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射型人工晶状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4833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折射型人工晶状体,包括光学部和两个支撑袢,所述光学部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呈等凸且非球面的外凸曲面设置,所述外凸曲面包括呈内外环设置且焦距由远至近依次设置的多个视距区域,所述多个视距区域包括焦点处在远距的远视区域、焦距处在中距的多个中距区域、以及焦距处在近距的近视区域,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视距区域之间设置有过渡区域,在由外至内的方向上,多个所述视距区域的屈光度差值呈逐渐变小设置,相应地,多个所述过渡区域的宽度也呈逐渐变小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折射型人工晶状体可以满足远视距、中视距和近视距的需求,且可以避免因为由远距到近距变化过程中,因为屈光度变化过大和过渡区较宽,而导致晕轮眩光现象。导致晕轮眩光现象。导致晕轮眩光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射型人工晶状体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折射型人工晶状体。

技术介绍

[0002]人工晶状体分为单焦点人工晶状体和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其中,多焦点人工晶状体以双焦点人工晶状体为例,包括折射型和衍射型双焦点人工晶状体,其中,折射型双焦点人工晶状体设计方法如下:对于折射型双焦点人工晶状体,先设计一个视远用的双球面人工晶状体,然后将它的一个表面沿径向分成若干环带,在视近用的环带上加上屈光度3.5D,视远用的环带则不需要加屈光度。
[0003]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出现使得患者不佩戴眼镜就能够获得良好的全程视力,真正实现看手机、读报纸、外出、欣赏风景都不用配戴眼镜,因此在临床得到了很多应用。与单焦点人工晶状体相比,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可以满足人们对阅读写字、电脑办公等近视力、中视力需求。但术后潜在的屈光不正、后囊混浊、瞳孔大小、波前像差、干眼、镜片偏心等问题困扰着广大患者。区域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能够解决远中近视力需求,市场使用范围广阔。
[0004]现有的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因为环带之间呈内外设计,而使得各环带之间的过渡区域太长,而会出现视觉不清晰且出现晕轮眩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射型人工晶状体,该折射型人工晶状体的视觉清晰且能有效地改善晕轮眩光现象。
[0006]为到达上述之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折射型人工晶状体,包括:
[0007]光学部,所述光学部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呈等凸且非球面的外凸曲面设置,所述外凸曲面包括呈内外环设置且焦距由远至近依次设置的多个视距区域,所述多个视距区域包括焦点处在远距的远视区域、焦距处在中距的多个中距区域、以及焦距处在近距的近视区域,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视距区域之间设置有过渡区域,在由外至内的方向上,多个所述视距区域的屈光度差值呈逐渐变小设置,相应地,多个所述过渡区域的宽度也呈逐渐变小设置;以及,
[0008]两个支撑袢,对称设于所述光学部的外周面。
[0009]可选地,在由外至内的方向上,所述多个视距区域的屈光度差值呈递减设置。
[0010]可选地,在由外至内的方向上,所述多个视距区域的屈光度差值的递减幅度为0.3

0.6D。
[0011]可选地,在由外至内的方向上,所述多个视距区域的屈光度差值的递减幅度为0.5D。
[0012]可选地,在由外至内的方向上,多个所述过渡区域的宽度呈逐渐减窄设置。
[0013]可选地,所述光学部的后表面且在所述光学部与所述两个支撑袢的交接处,分别
设置有多条凸筋,所述多条凸筋分别自所述光学部向所述支撑袢延伸。
[0014]可选地,所述光学部与每一支撑袢的连接处的厚度,对应大于相应的支撑袢的厚度。
[0015]可选地,所述支撑袢设有光学标签部。
[0016]可选地,所述光学标签部为设于所述支撑袢的定位孔。
[0017]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凸曲面包括呈内外环设置且焦距由远至近依次设置的多个视距区域,所述多个视距区域包括焦点处在远距的远视区域、焦距处在中距的多个中距区域、以及焦距处在近距的近视区域,如此可以满足远距、中距和近距的需要,并且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视距区域之间设置有过渡区域,在由外至内的方向上,多个所述视距区域的屈光度差值呈逐渐变小设置,相应地,多个所述过渡区域的宽度也呈逐渐变小设置,也即,越是靠近所述光学部的中心屈光度变化越小,相应地,所述过渡区的宽度也越小,如此,可以避免因为由远距到近距变化过程中,因为屈光度变化过大和过渡区较宽,而导致晕轮眩光现象。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折射型人工晶状体的一实施例的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图1所示的折射型人工晶状体的光学部的剖视示意图;
[0021]图3图1所示的折射型人工晶状体的光学部的平面示意图;
[0022]图4图1所示的折射型人工晶状体的光学部的后视平面示意图。
[0023]附图标号说明:
[0024]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折射型人工晶状体11b中视区域1光学部11c近视区域1a前表面11d过渡区域1b后表面12凸筋11视距区域2支撑袢11a远视区域21光学标签部
[0025]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8]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9]本技术提供一种折射型人工晶状体,图1至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折射型人工晶状体的一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4,所述折射型人工晶状体包括:
[0030]光学部1,所述光学部1的前表面1a和后表面1b呈等凸且非球面的外凸曲面设置,所述外凸曲面包括呈内外环设置且焦距由远至近依次设置的多个视距区域11,所述多个视距区域11包括焦点处在远距的远视区域11a、焦距处在中距的多个中视区域11b、以及焦距处在近距的近视区域11c,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视距区域11之间设置有过渡区域11d,在由外至内的方向上,多个所述视距区域11的屈光度差值呈逐渐变小设置,相应地,多个所述过渡区域11d的宽度也呈逐渐变小设置;以及,
[0031]两个支撑袢2,对称设于所述光学部1的外周面。
[0032]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凸曲面包括呈内外环设置且焦距由远至近依次设置的多个视距区域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射型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学部,所述光学部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呈等凸且非球面的外凸曲面设置,所述外凸曲面包括呈内外环设置且焦距由远至近依次设置的多个视距区域,所述多个视距区域包括焦点处在远距的远视区域、焦距处在中距的多个中距区域、以及焦距处在近距的近视区域,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视距区域之间设置有过渡区域,在由外至内的方向上,多个所述视距区域的屈光度差值呈逐渐变小设置,相应地,多个所述过渡区域的宽度也呈逐渐变小设置;以及,两个支撑袢,对称设于所述光学部的外周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射型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在由外至内的方向上,所述多个视距区域的屈光度差值呈递减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射型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在由外至内的方向上,所述多个视距区域的屈光度差值的递减幅度为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彩霞杨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新产业眼科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