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桃酱制备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33016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核桃酱制备一体化装置,包括发酵罐;活动屉组件位于发酵罐中部,并通过屉板将发酵罐内腔分为上层的制备腔和下层的发酵腔;屉板上均匀开设有窜气孔;搅拌系统位于制备腔和发酵腔内部,且能够分别实现对制备腔和发酵腔内部物料的搅拌;物料供给系统用于通过进料口向发酵罐内部供料;监测系统用于对发酵罐内部的温度和气体含量进行监测,以及对发酵原料的重量进行监测;数据处理系统与监测系统电性连接;中央控制系统分别与数据处理系统、物料供给系统的控制端、搅拌系统的控制端以及活动屉组件的控制端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酱制品发酵过程中繁琐的倒罐劳动耗费和占地面积大的问题。罐劳动耗费和占地面积大的问题。罐劳动耗费和占地面积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桃酱制备一体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传统发酵制品工业化的装置,属于农产品发酵制品的装备,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核桃酱制备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酱是中国典型的传统调味品之一,酱出现在新石器时代后期。我们的祖先通过观察和实践,顺从大自然规律,在保存食物时,加入大量的盐,经过无意识地腌制发酵,食物成为酱类食品。东汉学者郑玄给《周礼》中的肉酱写注:先将净肉晾干,然后剁碎,与米饭、曲和盐混合,再加上酒,放入瓶中密封,一百天就成熟了。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发展,无意识的发酵将被工业化的明确发酵所代替,而进行工业化发酵不仅是菌株和工业的确定,更需要合适特定产品发酵的工业化装备的开发和研制。
[0003]传统发酵食品制造和贮存过程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影响因素多。针对酱制品固体发酵工艺存在三方面问题:
[0004]1)由于固体发酵,需要进行不同阶段的装备,使得固体发酵设备投入很大,占用厂房的面积也很大。
[0005]2)工人劳动强度大:由于工序操作的物料是潮湿固体,在生产装置未实现工艺自动化程度低,流水作业就不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桃酱制备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酵罐(1);所述发酵罐(1)的内腔下方水平固定有隔板(11),所述隔板(11)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一气体交换孔;所述隔板(11)与所述发酵罐(1)的内底壁和内侧壁形成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安装有蒸汽发生系统;所述发酵罐(1)内腔的竖向中心线上固定有气体交换筒(12),所述气体交换筒(12)顶端与所述发酵罐(1)的内顶壁固定,底端与所述隔板(11)固定,并与所述安装腔连通,所述气体交换筒(12)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二气体交换孔;所述发酵罐(1)的上部侧壁开设有进料口(13),下部侧壁开设有出料口(14);活动屉组件(2);所述活动屉组件(2)位于所述发酵罐(1)中部,并通过屉板(21)将所述发酵罐(1)内腔分为上层的制备腔和下层的发酵腔;所述屉板(21)上均匀开设有窜气孔;所述屉板(21)能够自动实现对所述制备腔和所述发酵腔的隔离和连通;搅拌系统(3);所述搅拌系统(3)位于所述制备腔和所述发酵腔内部,且能够分别实现对所述制备腔和所述发酵腔内部物料的搅拌;物料供给系统(4);所述物料供给系统(4)用于通过所述进料口(13)向所述发酵罐(1)内部输入发酵原料、无菌冰水、发酵剂、盐/糖水和水;监测系统(5);所述监测系统(5)用于对所述发酵罐(1)内部的温度和气体含量进行监测,以及对所述发酵原料的重量进行监测;数据处理系统(6);所述数据处理系统(6)与所述监测系统(5)电性连接;中央控制系统(7);所述中央控制系统(7)分别与所述数据处理系统(6)、所述物料供给系统(4)的控制端、所述搅拌系统(3)的控制端以及所述活动屉组件(2)的控制端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桃酱制备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屉板(21)的数量为两块,且分别对称铰接在所述发酵罐(1)相对的两个内侧壁上;所述屉板(21)包括两块叠合并滑动连接的单元板(211),两块所述单元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益玲马爱静夏君霞齐国辉贾晋茹徐萌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