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高效率充电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3473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高效率充电控制电路,包括MCU单片机U1和充电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开关电路包括小电流充电电路和大电流充电电路,所述小电流充电电路包括三极管Q2、电阻R13及二极管D2,且三极管Q2、电阻R13及二极管D2通过导线为电性连接,所述大电流充电电路包括继电器JD1和三极管Q7,且继电器JD1和三极管Q7通过导线为电性连接,所述MCU单片机U1通过导线与电池包之间为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因电池包采集电压参数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充电开关电路的模式,可以很大的减少功耗,大大提升充电效率,满足各国的能耗要求,实现节能减排,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为保护地球贡献一份力量。贡献一份力量。贡献一份力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高效率充电控制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充电电路
,具体是指一种智能高效率充电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锂电池技术的突发猛击发展,不仅在数码产品无,无人机行业,汽车行业,还在便携式的工具中深得消费者的喜爱,电动工具的无绳化,小型化,轻便化,是势不可挡的趋势,也会深入每个家庭。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是我们保护地球的重要措施之一。充电器的节能要求各个国家都有明确的要求,并且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市场上通用方案中,输出开关控制电路,使用MOS管串联二极管或两个MOS管串联方案,由于MOS管和二极管内部的内阻,导致大电流充电输出时,消耗很多能耗,造成能源浪费,气温变暖。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技术中,大电流充电时能减少功耗,提高充电器的效率,实现节能减排。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高效率充电控制电路,包括MCU单片机U1和充电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开关电路包括小电流充电电路和大电流充电电路,所述小电流充电电路包括三极管Q2、电阻R13及二极管D2,且三极管Q2、电阻R13及二极管D2通过导线为串联电性连接,所述大电流充电电路包括继电器JD1和三极管Q7,且继电器JD1和三极管Q7通过导线为串联电性连接,所述MCU单片机U1通过导线与电阻R6之间为串联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6通过导线与三极管Q4之间为串联电性连接,所述MCU单片机U1通过导线与三极管Q7之间为串联电性连接,所述MCU单片机U1通过导线与电池包之间为电性连接。
[0005]作为优选,所述三极管Q2为PNP型三极管。
[0006]作为优选,所述三极管Q4和三极管Q7为NPN型三极管。
[000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因电池包采集电压参数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充电开关电路的模式,当大电流充电时用继电器控制,因继电器的接触阻抗很小只有1 mΩ左右,流过相同电流消耗的功率很小,可以很大的减少功耗,大大提升充电效率,满足各国的能耗要求,实现节能减排,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为保护地球贡献一份力量。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技术电路结构示意图。
[0009]图例说明:1、MCU单片机U1;2、充电开关电路;21、小电流充电电路;211、三极管Q2;212、电阻R13;213、二极管D2;22、大电流充电电路;221、继电器JD1;222、三极管Q7;3、电阻R6;4、三极管Q4。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我们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智能高效率充电控制电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1]参阅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智能高效率充电控制电路包括MCU单片机U11和充电开关电路2,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开关电路2包括小电流充电电路21和大电流充电电路22,所述小电流充电电路21包括三极管Q2211、电阻R13212及二极管D2213,且三极管Q2211、电阻R13212及二极管D2213通过导线为串联电性连接,所述大电流充电电路22包括继电器JD1221和三极管Q7222,且继电器JD1221和三极管Q7222通过导线为串联电性连接,所述MCU单片机U11通过导线与电阻R63之间为串联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63通过导线与三极管Q44之间为串联电性连接,所述MCU单片机U11通过导线与三极管Q7222之间为串联电性连接,所述MCU单片机U11通过导线与电池包之间为电性连接。
[0012]所述三极管Q2211为PNP型三极管;所述三极管Q44和三极管Q7222为NPN型三极管。
[0013]工作原理:本技术中,MCU单片机U11正常工作,Pin16会输出高电平信号,MCU单片机U11的Pin15会采集检测接入的电池包电压信号。如果检测到电池包是预充阶段电压,启用小电流充电电路21进行充电,首先MCU单片机U11的Pin1输出高电平,NPN三极管Q44导通,PNP三极管Q2211的b极低电平,Q2导通。充电器输出V+经过三极管Q2211,限流电阻R13212,防倒灌二极管D2213,给电池包充电。如果检测到电池包是恒流充电阶段,就启动大电流充电电路22充电,关闭小电流充电电路21。MCU单片机U11的Pin1输出低电平,NPN三极管Q44关闭,那么PNP三极管Q2211也关闭,小电流充电电路21呈断开状态。同时MCU单片机U11的Pin5输出高电平,NPN三极管Q7222导通,继电器JD1221正常工作,继电器JD1221的3脚和4脚触点吸合,电路导通,大电流通过继电器JD1221对电池包进行恒流充电。
[0014]在大电流充电器设计中,假设输出电压12V,充电电流20A,如果使用传统老方案,充电开关电路的损耗有16W左右,如果采用继电器JD1221的充电开关电路,功耗0.4W左右,效率就可以提升6.6%左右。改进型的新高效率充电控制电路在大电流充电产品中,可以大大提升充电效率,满足各国的能效要求,实现节能减排,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为保护地球贡献一份力量。
[0015]上述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任何对本技术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高效率充电控制电路,包括MCU单片机U1(1)和充电开关电路(2),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开关电路(2)包括小电流充电电路(21)和大电流充电电路(22),所述小电流充电电路(21)包括三极管Q2(211)、电阻R13(212)及二极管D2(213),且三极管Q2(211)、电阻R13(212)及二极管D2(213)通过导线为串联电性连接,所述大电流充电电路(22)包括继电器JD1(221)和三极管Q7(222),且继电器JD1(221)和三极管Q7(222)通过导线为串联电性连接,所述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嘉洛范强徐金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科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