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木塑顶角线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木塑领域,具体涉及新型木塑顶角线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进行室内装修时,为了保证美观性会在室内的墙角处连接木塑顶角线来进行装饰。
[0003]一般对木塑顶角线的连接有时会采用胶粘的连接方式,或者是通过打钉的方式将木塑顶角线进行固定。
[0004]无论是采用胶粘的方式还是打钉的方式虽然能够将木塑顶角线进行连接,但是当木塑顶角线使用时间较长或破损时,采用上述连接方式很难对木塑顶角线进行更换,而且很容易损坏墙面,亟需改进,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新型木塑顶角线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新型木塑顶角线连接结构,解决了不便于对木塑顶角线进行更换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新型木塑顶角线连接结构,包括固定板、顶角线本体和凸纹盘,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木塑顶角线连接结构,包括固定板(1)、顶角线本体(2)和凸纹盘(3),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侧板(101),所述固定板(1)和固定侧板(101)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撑块(102),所述顶角线本体(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侧板(201),所述固定板(1)和顶角线本体(2)之间通过凸纹盘(3)固定连接,所述凸纹盘(3)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转动杆(301),所述转动杆(301)的外圆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卡块(302);所述固定板(1)的一侧和固定侧板(101)的正面均开设有与转动杆(301)相接触的第一转动孔(103),所述第一转动孔(103)的内圆表面开设有两个与卡块(302)相接触的第一穿孔(104),所述固定板(1)的另一侧和固定侧板(101)的背面均开设有容纳孔(105),一个所述连接侧板(201)的一侧和另一个连接侧板(201)的正面均开设有与转动杆(301)相接触的第二转动孔(202),所述第二转动孔(202)的内圆表面均开设有两个与卡块(302)相接触的第二穿孔(2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润露,冯金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科居装配家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