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针灸人体穴位定位仪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医针灸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医针灸人体穴位定位仪。
技术介绍
[0002]中医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刺入患者身体某一穴位,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针灸具有疏通经络的作用,可使淤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是针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疗作用,也具有调和阴阳的作用,使人的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改善,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是针灸治疗疾病的刺激点与反应点,腧穴定位,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太平圣惠方》有:“穴点以差讹,治病全然纰缪”之说,窦汉卿在《标幽赋》中亦强调了取穴的重要性,“取五穴用一穴而必端,取三经用一经而可证”明确指出,临床取穴应左右与前后互参,力求审慎。此外,腧穴的准确定位还需要正确的针刺体位,《标幽赋》中有记载:“大抵取穴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针灸人体穴位定位仪,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主杆(2),所述主杆(2)的外壁设置有副杆(3),所述副杆(3)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放置板(4),所述放置板(4)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托扶机构(5),所述底板(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脉冲定位仪(6)与热疗机构(7),所述脉冲定位仪(6)位于热疗机构(7)的一侧,所述底板(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移动轮(8),所述脉冲定位仪(6)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触控屏(9),所述脉冲定位仪(6)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传导线(10),所述传导线(10)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脉冲定位片(11),所述脉冲定位片(11)中部设置有定位棉垫(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人体穴位定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扶机构(5)包括螺纹杆(501)、旋转套(502)、连接杆(503)与拖放板(504),所述旋转套(502)位于螺纹杆(501)的外壁,所述连接杆(503)位于旋转套(502)的外壁,所述拖放板(504)位于连接杆(503)的一端外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人体穴位定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501)与旋转套(502)之间设置有螺纹,所述螺纹杆(501)的外壁通过螺纹与旋转套(502)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旋转套(502)的外壁与连接杆(503)的另一端外表面焊接连接,所述连接杆(503)的一端外表面与拖放板(504)的一侧外表面焊接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人体穴位定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疗机构(7)包括加热筒(701)、控制盒(702)、环形吸盘(703)、贯穿孔(7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然,张琪,龚立平,邓拓,崔宝娟,曾凡硕,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