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中供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73167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中供冷系统,包括:基座和供冷风箱,所述基座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冷却箱、控制箱和制冷箱,所述控制箱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冷却箱和制冷箱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基座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循环泵,所述供冷风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冷循环管,所述循环泵的输出端与冷循环管的进水端固定连通。该集中供冷系统,通过水泵与抽水管和供水管配合,回水之后的制冷水进入冷却箱先进行冷却,利用第一水位传感器和第二水位传感器实时检测冷却箱水位和制冷箱水位,当制冷箱水位下降到一定值,或者冷却箱水位达到一定值,水泵启动,将冷却箱内部冷却一段时间的水重新注入制冷箱,从而减少冷气的损失,达到节约能源的效果。源的效果。源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中供冷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集中供冷
,尤其涉及一种集中供冷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集中供冷就是在一个建筑群设置集中的制冷站制备空调冷冻水,再通过循环水管道系统,向各座建筑提供空调冷量,这样各座建筑内不必单独设置空调冷源,从而避免到处设置冷却塔,由于各座建筑的空调负荷不可能同时出现峰值,因此制冷机的装机容量会小于分散设置冷机时总的装机容量,从而有可能减少冷机设备的初投资,集中供冷由于具有能源使用效率高,环境污染低,可以有效降低设备容量和减少机房占地面积等优点,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快速推广,已经成为现代空调发展的重要方面,现有技术中的集中供冷系统采用的冷却水和制冷水都是地面水,其本身温度较高,导致冷却制冷时间较长,故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
[000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集中供冷系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集中供冷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集中供冷系统采用的冷却水和制冷水都是地面水,其本身温度较高,导致冷却制冷时间较长,故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集中供冷系统,包括:基座和供冷风箱,所述基座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冷却箱、控制箱和制冷箱,所述控制箱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冷却箱和制冷箱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基座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循环泵,所述供冷风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冷循环管,所述循环泵的输出端与冷循环管的进水端固定连通,所述冷循环管的出水端与冷却箱的左侧面固定连通,所述控制箱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供水管,所述供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与制冷箱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所述水泵的输入端固定连通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依次贯穿控制箱和冷却箱并延伸至冷却箱的内部。
[0006]优选的,所述供冷风箱的背面固定连通有通风管,所述供冷风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罩,所述过滤罩与通风管相连通,所述供冷风箱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每个所述安装板的正面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供冷风箱的正面开设有风口,所述风口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风栅,所述供冷风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风机。
[0007]优选的,所述控制箱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制冷机组,所述冷却箱的内部和制冷箱的内部均设有制冷管,两个所述制冷管均与制冷机组固定连通。
[0008]优选的,所述控制箱的正面通过铰链固定铰接有箱门,所述箱门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固定锁,所述箱门的正面开设有散热口,所述冷却箱的正面和制冷箱的正面均固定安装有标识牌。
[0009]优选的,所述控制箱的内部设有中央处理器,所述制冷箱的内部分别固定安装有
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一水位传感器,所述冷却箱的内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水位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水位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水位传感器均通过导线与中央处理器电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中央处理器通过导线分别与循环泵、水泵、制冷机组和风机电连接。
[0011]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集中供冷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通过在控制箱的两侧分别设置冷却箱和制冷箱,在进行供冷时,通过制冷机组配合制冷管为制冷箱和冷却箱内部的水进行制冷和冷却,利用循环泵将制冷箱内部的水在冷循环管内部进行循环,从而使制冷水能够供应到各家各户,方便进行集中供冷,通过水泵与抽水管和供水管配合,回水之后的制冷水进入冷却箱先进行冷却,利用第一水位传感器和第二水位传感器实时检测冷却箱水位和制冷箱水位,当制冷箱水位下降到一定值,或者冷却箱水位达到一定值,水泵启动,将冷却箱内部冷却一段时间的水重新注入制冷箱,从而减少冷气的损失,达到节约能源的效果。
[0013]2、本技术通过设置多个供冷风箱与循环供冷盘管配合,能够在安装供冷风箱处进行分段供冷,将供冷风箱安装在用户家中,通过通风管与风机配合,将冷循环管流动的冷气吹出,从而便于用户使用。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供冷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供冷风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控制箱的正剖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供冷风箱的俯剖图;
[0018]图5为本技术供冷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标号:1、基座,2、冷循环管,3、散热口,4、固定锁,5、标识牌,6、循环泵,7、安装板,8、制冷箱,9、供水管,10、控制箱,11、箱门,12、抽水管,13、冷却箱,14、安装孔,15、供冷风箱,16、通风管,17、风栅,18、风口,19、水泵,20、第一水位传感器,21、制冷管,22、第一温度传感器,23、制冷机组,24、第二温度传感器,25、中央处理器,26、第二水位传感器,27、过滤罩,28、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1]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一种集中供冷系统,包括:基座1和供冷风箱15,基座1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冷却箱13、控制箱10和制冷箱8,控制箱10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冷却箱13和制冷箱8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基座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循环泵6,供冷风箱1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冷循环管2,循环泵6的输出端与冷循环管2的进水端固定连通,冷循环管2的出水端与冷却箱13的左侧面固定连通,控制箱10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水泵19,水泵19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供水管9,供水管9远离水泵19的一端与制冷箱8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水泵19的输入端固定连通有抽水管12,抽水管12远离水泵19的一端依次贯穿控制箱10和冷却箱13并延伸至冷却箱13的内部。
[0022]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供冷风箱15的背面固定连通有通风管16,供冷风箱15的内部
固定安装有过滤罩27,过滤罩27与通风管16相连通,供冷风箱15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7,每个安装板7的正面均开设有安装孔14,供冷风箱15的正面开设有风口18,风口1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风栅17,供冷风箱1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风机28,能够实现各用户的供冷,控制箱10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制冷机组23,冷却箱13的内部和制冷箱8的内部均设有制冷管21,两个制冷管21均与制冷机组23固定连通,能够对水进行制冷。
[0023]控制箱10的正面通过铰链固定铰接有箱门11,箱门1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固定锁4,箱门11的正面开设有散热口3,冷却箱13的正面和制冷箱8的正面均固定安装有标识牌5,能够方便对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控制箱10的内部设有中央处理器25,制冷箱8的内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温度传感器22和第一水位传感器20,冷却箱13的内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温度传感器24和第二水位传感器26,第一温度传感器22、第一水位传感器20、第二温度传感器24和第二水位传感器26均通过导线与中央处理器25电连接,能够减少能源的浪费,中央处理器25通过导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中供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和供冷风箱(15),所述基座(1)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冷却箱(13)、控制箱(10)和制冷箱(8),所述控制箱(10)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冷却箱(13)和制冷箱(8)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基座(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循环泵(6),所述供冷风箱(1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冷循环管(2),所述循环泵(6)的输出端与冷循环管(2)的进水端固定连通,所述冷循环管(2)的出水端与冷却箱(13)的左侧面固定连通,所述控制箱(10)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水泵(19),所述水泵(19)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供水管(9),所述供水管(9)远离水泵(19)的一端与制冷箱(8)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所述水泵(19)的输入端固定连通有抽水管(12),所述抽水管(12)远离水泵(19)的一端依次贯穿控制箱(10)和冷却箱(13)并延伸至冷却箱(13)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中供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冷风箱(15)的背面固定连通有通风管(16),所述供冷风箱(1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罩(27),所述过滤罩(27)与通风管(16)相连通,所述供冷风箱(15)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7),每个所述安装板(7)的正面均开设有安装孔(14),所述供冷风箱(15)的正面开设有风口(18),所述风口(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波
申请(专利权)人:法电长丰三亚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