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臭氧和氮氧化物分离检测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4507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24
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气体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臭氧和氮氧化物分离检测方法和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氮氧化物的检测过程过干扰臭氧检测过程的问题。一种臭氧和氮氧化物分离检测方法和装置,包括外箱,外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支撑脚座,外箱的内部设置有检测筒,检测筒与外箱固定连接,检测筒的顶端与底端均管贯穿外箱且均呈开口结构,检测筒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隔板,检测筒的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安装座,一个安装座的内侧安装有紫光发生装置,另一个安装座的内侧安装有光传感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计先检测臭氧后检测氮氧化物的检测流程,实现了在气体流通过程中同时检测臭氧和氮氧化物的效果,有效提升了检测效率。有效提升了检测效率。有效提升了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臭氧和氮氧化物分离检测方法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气体检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臭氧和氮氧化物分离检测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中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明确规定氮氧化物和臭氧均为基本污染物,因此,需要对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多类型气体进行臭氧和氮氧化物的含量检测,其中,检测臭氧时多采用紫外光度法,检测氮氧化物时多采用化学发光法,由于在检测氮氧化物时,需要在样气中混入大量臭氧,使臭氧和一氧化氮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激发态的NO2,再检测NO2返回基态过程中能够释放出光子,因此现有的检测装置无法同时检测臭氧和氮氧化物,两种气体的检测流程需要单独进行,操作复杂且检测效率低,针对此问题,可以提出一种新型的臭氧和氮氧化物用检测方法和装置,优化检测流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臭氧和氮氧化物分离检测方法和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氮氧化物的检测过程过干扰臭氧检测过程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臭氧和氮氧化物分离检测装置,包括外箱,外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支撑脚座,外箱的内部设置有检测筒,检测筒与外箱固定连接,检测筒的顶端与底端均管贯穿外箱且均呈开口结构,检测筒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隔板,检测筒的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安装座,一个安装座的内侧安装有紫光发生装置,另一个安装座的内侧安装有光传感器,紫光发生装置和光传感器均位于检测筒的内侧,隔板远离检测筒的一侧与外箱的侧壁贴合且固定连接,检测筒和隔板配合外箱的内腔分隔成过滤腔和检测腔两部分,检测筒的内部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检测筒的内腔与过滤腔通过进风口连通,检测筒的内腔与检测腔通过出风口连通,外箱的两侧分别安装有进气管和排气管,外箱的顶部安装有臭氧注入管,进气管与过滤腔连通,臭氧注入管以及排气管均与检测腔连通,过滤腔内可拆卸安装有过滤组件,外箱的顶部开设有与过滤组件相配合的安装孔且安装孔内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圈,检测腔的内部安装有荧光探测器。
[0006]优选的,安装座与检测筒通过螺纹旋合连接。
[0007]优选的,进风口的尺寸大于出风口的尺寸。
[0008]优选的,过滤组件包括外框架和滤网,外框架呈矩形框架结构,外框架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呈线性阵列分布的滤网,所有的滤网孔径均不同且在远离进气管的方向上孔径逐渐减小,过滤腔内固定连接有与外框架相配合的卡座,外框架的顶部以及安装座远离检测筒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把手。
[0009]优选的,排气管的外侧设置有导风罩,导风罩位于检测腔内且与外箱固定连接,导风罩包括第一风罩和第二风罩,第二风罩的外侧套设有第一风罩,第一风罩和第二风罩均
包括支撑部和呈网状结构的过滤部,第一风罩和第二风罩的过滤部相互错开。
[0010]还提供一种臭氧和氮氧化物分离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S、将臭氧注入管与臭氧发生器连通,开启臭氧发生器向检测腔内注入臭氧;
[0012]S、将进气管与样气储气罐连通,将排气管与废气回收罐连通;
[0013]S、开启紫光发生装置、光传感器以及荧光探测器;
[0014]S、开启样气储气罐和进气管之间以及废气回收罐和排气管之间的管道。
[0015]本专利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样气进入检测筒内后,紫光发生装置配合光传感器可检测样气中的臭氧,随后样气进入检测腔内,与检测腔内与大量臭氧混合后,荧光探测器可检测样气中的氮氧化物,此检测流程实现了对流通的中的样气的同时进行臭氧和氮氧化物的检测,有效简化了检测操作,提升了检测效率。
[0017]本专利技术还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8]可拆卸的过滤组件可对样气中的固体杂质进行过滤,避免了杂质干扰检测过程的问题,且便于定期拆卸清洗。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正视剖示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俯视剖示图;
[0022]图3为导风罩剖示图。
[0023]图中:1、外箱;2、检测筒;3、安装座;4、紫光发生装置;5、光传感器;6、过滤腔;7、检测腔;8、进气管;9、排气管;10、过滤组件;11、外框架;12、滤网;13、卡座;14、密封圈;15、臭氧注入管;16、荧光探测器;17、把手;18、导风罩;19、第一风罩;20、第二风罩;21、隔板;22、进风口;23、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5]实施例一
[0026]参照图1

3,一种臭氧和氮氧化物分离检测装置,包括外箱1,外箱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支撑脚座,外箱1的内部设置有检测筒2,检测筒2与外箱1固定连接,检测筒2的顶端与底端均管贯穿外箱1且均呈开口结构,检测筒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隔板21,检测筒2的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安装座3,一个安装座3的内侧安装有紫光发生装置4,另一个安装座3的内侧安装有光传感器5,紫光发生装置4和光传感器5均位于检测筒2的内侧,隔板21远离检测筒2的一侧与外箱1的侧壁贴合且固定连接,检测筒2和隔板21配合外箱1的内腔分隔成过滤腔6和检测腔7两部分,检测筒2的内部开设有进风口22和出风口23,
检测筒2的内腔与过滤腔6通过进风口22连通,检测筒2的内腔与检测腔7通过出风口23连通,外箱1的两侧分别安装有进气管8和排气管9,外箱1的顶部安装有臭氧注入管15,进气管8与过滤腔6连通,臭氧注入管15以及排气管9均与检测腔7连通,过滤腔6内可拆卸安装有过滤组件10,外箱1的顶部开设有与过滤组件10相配合的安装孔且安装孔内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圈14,检测腔7的内部安装有荧光探测器16;
[0027]安装座3与检测筒2通过螺纹旋合连接;
[0028]过滤组件10包括外框架11和滤网12,外框架11呈矩形框架结构,外框架1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呈线性阵列分布的滤网12,所有的滤网12孔径均不同且在远离进气管8的方向上孔径逐渐减小,过滤腔6内固定连接有与外框架11相配合的卡座13,外框架11的顶部以及安装座3远离检测筒2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把手17;
[0029]一种臭氧和氮氧化物分离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0]S1、将臭氧注入管15与臭氧发生器连通,开启臭氧发生器向检测腔7内注入臭氧;
[0031]S2、将进气管8与样气储气罐连通,将排气管9与废气回收罐连通;
[0032]S3、开启紫光发生装置4、光传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臭氧和氮氧化物分离检测装置,包括外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支撑脚座,所述外箱(1)的内部设置有检测筒(2),所述检测筒(2)与外箱(1)固定连接,所述检测筒(2)的顶端与底端均管贯穿外箱(1)且均呈开口结构,所述检测筒(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隔板(21),所述检测筒(2)的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安装座(3),一个所述安装座(3)的内侧安装有紫光发生装置(4),另一个所述安装座(3)的内侧安装有光传感器(5),所述紫光发生装置(4)和光传感器(5)均位于检测筒(2)的内侧,所述隔板(21)远离检测筒(2)的一侧与外箱(1)的侧壁贴合且固定连接,所述检测筒(2)和隔板(21)配合外箱(1)的内腔分隔成过滤腔(6)和检测腔(7)两部分,所述检测筒(2)的内部开设有进风口(22)和出风口(23),所述检测筒(2)的内腔与过滤腔(6)通过进风口(22)连通,所述检测筒(2)的内腔与检测腔(7)通过出风口(23)连通,所述外箱(1)的两侧分别安装有进气管(8)和排气管(9),所述外箱(1)的顶部安装有臭氧注入管(15),所述进气管(8)与过滤腔(6)连通,所述臭氧注入管(15)以及排气管(9)均与检测腔(7)连通,所述过滤腔(6)内可拆卸安装有过滤组件(10),所述外箱(1)的顶部开设有与过滤组件(10)相配合的安装孔且安装孔内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圈(14),所述检测腔(7)的内部安装有荧光探测器(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臭氧和氮氧化物分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3)与检测筒(2)通过螺纹旋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超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云界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