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结金专利>正文

一种胸壁悬吊拉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2805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5: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胸壁悬吊拉勾,包括固定架、调节机构、套筒、支撑杆、固定壳、支撑板、L型勾板、第一齿轮和调节螺栓,套筒设置在固定架上,支撑杆位于套筒内,支撑杆上设有第一齿,套筒上设有缺口,调节机构设置在套筒上缺口处,调节机构和第一齿配合,支撑杆上端对称设有连接板,固定壳下端设有板体,板体的一端位于两个连接板之间,连接板和板体通过调节螺栓连接,第一齿轮转动设置在固定壳内一侧,固定壳侧端设有槽口,槽口贯穿固定壳,支撑板设置在槽口中且两端均延伸出槽口,支撑板的一侧设有第二齿,第二齿和第一齿轮啮合,第一齿轮上端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端延伸出固定壳,第一转轴上端转动设有第一调节杆。第一转轴上端转动设有第一调节杆。第一转轴上端转动设有第一调节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胸壁悬吊拉勾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是指一种胸壁悬吊拉勾。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胸壁手术开展的越来越多,尤其是肋骨骨折内固定术,基本都是在胸壁外固定为主,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胸壁手术也逐渐微创化,切口越来越小,并结合胸腔镜技术达到微创手术。为了获得理想的术野,需要将切开的胸壁保持良好的牵开状态,为此人们专利技术了各种各样的牵引器械以代替人工牵引,将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的同时可以获得更开阔的术野,在牵开过程中为了获得理想的牵开效果,保证术野的清晰,有足够大的术野,方便手术操作,需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和手术的进程随时调整勾板的方位、角度及深度,而现有的拉钩均为腹部手术设计,无法做到胸壁手术需要的目的,因此使用起来会很不便,增加医护人员调整的难度,甚至会对病人造成伤害,针对这这种情况设计一种胸壁悬吊拉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胸壁悬吊拉勾。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胸壁悬吊拉勾:包括固定架、调节机构、套筒、支撑杆、固定壳、支撑板、L型勾板、第一齿轮和调节螺栓,所述套筒设置在固定架上,所述支撑杆位于套筒内,所述支撑杆上设有第一齿,所述套筒上设有缺口,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套筒上缺口处,所述调节机构和第一齿配合,所述支撑杆上端对称设有连接板,所述固定壳下端设有板体,所述板体的一端位于两个连接板之间,所述连接板和板体通过调节螺栓连接,所述第一齿轮转动设置在固定壳内一侧,所述固定壳侧端设有槽口,所述槽口贯穿固定壳,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槽口中且两端均延伸出槽口,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设有第二齿,所述第二齿和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轮上端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端延伸出固定壳,所述第一转轴上端转动设有第一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的一端转动设有第二调节杆,所述L型勾板设置在支撑板的一端;
[0005]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壳体、第二齿轮和限位块,所述壳体设置在套筒上缺口处,所述第二齿轮转动设置在壳体内,所述第二齿轮和第一齿啮合,所述限位块设置在壳体内,所述限位块上设有第三齿,所述第三齿和第二齿轮配合,所述壳体上对称设有滑槽,所述限位块上对称设有滑块,所述滑块和对应的滑槽滑动配合,所述壳体一侧设有方形槽,所述限位块上设有推板,所述推板的一端从方形槽延伸出,所述第二齿轮上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延伸出壳体,所述第二转轴延伸出壳体的一端转动设有第三调节杆,所述第三调节杆的一端转动设有第四调节杆。
[0006]作为改进,所述固定架包括U型架、支撑柱、第一限位螺栓和第二限位螺栓,所述支撑柱设置在U型架一侧中部,所述支撑柱上设有圆孔,所述套筒位于圆孔中,所述支撑柱的一端部设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延伸至圆孔中,所述第一限位螺栓设置在第一螺孔中,
所述第一限位螺栓和套筒配合,所述U型架上对称设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二限位螺栓设置在第二螺孔中;
[0007]作为改进,所述第一限位螺栓和第二限位螺栓的一端均设有手柄。
[0008]作为改进,所述第二限位螺栓的一端设有垫板。
[0009]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可以通过转动第一齿轮来带动支撑板伸长和收缩,可以通过松紧调节螺栓来转动固定壳,实现支撑板上下调节角度,可以通过转动第二齿轮带动支撑杆上升和下降,可以通过松紧第一限位螺栓老上下移动套筒和转动套筒,这样就可以使L型勾板能调整到任意位置,便于手术调节L型勾板和获得更好的术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设有限位块,当调节完支撑杆的高度时可以用限位块卡住第二齿轮,这样支撑杆就会被固定住,L型勾板设计成锐角,能更好的拉住胸壁。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一种胸壁悬吊拉勾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技术一种胸壁悬吊拉勾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0012]图3是图1中A

A处的剖视图。
[0013]图4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4]图5是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5]图6是图2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6]图7是图2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7]图8是图2中F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8]如图所示:1、套筒,2、支撑杆,3、固定壳,4、支撑板,5、L型勾板,6、第一齿轮,7、调节螺栓,8、第一齿,9、缺口,10、连接板,11、板体,12、槽口,13、第二齿,14、第一转轴,15、第一调节杆,16、第二调节杆,17、壳体,18、第二齿轮,19、限位块,20、第三齿,21、滑槽,22、滑块,23、方形槽,24、推板,25、第二转轴,26、第三调节杆,27、第四调节杆,28、U型架,29、支撑柱,30、第一限位螺栓,31、第二限位螺栓,32、圆孔,33、第一螺孔,34、第二螺孔,35、手柄,36、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一种胸壁悬吊拉勾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0]结合附图1

8,一种胸壁悬吊拉勾,包括固定架、调节机构、套筒1、支撑杆2、固定壳3、支撑板4、L型勾板5、第一齿轮6和调节螺栓7,所述套筒1设置在固定架上,所述支撑杆2位于套筒1内,所述支撑杆2上设有第一齿8,所述套筒1上设有缺口9,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套筒1上缺口9处,所述调节机构和第一齿8配合,所述支撑杆2上端对称设有连接板10,所述固定壳3下端设有板体11,所述板体11的一端位于两个连接板10之间,所述连接板10和板体11通过调节螺栓7连接,所述第一齿轮6转动设置在固定壳3内一侧,所述固定壳3侧端设有槽口12,所述槽口12贯穿固定壳3,所述支撑板4设置在槽口12中且两端均延伸出槽口12,所述支撑板4的一侧设有第二齿13,所述第二齿13和第一齿轮6啮合,所述第一齿轮6上端设有第一转轴14,所述第一转轴14上端延伸出固定壳3,所述第一转轴14上端转动设有第一调节杆15,所述第一调节杆15的一端转动设有第二调节杆16,所述L型勾板5设置在支撑板4的一
端;
[0021]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壳体17、第二齿轮18和限位块19,所述壳体17设置在套筒1上缺口9处,所述第二齿轮18转动设置在壳体17内,所述第二齿轮18和第一齿8啮合,所述限位块19设置在壳体17内,所述限位块19上设有第三齿20,所述第三齿20和第二齿轮18配合,所述壳体17上对称设有滑槽21,所述限位块19上对称设有滑块22,所述滑块22和对应的滑槽21滑动配合,所述壳体17一侧设有方形槽23,所述限位块19上设有推板24,所述推板24的一端从方形槽23延伸出,所述第二齿轮18上设有第二转轴25,所述第二转轴25的一端延伸出壳体17,所述第二转轴25延伸出壳体17的一端转动设有第三调节杆26,所述第三调节杆26的一端转动设有第四调节杆27。
[0022]所述固定架包括U型架28、支撑柱29、第一限位螺栓30和第二限位螺栓31,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胸壁悬吊拉勾,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调节机构、套筒(1)、支撑杆(2)、固定壳(3)、支撑板(4)、L型勾板(5)、第一齿轮(6)和调节螺栓(7),所述套筒(1)设置在固定架上,所述支撑杆(2)位于套筒(1)内,所述支撑杆(2)上设有第一齿(8),所述套筒(1)上设有缺口(9),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套筒(1)上缺口(9)处,所述调节机构和第一齿(8)配合,所述支撑杆(2)上端对称设有连接板(10),所述固定壳(3)下端设有板体(11),所述板体(11)的一端位于两个连接板(10)之间,所述连接板(10)和板体(11)通过调节螺栓(7)连接,所述第一齿轮(6)转动设置在固定壳(3)内一侧,所述固定壳(3)侧端设有槽口(12),所述槽口(12)贯穿固定壳(3),所述支撑板(4)设置在槽口(12)中且两端均延伸出槽口(12),所述支撑板(4)的一侧设有第二齿(13),所述第二齿(13)和第一齿轮(6)啮合,所述第一齿轮(6)上端设有第一转轴(14),所述第一转轴(14)上端延伸出固定壳(3),所述第一转轴(14)上端转动设有第一调节杆(15),所述第一调节杆(15)的一端转动设有第二调节杆(16),所述L型勾板(5)设置在支撑板(4)的一端;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壳体(17)、第二齿轮(18)和限位块(19),所述壳体(17)设置在套筒(1)上缺口(9)处,所述第二齿轮(18)转动设置在壳体(17)内,所述第二齿轮(18)和第一齿(8)啮合,所述限位块(19)设置在壳体(17)内,所述限位块(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结金董晓英
申请(专利权)人:苏结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