缆一端与指纹头电性连接,指纹线缆穿过过线通道最终进入覆板内侧并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开门方向换向后,指纹线缆自动跟随执手换向,不会损伤指纹线缆,不需要进行拆开进行重新组装,换向方便。换向方便。换向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门锁指纹头走线结构


[0001]本技术涉一种智能门锁,特别是指一种智能门锁指纹头走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大部分智能门锁都设有指纹头,通过指纹识别进行开锁,指纹头大部分安装在覆板上,这就导致开门时需要先按覆板上的指纹头识别指纹开锁,然后转到执手开门,两个动作相对繁琐,因此出现了将指纹头安装在执手上的结构,指纹头通过指纹线缆与覆板内的控制电路板连接通信,指纹线缆需要在执手和执手头之间形成的间隙通过,而门锁在适应左开或右开换向时,就需要把门锁的换向挡板、执手头和执手都拆开重新布线,换向繁琐,还容易操作过程中损伤线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门锁指纹头走线结构,该智能门锁指纹头走线结构方便执手开门换向,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0004]本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智能门锁指纹头走线结构,包括覆板、执手、执手头、换向挡板、指纹头、指纹线缆和控制电路板,所述执手与执手头同轴固连,执手圆周方向能够转动且轴向止动的定位于覆板外侧,执手头圆周方向能够转动且轴向止动的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门锁指纹头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覆板(1)、执手(2)、执手头(3)、换向挡板(4)、指纹头(5)、指纹线缆(6)和控制电路板(7),所述执手与执手头同轴固连,执手圆周方向能够转动且轴向止动的定位于覆板外侧,执手头圆周方向能够转动且轴向止动的定位于覆板内侧,换向挡板能够拆卸的固定安装于执手头上,执手和执手头上共同形成有连通的过线通道,指纹头固定安装于执手上,控制电路板固定安装于覆板内侧,指纹线缆一端与指纹头电性连接,指纹线缆穿过过线通道最终进入覆板内侧并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门锁指纹头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执手上形成有中空结构,执手头呈T形环柱状结构,执手头直径小的一端固定插设于执手的中空结构内,执手中空结构内侧壁与执手头直径小的一端外侧壁之间形成供指纹线缆通过的第一过线通道,执手头直径大的一端上设有与该第一过线通道连通的过线口,还设有走线固定支架(8),所述走线固定支架固连于执手头直径大的一端上,走线固定支架覆盖于所述过线口表面,且走线固定支架与执手头直径大的一端端面之间形成有供指纹线缆通过的第二过线通道,所述第一过线通道、过线口和第二过线通道连通形成供指纹线缆通过的过线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门锁指纹头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挡板呈环形结构,换向挡板与执手头直径大的一端端面通过至少两个螺丝固定连接,换向挡板内孔与执手头上过线口正对,走线固定支架形成台阶状折弯结构,其折弯方向的一端透过换向挡板环形结构内孔与执手头端部通过至少两个螺丝固连,其折弯方向的另一端覆盖于换向挡板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门锁指纹头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执手头直径大的一端端面上形成有一轴向延伸的凸环结构(9),所述走线固定支架沿折弯方向的一端与该凸环结构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琨山通用锁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