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屠云亮专利>正文

一种防插接点结垢的电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3921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插接点结垢的电表,它包括电表本体、接头机构A、接头机构B,其中电表本体下方的解限槽内对称安装有四个分别与电表本体内四个接线点电连接的接头机构A;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接头机构A与接头机构B的配合将电表上通过螺栓对接入的导线进行压紧固定的方式接入电路中改良为通过插接方式将电表接入电路中,简单便捷,同时避免导线与电表本体内的接线点不会因不同操作者力度不同而导致接线点或导线的损坏,进一步保证接入电表本体的导线不会因长时间发生松动而导致接触不良,对接线点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对接线点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对接线点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插接点结垢的电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插接点结垢的电表。

技术介绍

[0002]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电能的仪表。家用电度表都是有功电度表,它记录是电器消耗的有功电能,无功电能是不记录的。普通家用电表主要由两个系统组成:测量系统和单片机处理系统。
[0003]测量系统:是一块单相电子式电能表。工作原理为:由分压器完成电压取样,由取样电阻完成电流取样,取样后的电压电流信号由乘法器转换为功率信号,经V/T变换后,推动计度器工作,并将脉冲信号输入单片机系统。
[0004]现有的家用电表中的接线方式一般是通过接线柱上的螺栓将出入接线柱上线孔的电线进行压紧固定,此种接线方式一方面接线不方便,不同操作者力度不同,导致接线柱及电线接头处易被损坏,另一方面是在电表长时间使用后会发生接线松动接触不良的现象。同时,电表上的接线柱在工作很长一段时间后会在表面产生一层厚厚的结垢,导致接线柱电阻增大,增加电能损耗。
[0005]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防插接点结垢的电表解决如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防插接点结垢的电表,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7]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08]一种防插接点结垢的电表,它包括电表本体、接头机构A、接头机构B,其中电表本体下方的解限槽内对称安装有四个分别与电表本体内四个接线点电连接的接头机构A;每个接头机构A均配合有与火线或零线电连接的接头机构B。
[0009]上述接头机构A包括壳体A、环套、铜柱A、弹簧A、圆环A、齿条A、齿轮、齿条B、铜柱B、导套,其中安装在接线槽底部的壳体A内固装有环套和导套;环套内竖直滑动有与解限槽底部圆槽A对应且通过导线与电表本体内相应接线点电连接的铜柱A,环套内具有对铜柱A复位的弹簧A;环套下端内壁上具有刮除铜柱A上结垢的环形刮削刃A;安装在铜柱A上的齿条A与安装在壳体A内被手动驱动旋转的齿轮啮合;与齿轮啮合的齿条B同嵌套于铜柱A上的圆环A固连;圆环A与铜柱A的运动方向相反;导套内竖直滑动有与解限槽底部圆槽B对应且通过导线与铜柱A电连接的铜柱B,铜柱B通过连接杆与齿条B固连。
[0010]上述结构机构B包括壳体B、除垢块、L管、铜套A、弹簧B、内螺纹套A、铜套B、内螺纹
套B,其中与铜柱A配合且与火线或零线电连接的铜套A轴向滑动于筒状壳体B内,壳体B内具有对铜套A复位的弹簧B;位于铜套A内的除垢块通过固定杆与壳体B固连,除垢块上具有用来刮除铜套A内壁结垢的刮削刃B;壳体B外侧旋转配合有与相应圆槽A处安装的外螺纹套A配合的内螺纹套A;壳体B侧壁上具有与其内相通的L管;L管末端内固装有与相应铜柱B配合且通过导线与铜套A电连接的铜套B;L管外侧旋转配合有与相应圆槽B处安装的外螺纹套B配合的内螺纹套B。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电表本体的解限槽槽口处通过合页安装有带把手的挡板。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壳体A通过螺栓安装于接线槽底部;齿轮通过与壳体A侧壁上圆槽D旋转配合的转轴安装于壳体A内;转轴上具有贯通其两端且与自带摇把的六棱杆配合的六棱槽;与电表本体内两个火线接线点电连接的两个接头机构A中的转轴同中心轴线,与电表本体内两个零线接线点电连接的两个接头机构A中的转轴同中心轴线。圆环A上安装有四个周向均匀分布的导杆,四个导杆分别沿相应铜柱A轴向滑动于相应环套端面上的四个滑槽A内。导杆与滑槽A的配合对圆环A的运动发挥导向作用。连接铜柱A与电表本体内接线点的导线通过固定套固定于壳体A顶端的圆槽C处;连接杆滑动于相应导套侧壁上的滑槽B内。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壳体B末端外侧具有与相应外螺纹套A插接配合的环槽A,以限制接头机构B向相应圆槽A内的深入幅度。除垢块上与铜柱A相对的端面上具有将从铜套A内壁脱落的结垢集中收纳的倒锥形收纳槽;连接铜套A与火线或零线的导线通过固定套固定于壳体B末端的圆槽E处;固装于壳体B外侧的圆环B旋转于相应内螺纹套内壁上的环槽C内;固装于L管外侧的圆环C旋转于相应内螺纹套B内壁上的环槽D内。L管末端外侧具有与相应外螺纹套B插接配合的环槽B,以限制接头机构B向相应圆槽B内的深入幅度。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铜柱A上对称安装有两个导向块A,两个导向块A分别滑动于相应环套内壁上的两个导向槽A内。导向块A与导向槽A的配合对铜柱A在环套内的轴向滑动发挥导向作用,同时保证铜柱A不会在始终保持压缩状态的弹簧A作用下脱离环套。铜套A外侧对称安装有两个导向块B,两个导向块B分别滑动于相应壳体B内壁上的两个导向槽B内。导向块B与导向槽B的配合对铜套A在壳体B内的轴向运动发挥导向作用,同时保证铜套A不会在始终保持压缩状态的弹簧B作用下脱离壳体B。内螺纹套A和内螺纹套B的外侧均具有便于手动旋转的防滑纹。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弹簧A和弹簧B均为压缩弹簧;弹簧A一端与相应铜柱A端面连接,另一端与相应环套内安装的四个周向均匀分布的支撑块A连接;弹簧B一端与相应铜套A端面连接,另一端与相应壳体B内安装的四个周向均匀分布的支撑块B连接;除垢块通过两个对称的固定杆与支撑块B连接。
[0016]相对于传统的家用电表,本专利技术中的接头机构A与接头机构B的配合将电表上通过螺栓对接入的导线进行压紧固定的方式接入电路中改良为通过插接方式将电表接入电路中,简单便捷,同时避免导线与电表本体内的接线点不会因不同操作者力度不同而导致接线点或导线的损坏,进一步保证接入电表本体的导线不会因长时间发生松动而导致接触不良,对接线点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0017]本专利技术中处于相互插接配合的接头机构A和接头机构B在使用较长时间后,接头机
构A中的铜柱A和铜柱B或接头机构B中的铜套A和铜套B上会产生较厚的结垢,致使铜套A与铜柱A或铜套B与铜柱B之间的电阻增大或解除不良,此时,通过六棱钢驱动接头机构A中的齿轮旋转,齿轮通过一系列传动带动接头机构A中的铜柱A和接头机构B中的铜套A轴向相背运动分离,在铜套A与铜柱A分离过程中,接头机构A中的环套上的刮削刃A将铜柱A外侧的结垢进行刮除,接头机构B中除垢块上的刮削刃B会将铜套A内壁上的结垢进行刮除,保证铜柱A与铜套A复位后进行良好的接触配合,降低电表本体的耗能。与此同时,接头机构A中的铜柱B与接头机构B中的铜套B相向轴向运动并最终相互插接配合,使得接头机构A与接头机构B之间始终保持电连接,保证电表本体正常工作不受影响。
[0018]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插接点结垢的电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电表本体、接头机构A、接头机构B,其中电表本体下方的解限槽内对称安装有四个分别与电表本体内四个接线点电连接的接头机构A;每个接头机构A均配合有与火线或零线电连接的接头机构B;上述接头机构A包括壳体A、环套、铜柱A、弹簧A、圆环A、齿条A、齿轮、齿条B、铜柱B、导套,其中安装在接线槽底部的壳体A内固装有环套和导套;环套内竖直滑动有与解限槽底部圆槽A对应且通过导线与电表本体内相应接线点电连接的铜柱A,环套内具有对铜柱A复位的弹簧A;环套下端内壁上具有刮除铜柱A上结垢的环形刮削刃A;安装在铜柱A上的齿条A与安装在壳体A内被手动驱动旋转的齿轮啮合;与齿轮啮合的齿条B同嵌套于铜柱A上的圆环A固连;圆环A与铜柱A的运动方向相反;导套内竖直滑动有与解限槽底部圆槽B对应且通过导线与铜柱A电连接的铜柱B,铜柱B通过连接杆与齿条B固连;上述结构机构B包括壳体B、除垢块、L管、铜套A、弹簧B、内螺纹套A、铜套B、内螺纹套B,其中与铜柱A配合且与火线或零线电连接的铜套A轴向滑动于筒状壳体B内,壳体B内具有对铜套A复位的弹簧B;位于铜套A内的除垢块通过固定杆与壳体B固连,除垢块上具有用来刮除铜套A内壁结垢的刮削刃B;壳体B外侧旋转配合有与相应圆槽A处安装的外螺纹套A配合的内螺纹套A;壳体B侧壁上具有与其内相通的L管;L管末端内固装有与相应铜柱B配合且通过导线与铜套A电连接的铜套B;L管外侧旋转配合有与相应圆槽B处安装的外螺纹套B配合的内螺纹套B。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插接点结垢的电表,其特征在于:上述电表本体的解限槽槽口处通过合页安装有带把手的挡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插接点结垢的电表,其特征在于:上述壳体A通过螺栓安装于接线槽底部;齿轮通过与壳体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屠云亮
申请(专利权)人:屠云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