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2959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5: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护服,包括防护服主体,防护服主体上位于拉链的一侧设置有门襟,门襟朝向防护服本体的侧面固定有双面胶,门襟背向防护服本体的侧面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与门襟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有V字型弹性杆,防护服主体上连接有连接带,连接带的两端与防护服主体固定连接,连接带与防护服主体之间形成连接槽,V字型弹性杆可穿过连接槽,V字型弹性杆的端部固定有拉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V字型弹性杆将门襟的位置限制,操作者不用担心在脱防护服的过程中,门襟内翻或飘动,污染到自身的内层工作服,减少了二次污染。减少了二次污染。减少了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护服


[0001]本技术属于防护
,具体涉及一种防护服。

技术介绍

[0002]医用防护服是指医疗人员进入特定医药卫生区域所使用的特定服装,主要起到隔离病菌、有害超细粉尘、酸碱性溶液和电磁辐射等,保证人员的安全与环境的整洁。
[0003]现有的防护服主体正面中央从颈部到腰部设置有拉链,通过拉链的开合,方便医护人员穿戴,在防护服主体上位于拉链的一侧设置有门襟,门襟上设置有双面胶,门襟粘在防护服主体上,覆盖拉链,避免病毒和粉尘通过拉链的缝隙进入防护服内。
[0004]但是在脱防护服的过程中,门襟部分由于材质较轻薄,容易内翻或摆动,污染到操作者内层衣服的胸部、腹部、手臂等部位,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护服,避免脱防护服过程中,门襟污染操作者内层衣服。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护服,包括防护服主体,防护服主体上位于拉链的一侧设置有门襟,所述门襟朝向防护服本体的侧面固定有双面胶,所述门襟背向防护服本体的侧面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门襟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有V字型弹性杆,所述防护服主体上连接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的两端与防护服主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带与防护服主体之间形成连接槽,所述V字型弹性杆可穿过连接槽。
[0007]进一步地,所述V字型弹性杆的端部固定有拉环。
[0008]进一步地,所述V字型弹性杆与连接杆的连接处设有形变槽。
[0009]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远离V字型弹性杆的一端固定有两根凸杆,所述门襟上连接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设置在两根凸杆之间,所述固定带的两端设置在连接杆的两侧,所述固定带的两端与门襟固定。
[0010]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带的两端通过线缝在门襟上。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V字型弹性杆将门襟的位置限制,操作者不用担心在脱防护服的过程中,门襟内翻或飘动,污染到自身的内层工作服,减少了二次污染;
[0013](2)通过拉动拉环便能将V字型弹性杆拉过连接槽,十分的省力。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防护服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6]图3为连接带连接在防护服主体上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连接杆连接在门襟上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防护服主体;2、连接带;3、门襟;4、V字型弹性杆;5、连接杆;6、拉环;7、形变槽;8、凸杆;9、固定带;10、连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护服技术方案:一种防护服,包括防护服主体1,防护服主体1上位于拉链的一侧设置有门襟3,门襟3朝向防护服本体的侧面固定有双面胶,门襟3背向防护服本体的侧面连接有连接杆5,连接杆5的一端与门襟3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有V字型弹性杆4,防护服主体1上连接有连接带2,连接带2的两端与防护服主体1固定连接,连接带2与防护服主体1之间形成连接槽10,V字型弹性杆4两端之间的间距大于连接槽10的长度。
[0021]如图2和图3所示,V字型弹性杆4可穿过连接槽10,V字型弹性杆4穿过连接槽10的时候,V字型弹性杆4的两端向连接杆5侧弯曲,从而使V字型弹性杆4完全穿过连接带2的连接槽10,V字型弹性杆4穿过连接后复位,从而避免V字型弹性杆4移出连接槽10;V字型弹性杆4将门襟3的位置限制,操作者不用担心在脱防护服的过程中,门襟3内翻或飘动,污染到自身的内层工作服,减少了二次污染。
[0022]如图1所示,连接杆5和对应的V字型弹性杆4设置有三根,分别设置在门襟3的上端、中部和下端,防护服主体1上设有三根对应的连接带2。
[0023]如图2和图4所示,V字型弹性杆4的端部固定有拉环6,拉环6穿过连接槽10后,通过拉动拉环6便能将V字型弹性杆4拉过连接槽10,十分的省力。
[0024]如图2所示,V字型弹性杆4与连接杆5的连接处设有形变槽7,使V字型弹性杆4更加容易发生形变。
[0025]如图4所示,连接杆5远离V字型弹性杆4的一端固定有两根凸杆8,门襟3上连接有固定带9,固定带9设置在两根凸杆8之间,固定带9的两端设置在连接杆5的两侧,固定带9的两端与门襟3固定;通过固定带9和凸杆8将连接杆5固定在门襟3上。
[0026]如图3所示,固定带9的两端通过线缝在门襟3上。
[002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护服,包括防护服主体,防护服主体上位于拉链的一侧设置有门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襟朝向防护服本体的侧面固定有双面胶,所述门襟背向防护服本体的侧面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门襟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有V字型弹性杆,所述防护服主体上连接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的两端与防护服主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带与防护服主体之间形成连接槽,所述V字型弹性杆可穿过连接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V字型弹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双燕杨丽黎王一丰高芳芳魏惠燕陶娟叶爱芬何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