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芳艳专利>正文

一种脑卒中肢体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2685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5: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脑卒中肢体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包括上肢训练机构,所述上肢训练机构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下肢训练机构,所述下肢训练机构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驱动机构中的驱动电机能带动齿轮一进行转动,从而能带动齿轮二进行转动,通过齿轮二能带动连接杆转动,从而通过连接杆带动滑动柱进行来回滑动,从而能通过滑动柱能带动推动板进行移动,通过推动板能带动两个转动柱二进行来回反复移动,从而能使两个转动杆进行转动,且转动杆一端连接的转动柱一能于弧形槽中滑动,从而能通过手插板带动患者的上肢进行往复扩展运动。插板带动患者的上肢进行往复扩展运动。插板带动患者的上肢进行往复扩展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脑卒中肢体功能康复训练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脑卒中肢体功能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比出血性卒中要高。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闭塞和狭窄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较女性多,严重者可引起死亡,出血性卒中的死亡率较高。脑卒中有很多种后遗症,而且康复较为困难。
[0003]脑卒中的最佳康复时间是刚刚发病完的一段时间,需要进行肢体功能评估并进行康复训练,这样能更好的康复,减少后遗症的影响程度,现有的肢体训练装置往往是对下肢进行训练,而忽视了对上肢的训练,很难对四肢关节以及肌肉群进行全方面的训练,从而难以达到康复训练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脑卒中肢体功能康复训练装置,通过于脑卒中肢体功能康复训练装置中设置有驱动机构,通过驱动机构中的驱动电机能带动齿轮一进行转动,从而能带动齿轮二进行转动,通过齿轮二能带动连接杆转动,从而通过连接杆带动滑动柱进行来回滑动,从而能通过滑动柱能带动推动板进行移动,通过推动板能带动两个转动柱二进行来回反复移动,从而能使两个转动杆进行转动,且转动杆一端连接的转动柱一能于弧形槽中滑动,从而能通过手插板带动患者的上肢进行往复扩展运动,同时能通过L型连接臂带动两个套着患者脚部的套脚框移动,从而能使患者下肢进行康复训练。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脑卒中肢体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包括上肢训练机构,所述上肢训练机构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下肢训练机构,所述下肢训练机构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驱动机构;
[0007]所述上肢训练机构包括训练板,所述训练板的顶部关于其竖直中心面对称开设有两个弧形槽,所述训练板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L型连接柱,两个所述弧形槽中均滑动连接有转动柱一,两个所述转动柱一的外壁上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的一端,两个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柱二,两个所述转动柱二的底端均转动连接有固定座,两个所述固定座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推动板。
[0008]进一步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转动轴一,所述转动轴一的外壁上转动连接有定位板,所述转动轴一顶端固定连接有齿轮一,所述齿轮一的一侧啮合连接有齿轮二,所述齿轮二的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与定位板转动连接的转动轴二,所述齿轮二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
转动连接有与推动板相固定的滑动柱,所述驱动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定位板相固定的固定臂,通过驱动机构能驱动推动板进行来回移动,从而能驱动上肢训练机构和下肢训练机构对患者的四肢进行全面康复训练。
[0009]进一步在于,所述下肢训练机构包括两个与L型连接柱相固定的侧立板,两个所述侧立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与固定臂相固定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关于其竖直中心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与推动板滑动连接的卡接板,所述推动板一侧壁的中线位置处固定连接有L型连接臂,所述L型连接臂的底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套脚框,通过下肢训练机构中的套脚框能带动患者的脚部进行移动,从而使得患者的下肢能得到锻炼。
[0010]进一步在于,两个所述转动柱一的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与训练板相卡接的卡接块,通过于转动柱一上设置有卡接块,从而能使转动柱一于弧形槽中滑动。
[0011]进一步在于,两个所述转动柱一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套接板,两个所述套接板中均固定套接有手插板,两个所述手插板的侧壁上均等距离开设有四个指孔;且指孔的内壁上设置有棉套,从而使得患者手指插入时有一定的舒适感。
[0012]进一步在于,所述滑动柱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壁上均滑动连接有与定位板相固定的限位板,通过于滑动柱的两侧壁上设置有限位板,从而能便于限制住滑动柱的滑动方位。
[0013]进一步在于,两个所述侧立板的底端之间等距离转动连接有多个转动底辊,通过于两个侧立板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多个转动底辊,从而便于患者的脚部于转动底辊上滑动。
[0014]进一步在于,所述齿轮二的直径大于齿轮一的直径,通过直径较大的齿轮二能带动连接杆进行往复式摆动。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6]1、通过于脑卒中肢体功能康复训练装置中设置有驱动机构,通过驱动机构中的驱动电机能带动齿轮一进行转动,从而能带动齿轮二进行转动,通过齿轮二能带动连接杆转动,从而通过连接杆带动滑动柱进行来回滑动,从而能通过滑动柱能带动推动板进行移动,通过推动板能带动两个转动柱二进行来回反复移动,从而能使两个转动杆进行转动,且转动杆一端连接的转动柱一能于弧形槽中滑动,从而能通过手插板带动患者的上肢进行往复扩展运动,同时能通过L型连接臂带动两个套着患者脚部的套脚框移动,从而能使患者下肢进行康复训练。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中上肢训练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中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中下肢训练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00、上肢训练机构;101、训练板;102、L型连接柱;103、弧形槽;104、转动柱一;105、卡接块;106、转动杆;107、转动柱二;108、固定座;109、推动板;110、套接板;111、手插板;112、指孔;200、驱动机构;201、驱动电机;202、转动轴一;203、定位板;204、齿轮一;205、齿轮二;206、转动轴二;207、连接杆;208、滑动柱;209、限位板;210、固定臂;300、下肢训练机构;301、侧立板;302、连接板;303、卡接板;304、L型连接臂;305、套脚框;306、转动底
辊。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4所示,一种脑卒中肢体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包括上肢训练机构100,上肢训练机构100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下肢训练机构300,下肢训练机构300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驱动机构200;
[0025]上肢训练机构100包括训练板101,训练板101的顶部关于其竖直中心面对称开设有两个弧形槽103,训练板101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L型连接柱102,两个弧形槽103中均滑动连接有转动柱一104,两个转动柱一104的外壁上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06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脑卒中肢体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肢训练机构(100),所述上肢训练机构(100)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下肢训练机构(300),所述下肢训练机构(300)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驱动机构(200);所述上肢训练机构(100)包括训练板(101),所述训练板(101)的顶部关于其竖直中心面对称开设有两个弧形槽(103),所述训练板(101)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L型连接柱(102),两个所述弧形槽(103)中均滑动连接有转动柱一(104),两个所述转动柱一(104)的外壁上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06)的一端,两个所述转动杆(106)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柱二(107),两个所述转动柱二(107)的底端均转动连接有固定座(108),两个所述固定座(108)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推动板(10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卒中肢体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200)包括驱动电机(201),所述驱动电机(201)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转动轴一(202),所述转动轴一(202)的外壁上转动连接有定位板(203),所述转动轴一(202)顶端固定连接有齿轮一(204),所述齿轮一(204)的一侧啮合连接有齿轮二(205),所述齿轮二(205)的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与定位板(203)转动连接的转动轴二(206),所述齿轮二(205)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杆(207)的一端,所述连接杆(207)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与推动板(109)相固定的滑动柱(208),所述驱动电机(2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定位板(203)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芳艳刘伊华蔡亮
申请(专利权)人:陈芳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