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视的内窥镜取物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2781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5: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可视的内窥镜取物袋,包括顶端与底端均为敞口的套筒,所述套筒的内腔可抽拉的竖向设置有抽拉杆,所述抽拉杆的顶端延伸至所述套筒的外部,所述抽拉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抽拉把手,所述抽拉杆的底端设置有定位弹性件。该可视的内窥镜取物袋,通过摄像头随着套筒进入人体的内部后,即可对人工内部的状态进行观察,便于医疗人员进行切除手术,并可通过人工转动转动把手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即可使得第一锥形齿轮转动,通过第二锥形齿轮的传动带动传动杆转动,使得摄像头改变倾斜角度,调节摄像头的摄录角度,避免套筒对人体造成二次伤害的情况出现。况出现。况出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视的内窥镜取物袋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可视的内窥镜取物袋。

技术介绍

[0002]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
[0003]现有技术中,为了方便医疗人员进行手术操作,需要医疗人员可视到人体内部的状态,但现有可视的内窥镜取物袋,在对人体的内部进行使用时,无法调节摄像头的摄录角度,从而需要人工手动改变套管的倾斜角度进行观察,使得套管容易对人体造成二次伤害,从而不便于人工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视的内窥镜取物袋,旨在解决现有可视的内窥镜取物袋,在对人体的内部进行使用时,无法调节摄像头摄录角度的问题。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视的内窥镜取物袋,包括顶端与底端均为敞口的套筒,所述套筒的内腔可抽拉的竖向设置有抽拉杆,所述抽拉杆的顶端延伸至所述套筒的外部,所述抽拉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抽拉把手,所述抽拉杆的底端设置有定位弹性件,所述定位弹性件上设置有取物袋本体,所述套筒内壁的底端位于所述抽拉杆的上方可转动地设置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的摄像方向朝向所述套筒底端的敞口,所述套筒的内腔横向设置有支撑口,所述支撑口上沿所述套筒的长度方向可转动地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位于所述抽拉杆的上方,所述转动杆的顶端延伸至所述套筒的外部,所述转动杆的底端水平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传动杆的表面竖直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所述套筒表面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把手。
[0006]优选的,所述套筒的底端可拆卸地套设有防护套,所述防护套的内壁面环形设置有密封环,所述套筒表面的底端环形开设有与所述密封环相适配的密封槽。
[0007]优选的,所述抽拉杆表面两侧的下部均横向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外端与所述套筒的内壁面滑动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套筒上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容纳盒,所述容纳盒的外侧面横向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内端可转动地贯通所述容纳盒的内腔延伸至所述套筒内腔的一侧,所述螺栓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扭动把手。
[0009]优选的,所述抽拉杆表面后侧的上部开设有第一插口,所述抽拉杆表面前侧的下部开设有第二插口,所述第一插口和所述第二插口均与所述螺栓的内端相适配。
[0010]优选的,所述固定把手的内壁面固定设置有防滑垫,所述转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
有转动把手。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可视的内窥镜取物袋,通过人工将套筒通过手术孔插入人体的内部后,即可推动抽拉杆将定位弹性件展开,使得取物袋本体打开使用,并通过摄像头随着套筒进入人体的内部后,即可对人工内部的状态进行观察,便于医疗人员进行切除手术,并可通过人工转动转动把手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即可使得第一锥形齿轮转动,通过第二锥形齿轮的传动带动传动杆转动,使得摄像头改变倾斜角度,调节摄像头的摄录角度,无需人工手动改变套筒的倾斜角度即可进行不同方位的观察,避免套筒对人体造成二次伤害的情况出现,提高对人体的保护,便于人工进行使用,并通过人工转动螺栓,使得螺栓插入第一插口或是第二插口的内部,即可对抽拉杆的抽拉进行固定,可避免人工误碰导致取物袋本体打开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仰视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中套筒与转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中转动杆与摄像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中套筒与取物袋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本技术中套筒与防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套筒,2、抽拉杆,3、定位弹性件,4、取物袋本体,5、固定把手,6、防滑垫,7、抽拉把手,8、转动杆,9、转动把手,10、摄像头,11、传动杆,12、第一锥形齿轮,13、第二锥形齿轮,14、防护套,15、密封环,16、密封槽,17、限位杆,18、容纳盒,19、螺栓,20、扭动把手,21、第一插口,22、第二插口,23、支撑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9]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顶端与底端均为敞口的套筒1,套筒1的内腔可抽拉的竖向设置有抽拉杆2,抽拉杆2的顶端延伸至套筒1的外部,抽拉杆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抽拉把手7,抽拉杆2的底端设置有定位弹性件3,定位弹性件3上设置有取物袋本体4。
[0020]定位弹性件3与取物袋本体4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0021]人工可通过推动抽拉把手7进行位置移动,并通过抽拉把手7对推动定位弹性件3移动至套筒1的外部时,定位弹性件3通过弹力展开,使得取物袋本体4顶部的敞口进行打开即可取物使用。
[0022]套筒1内壁的底端位于抽拉杆2的上方可转动地设置有传动杆11,传动杆11的另一端设置有摄像头10。
[0023]套筒1通过手术孔插入人体的内部时,即可将摄像头10带入人体的内部,即可对人工内部的状态进行观察,便于医疗人员进行切除手术。
[0024]摄像头10的摄像方向朝向套筒1底端的敞口。
[0025]通过摄像头10的朝向,使得摄像头10的观察效果较好。
[0026]套筒1的内腔横向设置有支撑口23,支撑口23上沿套筒1的长度方向可转动地设置有转动杆8,转动杆8位于抽拉杆2的上方,转动杆8的顶端延伸至套筒1的外部,转动杆8的底端水平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12。
[0027]人工可通过转动转动杆8的顶端,即可带动第一锥形齿轮12进行转动,并通过转动杆8转动的过程中,支撑口23对转动杆8进行支撑,使得转动杆8在转动的过程中更加的稳定。
[0028]传动杆11的表面竖直设置有与第一锥形齿轮12相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13,套筒1表面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把手5。
[0029]转动杆8转动带动第一锥形齿轮12转动的过程中,即可带动第二锥形齿轮13进行转动,再通过第二锥形齿轮13即可带动传动杆11进行转动,从而使得摄像头10调节角度。
[0030]通过人工将套筒1通过手术孔插入人体的内部后,即可推动抽拉杆2将定位弹性件3展开,使得取物袋本体4打开使用,并通过摄像头10随着套筒1进入人体的内部后,即可对人工内部的状态进行观察,便于医疗人员进行切除手术。
[0031]并可通过人工转动转动把手9带动转动杆8进行转动,即可使得第一锥形齿轮12转动,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视的内窥镜取物袋,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端与底端均为敞口的套筒(1),所述套筒(1)的内腔可抽拉的竖向设置有抽拉杆(2),所述抽拉杆(2)的顶端延伸至所述套筒(1)的外部,所述抽拉杆(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抽拉把手(7),所述抽拉杆(2)的底端设置有定位弹性件(3),所述定位弹性件(3)上设置有取物袋本体(4),所述套筒(1)内壁的底端位于所述抽拉杆(2)的上方可转动地设置有传动杆(11),所述传动杆(11)的另一端设置有摄像头(10),所述摄像头(10)的摄像方向朝向所述套筒(1)底端的敞口,所述套筒(1)的内腔横向设置有支撑口(23),所述支撑口(23)上沿所述套筒(1)的长度方向可转动地设置有转动杆(8),所述转动杆(8)位于所述抽拉杆(2)的上方,所述转动杆(8)的顶端延伸至所述套筒(1)的外部,所述转动杆(8)的底端水平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12),所述传动杆(11)的表面竖直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2)相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13),所述套筒(1)表面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把手(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的内窥镜取物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的底端可拆卸地套设有防护套(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丽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康泰一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