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注意力定位网络的无参考型图像质量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74747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27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基于注意力定位网络的无参考型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将训练图像输入VGG网络,全局深度特征;在VGG网络的最后一层添加注意力定位网络,经过注意力定位网络获取所关注区域的位置坐标;对原始图像进行裁剪与放大,获取注意力关注图像;将注意力关注图像输入到VGG网络中,提取局部深度特征;将全局深度特征与局部深度特征进行融合;将融合后的特征与主观MOS值进行回归训练,建立图像质量评价模型;将待测失真图像输入到图像质量评价模型中,根据训练好的参数提取图像特征,获得图像质量分数,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构建图像质量算法时,存在的忽略人眼的视觉特性,精确度较低的问题。精确度较低的问题。精确度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注意力定位网络的无参考型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图像处理及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涉及一种基于注意力定位网络的无参考型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5G时代的到来以及多媒体、图像处理以及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的传播和获取多媒体数据。由于图像数据具有内容丰富及表达简单等特点,比文字更能直观的表达信息,因此图像作为一种信息载体具有巨大的优势。以图像作为信息载体呈现高幅度增长,并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图像质量对人类视觉信息的获取影响很大,高质量的图像是用户所渴求的,因为高质量图像承载着较多的信息。然而,在图像的采集、编码、传输等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的会造成图像失真退化,导致图像质量的下降。
[0003]在日常生活中所获得的图像很难找到其原始图像,近年来,无参考型图像质量评价成为研究的热点。无参考型图像质量评价相较于全参考型图像质量评价缺少参考图像,因此其实现过程比全参考型存在较大困难。目前,大多数现有的方法都是采用深度学习的图像质量评价框架,文献《No/>‑
r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注意力定位网络的无参考型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将质量评价数据库中的训练图像输入到VGG网络中,提取图像的全局深度特征;步骤2、在步骤1中的VGG网络的最后一层添加注意力定位网络,经过注意力定位网络获取所关注区域的位置坐标;步骤3、利用步骤2获取的位置坐标对原始图像进行裁剪与放大,获取注意力关注图像;步骤4、将步骤3获取的注意力关注图像输入到与步骤1相同的VGG网络中,提取图像的局部深度特征;步骤5、将步骤1提取图像的全局深度特征与步骤4获得的图像局部深度特征进行融合;步骤6、将步骤5融合后的特征与主观MOS值进行回归训练,建立图像质量评价模型;步骤7、将待测失真图像输入到经步骤6建立好的图像质量评价模型中,根据训练好的参数提取图像特征,获得图像质量分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注意力定位网络的无参考型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是通过预训练初始化网络参数,将预处理后的质量评价数据库中图像输入到VGG网络中,选取VGG16网络作为提取图像全局深度特征的网络,其中,包含13个卷积层,5个池化层,卷积层中,卷积核的大小为3*3,步幅为1;通过卷积层不会改变前一层特征图的长和宽,实现通道数的增加;池化层分布在卷积层之后,选取最大池化对提取的特征图进行处理,最大池化核的尺寸为2*2,每次移动两个步长;通过最大池化层降低特征图的尺寸,经过特征提取网络,最终提取的特征大小为7*7*512;提取图像特征的计算方法如下:F(X)=f(W
c
*X)
ꢀꢀꢀꢀꢀꢀꢀꢀꢀꢀꢀꢀꢀꢀ
(1)式(1)中:X表示输入图像,W
C
表示整体参数,f(
·
)表示对图像提取深度特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注意力定位网络的无参考型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利用在卷积层添加的注意力定位网络获取图像中受关注的区域,首先生成正方形方框,依据步骤1中生成特征图找出具有最高响应值的位置,并利用正方形方框在原始图像中框出受关注区域,获得受关注区域既正方形方框的坐标信息,计算方法如下,[t
x
,t
y
,t
l
]=g(W
c
*X)
ꢀꢀꢀꢀꢀꢀꢀꢀꢀꢀꢀꢀꢀ
(2)式(2)中:t
x
为受关注区域中心位置的横坐标,t
y
为受关注区域中心位置的纵坐标,t
l
为正方形方框边长的二分之一,X表示输入图像,W
C
表示整体参数,g(
·
)由两个堆叠的全连接层表示来获取关注区域的三个参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注意力定位网络的无参考型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3.1,根据步骤2获取的受关注区域的三个位置参数,获取受关注区域更加精确的位置信息;假设原始图像中的左上角是坐标系的原点,其x轴和y轴分别代表从左到右和从上到下,利用位置参数进一步计算受关注区域左上角与右下角的位置坐标,其计算公式如下:t
x(up)
=t
x

t
l
,t
y(up)
=t
y

t
l
t
x(down)
=t
x
+t
l
,t
y(down)
=t
y
+t
l
ꢀꢀꢀꢀꢀꢀꢀꢀꢀꢀ
(3)
式(3)中:t
x(up)
为受关注区域左上角的横坐标,t
y(up)
为受关注区域左上角的纵坐标,t
x(down)
为受关注区域右下角的横坐标,t
y(down)
为受关注区域右下角的纵坐标;步骤3.2,利用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元林刘春霞廖开阳丁天淇陈兵黄港谢雨林张新会钟崇军解博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