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自助夹闭的胸腔闭式引流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4871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胸腔闭式引流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带自助夹闭的胸腔闭式引流瓶,包括引流瓶主体,所述引流瓶主体的内部插接有入液管和引流管主体,所述入液管和引流管主体的顶端均位于引流瓶主体的外部,所述引流管主体上端套接有引流胶管,所述引流胶管上套接有引流管夹。通过在引流胶管上套接引流管夹,通过转动旋钮控制下压板的来回活动,对引流胶管进行打开或者关闭,方便使用,结构简单,通过滑动块在滑杆上的滑动,对下压板进行限位,限定下压板的活动轨迹,方便对引流胶管进行稳定的开闭。通过在引流瓶主体的表面设置放大镜,通过放大镜观察分液管内的液体波动,方便对液面的波动范围进行记录。范围进行记录。范围进行记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自助夹闭的胸腔闭式引流瓶


[0001]本技术属于胸腔闭式引流瓶
,具体涉及带自助夹闭的胸腔闭式引流瓶。

技术介绍

[0002]临床常用胸腔闭式引流瓶,用来引流病患胸腔中的积气或积液,在引流瓶的瓶本体内装有500ml无菌生理盐水,引流管末端部分没入到生理盐水中,另一端连到病患的胸腔内,保证胸腔的密闭性;当胸腔内有积气或积液时,胸腔内压力增大,积气从胸腔通过引流管流到瓶本体内,气体从水面逸出,积液通过引流管排入瓶本体内,称之为引流液。
[0003]在现有的引流瓶中引流管缺少夹闭功能,如果要进行夹闭,需要用血管钳夹闭,非常的麻烦并且不方便携带,同时现有的引流瓶不方便对瓶内的水柱波动进行观察,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带自助夹闭的胸腔闭式引流瓶,具有方便引流管进行夹闭,方便携带,方便对水柱波动进行观察的特点。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带自助夹闭的胸腔闭式引流瓶,包括引流瓶主体,所述引流瓶主体的内部插接有入液管和引流管主体,所述入液管和引流管主体的顶端均位于引流瓶主体的外部,所述引流管主体上端套接有引流胶管,所述引流胶管上套接有引流管夹,所述引流管夹的内部开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下压板,所述下压板的左右两侧对称连接有滑动块,所述引流管夹的左右两侧内壁内对称开设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相通,所述第一空腔内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动块与对应边的滑杆套接,所述下压板的一侧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轴的一端,所述螺纹轴的另一端位于引流管夹的外部且固定连接有旋钮,且螺纹轴与引流管夹的侧壁螺纹旋合连接,所述下压板的另一侧面与引流胶管的外表面贴合。
[0007]作为本技术的带自助夹闭的胸腔闭式引流瓶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引流瓶主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分液管,所述分液管的外表面左侧标记有刻度尺,所述分液管的底端开设有入液口,所述引流瓶主体的外表面设有放大镜,所述放大镜与分液管的位置对应。
[0008]作为本技术的带自助夹闭的胸腔闭式引流瓶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入液管的顶端插接有漏斗,所述漏斗的底端侧壁开设有出液口,所述入液管的右侧内壁上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阻隔板,所述阻隔板为弧形结构,所述入液管的左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阻隔板的左端上表面与限位板的下表面贴合,所述阻隔板的上表面与漏斗的底端活动贴合。
[0009]作为本技术的带自助夹闭的胸腔闭式引流瓶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入液管的右侧内壁上安装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的另一端与阻隔板的上表面右侧相连。
[0010]作为本技术的带自助夹闭的胸腔闭式引流瓶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引流管主体的上端设有固定突起,所述引流胶管将固定突起包裹在内。
[0011]作为本技术的带自助夹闭的胸腔闭式引流瓶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引流瓶主体的顶端开设有出气口,所述引流瓶主体的外表面两侧通过转轴对称转动连接有放置夹,所述放置夹为C型结构。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3]1.通过在引流胶管上套接引流管夹,通过转动旋钮控制下压板的来回活动,对引流胶管进行打开或者关闭,方便使用,结构简单,通过滑动块在滑杆上的滑动,对下压板进行限位,限定下压板的活动轨迹,方便对引流胶管进行稳定的开闭。
[0014]2.通过在引流瓶主体的表面设置放大镜,通过放大镜观察分液管内的液体波动,方便对液面的波动范围进行记录。
附图说明
[0015]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中引流瓶主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中引流管夹的内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中入液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2]图中:1、引流瓶主体;2、放大镜;3、放置夹;4、出气口;5、引流胶管;6、引流管夹;7、漏斗;8、入液管;9、引流管主体;10、分液管;11、刻度尺;12、入液口;13、螺纹轴;14、旋钮;15、滑杆;16、第一空腔;17、滑动块;18、下压板;19、第二空腔;20、限位板;21、出液口;22、限位弹簧;23、阻隔板;24、固定突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5,带自助夹闭的胸腔闭式引流瓶,包括引流瓶主体1,引流瓶主体1的内部插接有入液管8和引流管主体9,入液管8和引流管主体9的顶端均位于引流瓶主体1的外部,引流管主体9上端套接有引流胶管5,引流胶管5上套接有引流管夹6,引流管夹6的内部开设有第二空腔19,第二空腔19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下压板18,下压板18的左右两侧对称连接有滑动块17,引流管夹6的左右两侧内壁内对称开设有第一空腔16,第一空腔16与第二空腔19相通,第一空腔16内固定连接有滑杆15,滑动块17与对应边的滑杆15套接,下压板18的一侧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轴13的一端,螺纹轴13的另一端位于引流管夹6的外部且固定连接有旋钮14,且螺纹轴13与引流管夹6的侧壁螺纹旋合连接,下压板18的另一侧面与引流胶管5的外表面贴合。
[0025]具体的,引流瓶主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分液管10,分液管10的外表面左侧标记有刻度尺11,分液管10的底端开设有入液口12,引流瓶主体1的外表面设有放大镜2,放大镜2与分液管10的位置对应。
[0026]具体的,入液管8的顶端插接有漏斗7,漏斗7的底端侧壁开设有出液口21,入液管8的右侧内壁上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阻隔板23,阻隔板23为弧形结构,入液管8的左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0,阻隔板23的左端上表面与限位板20的下表面贴合,阻隔板23的上表面与漏斗7的底端活动贴合。
[0027]具体的,入液管8的右侧内壁上安装有限位弹簧22,限位弹簧22的另一端与阻隔板23的上表面右侧相连。
[0028]具体的,引流管主体9的上端设有固定突起24,引流胶管5将固定突起24包裹在内。
[0029]具体的,引流瓶主体1的顶端开设有出气口4,引流瓶主体1的外表面两侧通过转轴对称转动连接有放置夹3,放置夹3为C型结构。
[003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将引流胶管5套接在引流管主体9上,将漏斗7插入入液管8内,此时,阻隔板23转动,限位弹簧22舒展,向漏斗7内加入生理盐水,通过放大镜2观察刻度尺11,对生理盐水的加入量进行控制,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带自助夹闭的胸腔闭式引流瓶,包括引流瓶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瓶主体(1)的内部插接有入液管(8)和引流管主体(9),所述入液管(8)和引流管主体(9)的顶端均位于引流瓶主体(1)的外部,所述引流管主体(9)上端套接有引流胶管(5),所述引流胶管(5)上套接有引流管夹(6),所述引流管夹(6)的内部开设有第二空腔(19),所述第二空腔(19)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下压板(18),所述下压板(18)的左右两侧对称连接有滑动块(17),所述引流管夹(6)的左右两侧内壁内对称开设有第一空腔(16),第一空腔(16)与第二空腔(19)相通,所述第一空腔(16)内固定连接有滑杆(15),所述滑动块(17)与对应边的滑杆(15)套接,所述下压板(18)的一侧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轴(13)的一端,所述螺纹轴(13)的另一端位于引流管夹(6)的外部且固定连接有旋钮(14),且螺纹轴(13)与引流管夹(6)的侧壁螺纹旋合连接,所述下压板(18)的另一侧面与引流胶管(5)的外表面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自助夹闭的胸腔闭式引流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瓶主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分液管(10),所述分液管(10)的外表面左侧标记有刻度尺(11),所述分液管(10)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云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