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部装定位连接装置及定位连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定位连接结构
,具体地指一种部装定位连接装置及定位连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为削减制造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设备利用率,目前国内主机厂大都采用大批量、多车型混线生产模式。为实现多车型零部件共线加工,在进行零件的存放、输送和加工时,经常需要对零件的姿态及位置进行限位固定,以保证与自动化加工设备的精确对接。
[0003]在相关技术中,通常通过在台车的承载平面上设置多个立式支架对子零件进行定位支撑。立式支架通过设置在端部的插拔块与设置在台车的承载平面上的插拔座配合连接,通过在承载平面上设置多个位于不同位置的插拔座,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更换立式支架在承载平面上的安装位置,以及多个立式支架之间的间距,从而实现对不同尺寸的子零件的定位支撑。
[0004]插拔块和插拔座配合一般采用销孔定位的方式,在重复使用后容易因摩擦损耗出现装配间隙,导致定位精度较差。同时通过工作人员采用拔插的方式进行零件承载组件在承载平面上的位置切换和安装,费时费力,切换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部装定位连接连接装置,包括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定位座组件以及与定位座组件相对布置的安装座组件;所述定位座组件包括,活塞缸(2),为中空的的腔体结构;活塞(3),设置于活塞缸(2)内可通过驱动结构驱动;活塞杆(4),一端固定在活塞(3)上、另一端穿出活塞缸(2);所述安装座组件包括,壳体(5),壳体(5)上开设有对应活塞杆(4)端部的定位孔(6);所述定位孔(6)与活塞杆(4)端部之间设置有定位锁紧结构;所述定位锁紧结构用于在活塞杆(4)端部进入到定位孔(6)后使活塞杆(4)沿轴向向活塞缸(2)一侧移动时与壳体(5)定位锁紧,在活塞杆(4)端部进入到定位孔(6)后使壳体(5)沿活塞杆(4)轴向向远离活塞(4)一侧移动时与活塞杆(4)解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部装定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锁紧结构包括设置于定位孔(6)内的第一压紧定位锥面(7);所述第一压紧定位锥面(7)是远离活塞(3)一端内径大、靠近活塞(3)一端内径小的倾斜端面;所述活塞杆(4)上设有可相对于活塞杆(4)沿轴向移动的变径结构;所述变径结构在在活塞杆(4)进入定位孔(6)后沿轴向向活塞(3)一侧移动时内径增大钩挂住第一压紧定位锥面(7)锁紧活塞杆(4)与定位孔(6),在活塞杆(4)进入定位孔(6)后壳体(5)沿轴向向远离活塞(3)一侧移动时脱离第一压顶定位锥面(7)解锁活塞杆(4)与定位孔(6)。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部装定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径结构包括设置有活塞杆(4)端部的限位环(9);所述限位环(9)为活塞杆(4)端部沿径向向外凸起的环状凸台,限位环(9)沿轴向面向活塞(3)的一侧为远离活塞(3)一端大、靠近活塞(3)一端小的倾斜端面;所述活塞杆(4)上套设有可相对于活塞杆(4)轴向移动的柔性套;所述柔性套在活塞杆(4)与定位孔(6)处于锁紧状态时滑动至倾斜端面被扩大钩挂住第一压紧定位锥面(7)。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部装定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套包括第一压紧锥套(8);所述第一压紧锥套(8)是可在限位环(9)的倾斜端面和活塞杆(4)杆体上沿轴向滑动的柔性结构,第一压紧锥套(8)在活塞杆(4)与定位孔(6)处于锁紧状态时被压紧于限位环(9)和第一压紧定位锥面(7)之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部装定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缸(2)面向限位环(9)的一端设置有一圈环绕在活塞杆(4)外的限位凸台(10);所述限位凸台(10)沿活塞杆(4)轴向凸出于活塞缸(2),限位凸台(10)面向限位环(9)的端面上开设有容置第一压紧锥套(8)的限位槽(11);所述限位槽(11)在活塞杆(4)伸入定位孔(6)后沿轴向向活塞(3)一侧移动时与第一压紧锥套(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亚隆,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