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污水处理性能的垃圾分类回收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3050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污水处理性能的垃圾分类回收箱,包括主体、便捷机构、过滤处理机构和除臭收集机构,所述主体的前端上方设置有便捷机构,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有过滤处理机构,所述主体的底部设置有除臭收集机构。该具有污水处理性能的垃圾分类回收箱,垃圾处理人员通过特定的磁卡贴合于磁感应板表面,从而将左感应门与右感应门打开,便于垃圾处理人员同时对左感应门与右感应门进行开启,利于将内部垃圾箱同时拉出,由于垃圾箱与过滤架之间相连通,垃圾箱内部的污水可由过滤架滤出流至储液盒内部,当垃圾处理人员需将垃圾箱内部的干垃圾倒出时,直接将过滤架沿着第二凸块滑出,从而使得垃圾箱底部无遮挡,便于垃圾倒出,增加了便捷性。加了便捷性。加了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污水处理性能的垃圾分类回收箱


[0001]本技术涉及垃圾分类回收
,具体为一种具有污水处理性能的垃圾分类回收箱。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在日益增加,垃圾回收箱作为垃圾回收的主要设备,已经越来越贴近我们的生活,生活垃圾分类,是指按照生活垃圾的不同成分、属性、利用价值、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不同处理方式的要求,分成属性不同的若干种类,从而有利于生活垃圾的回收利用和处理,可回收物是指经过加工可以成为生产原料或者经过整理可以再利用的物品,主要包括废纸、塑料、金属、玻璃等。
[0003]市场上的垃圾分类回收箱在使用中不具有污水处理功能导致回收箱内部干湿垃圾混合,长时间造成垃圾腐烂,使得垃圾处理人员的垃圾处理难度增加,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污水处理性能的垃圾分类回收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污水处理性能的垃圾分类回收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垃圾分类回收箱在使用中不具有污水处理功能导致回收箱内部干湿垃圾混合,长时间造成垃圾腐烂,使得垃圾处理人员的垃圾处理难度增加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污水处理性能的垃圾分类回收箱,包括主体、便捷机构、过滤处理机构和除臭收集机构,所述主体的前端上方设置有便捷机构,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有过滤处理机构,所述主体的底部设置有除臭收集机构;
[0006]所述过滤处理机构包括:
[0007]垃圾箱,其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内部两侧;
[0008]第一凸块,其固定于所述垃圾箱的两侧中端;
[0009]凹槽,其贴合于所述第一凸块的外侧;
[0010]第二凸块,其设置于所述垃圾箱的下方两侧;
[0011]过滤架,其设置于所述垃圾箱的底部;
[0012]卡槽,其设置于所述过滤架的两端内侧;
[0013]垫板,其贴合于所述过滤架的下端。
[0014]优选的,所述垃圾箱通过第一凸块与凹槽构成卡合结构,且凹槽与主体之间为固定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垃圾箱通过第二凸块与过滤架构成卡合结构,且垃圾箱与过滤架之间相连通。
[0016]优选的,所述便捷机构包括:
[0017]磁感应板,其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前端中部上方;
[0018]转轴,其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前端两侧;
[0019]左感应门,其设置于所述转轴的内侧;
[0020]右感应门,其设置于所述左感应门的右方。
[0021]优选的,所述左感应门与右感应门沿着主体的竖直中轴线对称分布,且主体通过转轴与左感应门构成旋转结构。
[0022]优选的,所述除臭收集机构包括:
[0023]储液盒,其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底端内部;
[0024]活性炭吸附层,其贴合于所述主体的内壁两侧;
[0025]纳米铜涂层,其涂设于所述储液盒的内壁;
[0026]把手,其设置于所述储液盒的前端中部。
[0027]优选的,所述储液盒嵌合于主体内部,且储液盒的内壁面积与纳米铜涂层的覆盖面相同。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污水处理性能的垃圾分类回收箱,垃圾处理人员通过特定的磁卡贴合于磁感应板表面,从而将左感应门与右感应门打开,便于垃圾处理人员同时对左感应门与右感应门进行开启,利于将内部垃圾箱同时拉出,由于垃圾箱与过滤架之间相连通,垃圾箱内部的污水可由过滤架滤出流至储液盒内部,当垃圾处理人员需将垃圾箱内部的干垃圾倒出时,直接将过滤架沿着第二凸块滑出,从而使得垃圾箱底部无遮挡,便于垃圾倒出,增加了便捷性。
[0029]通过便捷机构的设置,垃圾处理人员通过特定的磁卡贴合于磁感应板表面,从而将左感应门与右感应门打开,该原理与小区感应门的原理相同,便于垃圾处理人员同时对左感应门与右感应门进行开启,利于将内部垃圾箱同时拉出,由于左感应门与右感应门表面没有锁孔,减少了偷盗者盗取内部垃圾箱的可能性。
[0030]通过过滤处理机构的设置,第一凸块与凹槽的设置便于维持垃圾箱的稳定性,减少垃圾箱的晃动,由于垃圾箱与过滤架之间相连通,垃圾箱内部的污水可由过滤架滤出流至储液盒内部,当垃圾处理人员需将垃圾箱内部的干垃圾倒出时,直接将过滤架沿着第二凸块滑出,从而使得垃圾箱底部无遮挡,便于垃圾倒出,增加了便捷性。
[0031]通过除臭收集机构的设置,活性炭吸附层有效的吸收主体内部的异味,对主体内部进行初次的去异味处理,当污水落入储液盒内部时,储液盒内壁的纳米铜涂层有效的对污水散发的异味进行二次去除,减少主体内部异味的残留,使用者握住把手将储液盒沿着主体拉出,便于对储液盒内部污水进行统一转移处理。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3]图2为本技术内部正视结构示意图;
[0034]图3为本技术储液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5]图中:1、主体;2、便捷机构;201、磁感应板;202、转轴;203、左感应门;204、右感应门;3、过滤处理机构;301、垃圾箱;302、第一凸块;303、凹槽;304、第二凸块;305、过滤架;306、卡槽;307、垫板;4、除臭收集机构;401、储液盒;402、活性炭吸附层;403、纳米铜涂层;404、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36]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污水处理性能的垃圾分类回收箱,包括:主体1,主体1的前端上方设置有便捷机构2,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过滤处理机构3,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除臭收集机构4,便捷机构2包括:磁感应板201,其设置于主体1的前端中部上方;转轴202,其设置于主体1的前端两侧;左感应门203,其设置于转轴202的内侧;右感应门204,其设置于左感应门203的右方,左感应门203与右感应门204沿着主体1的竖直中轴线对称分布,且主体1通过转轴202与左感应门203构成旋转结构,垃圾处理人员通过特定的磁卡贴合于磁感应板201表面,从而将左感应门203与右感应门204打开,该原理与小区感应门的原理相同,便于垃圾处理人员同时对左感应门203与右感应门204进行开启,利于将内部垃圾箱301同时拉出,由于左感应门203与右感应门204表面没有锁孔,减少了偷盗者盗取内部垃圾箱301的可能性。
[0037]如图2所示,一种具有污水处理性能的垃圾分类回收箱,过滤处理机构3包括:垃圾箱301,其设置于主体1的内部两侧;第一凸块302,其固定于垃圾箱301的两侧中端;凹槽303,其贴合于第一凸块302的外侧;第二凸块304,其设置于垃圾箱301的下方两侧;过滤架305,其设置于垃圾箱301的底部;卡槽306,其设置于过滤架305的两端内侧;垫板307,其贴合于过滤架305的下端,除臭收集机构4包括:活性炭吸附层402,其贴合于主体1的内壁两侧,垃圾箱301通过第一凸块302与凹槽303构成卡合结构,且凹槽303与主体1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污水处理性能的垃圾分类回收箱,包括主体(1)、便捷机构(2)、过滤处理机构(3)和除臭收集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前端上方设置有便捷机构(2),所述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过滤处理机构(3),所述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除臭收集机构(4);所述过滤处理机构(3)包括:垃圾箱(301),其设置于所述主体(1)的内部两侧;第一凸块(302),其固定于所述垃圾箱(301)的两侧中端;凹槽(303),其贴合于所述第一凸块(302)的外侧;第二凸块(304),其设置于所述垃圾箱(301)的下方两侧;过滤架(305),其设置于所述垃圾箱(301)的底部;卡槽(306),其设置于所述过滤架(305)的两端内侧;垫板(307),其贴合于所述过滤架(305)的下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污水处理性能的垃圾分类回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箱(301)通过第一凸块(302)与凹槽(303)构成卡合结构,且凹槽(303)与主体(1)之间为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污水处理性能的垃圾分类回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箱(301)通过第二凸块(304)与过滤架(305)构成卡合结构,且垃圾箱(301)与过滤架(305)之间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永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保洁恒环境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