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跨电源信号管理总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4846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跨电源信号管理总线,包括:第一信号支路和第二信号支路,所述第一信号支路包括第一光耦合器,所述第二信号支路包括第二光耦合器;第一信号支路和第二信号支路的输入端均连接第一器件的信号端口和电平端口,第一信号支路和第二信号支路的输出端均连接第二器件的信号端口和电平端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解决当前使用mosfet器件进行电平转换得速率慢得问题。率慢得问题。率慢得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跨电源信号管理总线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服务器
,具体涉及一种跨电源信号管理总线。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服务器系统架构的扩充升级,系统板卡、器件种类日益增多,导致系统电源种类越来越多,板卡器件间的互连越来越复杂,系统管理需求越发严苛,这就造成各管理总线拓扑越发困难,走线布线规则要求升级,信号质量要求更加严格,对信号的传输及多板多系统间的隔离也需更加重视。之前的各种管理总线在跨板级联传输上没有做严格的信号链路处理,在多电平跨接板间通信或同一电平不同源的通信链路上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在需要高速率传输的情况下,会通信失败,电气特性表现为板间漏电,欠压,信号波动幅度大,电平丢失等情况,严重影响服务器系统的管理和监测。
[0003]当前得服务器系统,存在多电源供电,多板卡独立上电,多电平驱动等复杂情况,导致管理总线信号拓扑面临电源域得跨接,这就需要进行电平转换和隔离。现有的信号管理总线采用MOS管进行不同板卡器件的电平转换,不同电源间信号的逻辑电平转换得以处理,可以解决漏电、欠压等情况,但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是没法满足较高速率传输的需要,速率高的情况下高低电平转换速度跟不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跨电源信号管理总线,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跨电源信号管理总线,包括:第一信号支路和第二信号支路,所述第一信号支路包括第一光耦合器,所述第二信号支路包括第二光耦合器;第一信号支路和第二信号支路的输入端均连接第一器件的信号端口和电平端口,第一信号支路和第二信号支路的输出端均连接第二器件的信号端口和电平端口。
[0006]进一步的,第一信号支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光耦合器和第一三极管正反馈驱动电路,第二信号支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二光耦合器和第二三极管正反馈驱动电路。
[0007]进一步的,第一光耦合器的第一引脚连接第一器件的电平端口,第一光耦合器的第二引脚连接第一信号输入端;第一光耦合器的第三引脚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第一光耦合器的第三引脚经电阻接地;第一光耦合器的第四引脚经第一电阻连接第一信号输出端,第一光耦合器的第四引脚还连接第二器件的电平端口;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一信号输出端。
[0008]进一步的,第二光耦合器的第一引脚连接第一器件的电平端口,第二光耦合器的第二引脚连接第二信号输入端;第二光耦合器的第三引脚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第二光耦合器的第三引脚经电阻接地;第二光耦合器的第四引脚经第二电阻连接第二信号输出端,第二光耦合器的第四引脚还连接第二器件的电平端口;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信号输出端。
[0009]进一步的,第一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
[0010]进一步的,第二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器件为第二器件的上级拓扑节点。
[0012]进一步的,第一器件的电平端口与第二器件的电平端口的电平值不同。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跨电源信号管理总线,通过设置两条具有光耦合器的信号支路,即第一信号支路和第二信号支路,第一信号支路包括第一光耦合器,第二信号支路包括第二光耦合器;第一信号支路和第二信号支路的输入端均连接第一器件的信号端口和电平端口,第一信号支路和第二信号支路的输出端均连接第二器件的信号端口和电平端口,首先,输入电平下得通信信号(SIG1、SIG2)通过光耦S1/S2转换进入输出电平域,这时转换速率由光耦切换速度决定,可以满足高低电平转换速度需求,同时利用三极管正反馈电路驱动高速光耦器件,进一步提高电平转换速率,可有效解决当前使用mosfet器件进行电平转换得速率慢得问题。
[0015]此外,本专利技术设计原理可靠,结构简单,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跨电源信号管理总线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跨电源信号管理总线的光耦合器的引脚示意图。
[0019]图3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服务器器件拓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2]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
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4]BMC,执行伺服器远端管理控制器,英文全称为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为基板管理控制器。它可以在机器未开机的状态下,对机器进行固件升级、查看机器设备、等一些操作。在BMC中完全实现IPMI功能需要一个功能强大的16位元或32位元微控制器以及用于数据储存的RAM、用于非挥发性数据储存的快闪记忆体和韧体,在安全远程重启、安全重新上电、LAN警告和系统健康监视方面能提供基本的远程可管理性。除了基本的IPMI功能和系统工作监视功能外,通过利用2个快闪记忆体之一储存以前的BIOS,mBMC还能实现BIOS快速元件的选择和保护。例如,在远程BIOS升级後系统不能启动时,远程管理人员可以切换回以前工作的BIOS映像来启动系统。一旦BIOS升级後,BIOS映像还能被锁住,可有效防止病毒对它的侵害。
[0025]CPU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作为计算机系统的运算和控制核心,是信息处理、程序运行的最终执行单元。
[0026]新一代总线接口规范eSPI(Enhanced Serial Periphe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跨电源信号管理总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信号支路和第二信号支路,所述第一信号支路包括第一光耦合器,所述第二信号支路包括第二光耦合器;第一信号支路和第二信号支路的输入端均连接第一器件的信号端口和电平端口,第一信号支路和第二信号支路的输出端均连接第二器件的信号端口和电平端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电源信号管理总线,其特征在于,第一信号支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光耦合器和第一三极管正反馈驱动电路,第二信号支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二光耦合器和第二三极管正反馈驱动电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电源信号管理总线,其特征在于,第一光耦合器的第一引脚连接第一器件的电平端口,第一光耦合器的第二引脚连接第一信号输入端;第一光耦合器的第三引脚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第一光耦合器的第三引脚经电阻接地;第一光耦合器的第四引脚经第一电阻连接第一信号输出端,第一光耦合器的第四引脚还连接第二器件的电平端口;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波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