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包下箱体及电池包和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包
,特别涉及一种电池包下箱体,同时,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该电池包下箱体的电池包,以及设有该电池包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最大电量,需要在整车空间布置允许的情况下,在车辆上配置最大的电池包。此时,为解决充电时间长的问题,一般通过提高电池系统的电压来提高充电功率。而且,为了兼容市面上的充电桩,整个电池系统需要通过复杂的高压架构进行800V与400V电压切换。但是,复杂的高压架构会导致BDU(Battery Disconnect Unit,电池包断路单元)的尺寸相较于一般电池包的BDU较大。当该较大尺寸的BDU布置于现有的电池包下箱体内时,会对下箱体的受力架构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新的电池包下箱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电池包下箱体,其可用于安装较大尺寸的BDU,同时也可形成稳定的受力架构。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电池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下箱体,包括由两侧的边梁(103)与两端的第一端梁(101)和第二端梁(102)构成的外框(1),以及位于所述外框(1)底部的下底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1)内设有加强梁(104);所述加强梁(104)的两端与所述第一端梁(101)相连,并为指向所述第二端梁(102)一侧的拱形;以及,于所述加强梁(104)和所述第一端梁(101)之间围构形成有用于安装BDU(2)的安装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下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梁(104)具有中部梁体,以及连接于所述中部梁体两端的两个端部梁体;两个所述端部梁体向所述第一端梁(101)弯折,且两个所述端部梁体和所述第一端梁(10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下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梁(104)一体折弯成型;以及,所述加强梁(104)内部中空设置,并于所述加强梁(104)内设有若干第一加强筋。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下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梁(101)包括位于中部的第一梁体(1011),与所述第一梁体(1011)相连的两个相对布置的第二梁体(1012),以及分别与各所述第二梁体(1012)相连的两个第三梁体(1013);两个所述第三梁体(1013)分别用于和两侧的所述边梁(103)连接;两个所述端部梁体一一对应地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三梁体(1013)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下箱体,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三梁体(1013)的底部之间连接有连接板(108);各所述端部梁体跨过所述连接板(108)与对应的所述第三梁体(1013)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包下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梁体(1011)的内侧设有安装板(107);所述安装板(107)和/或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李湘,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