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用诱虫灯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4763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用诱虫灯固定装置,属于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技术领域。该森林病虫害防治用诱虫灯固定装置包括:地表固定结构,第一立柱设置在壳体内;下固定装置,第二立柱设置在壳体上方,第一水平板固定连接在第二立柱上,第二立柱的表面设有沿其轴向的滑槽,第一水平板上表面设有凹槽;上固定装置,滑块设置在滑槽内,滑块的底部连接拉力弹簧的一端,拉力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滑槽的底部槽壁;滑块固定连接水平连杆的右端,水平连杆上设有吹气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用于防止第一立柱周围的沙土被吹走或者松动;吹气装置和电动伸缩杆带动的刷板,增加了诱虫效果。增加了诱虫效果。增加了诱虫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用诱虫灯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
,具体涉及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用诱虫灯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诱虫灯是应用昆虫的趋光性,进行监测、诱捕和杀灭害虫的一种设备。
[0003]毛乌素沙地与其它沙地相比,光、热、水分条件相对较好,经过几十年的治理,80%的沙地得到了治理,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同时也有一些固沙灌木林老熟衰退,致使林内原有害虫数量、繁殖、扩展甚至危害蔓延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造成植株生长衰退,严重地区甚至连片枯死;同时随着近年来外来树种的大量引入、栽培,致使区域内不断有新的害虫侵入、繁殖、扩展甚至蔓延,导致危害的范围不断扩大,造成的损失难以挽回。因此,进行害虫防控,将林木害虫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限度将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0004]诱虫灯具有监测、诱捕和杀灭害虫之功能。无公害无污染,可广泛应用于毛乌素沙地害虫防控。但毛乌素沙地土壤为沙壤土,结构疏松,风沙危害易造成诱虫灯晃动,影响灯具使用及诱虫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林木害虫防治用诱虫灯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用诱虫灯固定装置。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用诱虫灯固定装置,包括:
[0007]地表固定结构,包括开口向下的壳体和第一立柱,所述第一立柱设置在壳体内,且第一立柱的顶面固定连接壳体的底面;
[0008]下固定装置,包括第二立柱和第一水平板,第二立柱设置在壳体上方,且第二立柱的底面固定连接壳体的底面,第一水平板固定连接在第二立柱上,第二立柱的表面设有沿其轴向的滑槽,第一水平板上表面设有凹槽;
[0009]上固定装置,包括滑块、水平连杆和第二水平板,所述滑块设置在滑槽内,滑块的底部连接拉力弹簧的一端,拉力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滑槽的底部槽壁;滑块固定连接水平连杆的右端,水平连杆的左端固定连接第二水平板,第二水平板上穿设有多个上下方向的滑动轴,滑动轴上设有限位装置,多个滑动轴位于凹槽正上方;所述水平连杆上设有吹气装置,出气口朝向所述凹槽。
[0010]较佳地,所述吹气装置包括空气泵、滤网和喇叭口,所述水平连杆内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管道,管道中间连接空气泵,管道的右端口固定连接滤网,管道的左端口固定连接喇叭口,喇叭口朝向所述凹槽,所述空气泵电性连接控制器。
[0011]较佳地,所述第二水平板上设有圆孔,圆孔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一密封轴承的外圈,第一密封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从动锥齿轮的转轴,从动锥齿轮的中心圆孔固定连接第一圆
板,第一圆板上穿设有多个滑动轴;所述从动锥齿轮啮合主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固定连接在电机的输出轴上,电机固定在第二水平板上表面,所述电机电性连接控制器。
[0012]较佳地,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多个挡板,各滑动轴上固定两个挡板,两个挡板位于第一圆板的两侧。
[0013]较佳地,所述第一水平板左侧上表面固定连接电动伸缩杆的下端,电动伸缩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水平的刷板,刷板的刷头向右;电动伸缩杆电性连接控制器。
[0014]较佳地,所述第一水平板设有通孔,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二密封轴承的外圈,第二密封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第二圆板的外壁,第二圆板上设有所述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壁上设有多级不同深度和不同直径大小的环形台阶,环形台阶沿竖直方向由上向下直径大小逐级递减。
[0015]较佳地,所述滑块上设有螺纹孔,螺纹孔朝向第二立柱的转动中心,螺纹孔配合螺钉用以限位。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本技术的森林病虫害防治用诱虫灯固定装置适用于沙地,第一立柱插入沙地,防止第一立柱周围的沙土被风吹走或者由于雨水的侵蚀使得第一立柱周围的沙土松动导致第一立柱倾斜,设计有开口向下的壳体,用于防止第一立柱周围的沙土被吹走或者松动;
[0018]2、上固定装置和下固定装置夹住诱虫灯,诱虫灯放在下固定装置的凹槽内用以限位,上固定装置上设有多个能够上下移动的滑动轴,在上固定装置向下压夹住诱虫灯时,多个能够上下移动的滑动轴可以根据不同的诱虫灯顶部的不规则的形状自适应贴合用以卡紧,本技术的森林病虫害防治用诱虫灯固定装置扩大了可以配合使用的诱虫灯的范围;
[0019]3、上固定装置和下固定装置都有设计密封轴承,电机通过齿轮带动上固定装置的第一密封轴承使得诱虫灯能够旋转,吹气装置将诱虫灯电网上的虫子尸体和诱虫灯上的沙子吹走,增加诱虫效果,电动伸缩杆带动刷板上下移动,将转动的诱虫灯电网上的虫子尸体刷落,进一步增加了诱虫效果。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滑动轴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1.地表固定装置,11.壳体,12.第一立柱,2.下固定装置,21.第二立柱,22.第一水平板,23.滑槽,24.电动伸缩杆,25.刷板,26.第二密封轴承,27.第二圆板,3.上固定装置,31.滑块,32.水平连杆,33.第二水平板,34.滑动轴,341.挡板,35.圆孔,36.第一密封轴承,37.从动锥齿轮,38.第一圆板,39.主动锥齿轮,4.滤网,42.喇叭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用诱虫灯固定装置,如图1

3包括:地表固定结构1,包括开口向下的壳体11和第一立柱12,所述第一立柱12设置在壳体11内,且第一立柱12的顶面固定连接壳体11的底面;下固定装置2,包括第二立柱21和第一水平板22,第二立柱21设置在壳体11上方,且第二立柱21的底面固定连接壳体11的底面,第一水平板22固定连接在第二立柱21上,第二立柱21的表面设有沿其轴向的滑槽23,第一水平板22上表面设有凹槽;上固定装置3,包括滑块31、水平连杆32和第二水平板33,所述滑块31设置在滑槽23内,滑块31的底部连接拉力弹簧的一端,拉力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滑槽23的底部槽壁;滑块31固定连接水平连杆32的右端,水平连杆32的左端固定连接第二水平板33,第二水平板33上穿设有多个上下方向的滑动轴34,滑动轴34上设有限位装置,多个滑动轴34位于凹槽正上方;所述水平连杆32上设有吹气装置,出气口朝向所述凹槽。
[0028]将第一立柱12插入沙地内,开口向下的壳体11用于防止第一立柱12周边的沙土被吹走或者松动;上固定装置3和下固定装置2夹住诱虫灯,诱虫灯放在下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用诱虫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地表固定结构(1),包括开口向下的壳体(11)和第一立柱(12),所述第一立柱(12)设置在壳体(11)内,且第一立柱(12)的顶面固定连接壳体(11)的底面;下固定装置(2),包括第二立柱(21)和第一水平板(22),第二立柱(21)设置在壳体(11)上方,且第二立柱(21)的底面固定连接壳体(11)的底面,第一水平板(22)固定连接在第二立柱(21)上,第二立柱(21)的表面设有沿其轴向的滑槽(23),第一水平板(22)上表面设有凹槽;上固定装置(3),包括滑块(31)、水平连杆(32)和第二水平板(33),所述滑块(31)设置在滑槽(23)内,滑块(31)的底部连接拉力弹簧的一端,拉力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滑槽(23)的底部槽壁;滑块(31)固定连接水平连杆(32)的右端,水平连杆(32)的左端固定连接第二水平板(33),第二水平板(33)上穿设有多个上下方向的滑动轴(34),滑动轴(34)上设有限位装置,多个滑动轴(34)位于凹槽正上方;所述水平连杆(32)上设有吹气装置,出气口朝向所述凹槽;所述第二水平板(33)上设有圆孔(35),圆孔(35)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一密封轴承(36)的外圈,第一密封轴承(36)的内圈固定连接从动锥齿轮(37)的转轴,从动锥齿轮(37)的中心圆孔固定连接第一圆板(38),第一圆板(38)上穿设有多个滑动轴(34);所述从动锥齿轮(37)啮合主动锥齿轮(39),主动锥齿轮(39)固定连接在电机的输出轴上,电机固定在第二水平板(33)上表面,所述电机电性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学庆高荣贾艳梅齐昆马博刘晓莉刘冬林杨红艳冯娜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省林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