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配电箱
[0001]本技术涉及配电箱
,具体而言,涉及智能配电箱。
技术介绍
[0002]配电箱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构成低压配电箱。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时借助保护电器切断电路或报警,借测量仪表可显示运行中的各种参数,还可对某些电气参数进行调整,对偏离正常工作状态进行提示或发出信号。
[0003]目前,三大运营商、中国铁塔布设越来越广泛,供电服务及运营成本也在不断升高,铁塔配套使用的配电箱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由于铁塔配电箱多是安装在室外,雨季时常用的配电箱无法避免柜体内进水的情况,容易导致电器件断路,引发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配电箱,利用浮动机构使箱体内进水时,安装板的高度可随水位升高,解决了箱体内进水后电器件断路的问题,减少了触电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6]智能配电箱,包括箱体和顶棚,所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00)和顶棚(200),所述顶棚(200)的底部与所述箱体(100)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顶棚(200)呈锥形结构,所述顶棚(200)的下表面边缘尺寸大于所述箱体(100)的上表面边缘尺寸;所述箱体(100)的前侧通过铰链铰接有箱门(101),所述箱体(100)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长条形阵列排布的散热孔(102),所述箱体(100)的背板顶部开设有进线口(103),所述箱体(100)的内部左右对称设置有两组第二滑槽(104),所述第二滑槽(104)呈“U”字形结构,所述第二滑槽(104)的后侧与所述箱体(100)的背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槽(104)的前侧分别设置有两组侧板(1041),所述侧板(1041)的一端卡设在所述第二滑槽(104)的内部,所述侧板(1041)的一侧设置有至少四组第三滑槽(1042),所述第三滑槽(1042)的一端设置有卡扣部(1043),所述卡扣部(1043)呈“Z”字形结构,左右两组所述侧板(1041)之间设置有安装板(105),所述安装板(105)上设置有断路器(1051)、指示灯(1052)和无线通信模块(1053),所述安装板(105)的两侧设置有滑块(1054),所述侧板(1041)远离所述第三滑槽(1042)的一侧设置有浮动机构(106),所述浮动机构(106)包括浮块(1061)、顶杆(1062)和顶块(1063),所述顶杆(1062)的数量为两组,所述顶块(1063)的一侧与所述侧板(1041)固定连接;所述顶棚(200)的底部对应所述箱门(101)的位置设置有LED灯带(201),所述顶棚(200)的顶部设置有无线通信柱(2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054)的数量与所述第三滑槽(1042)的数量相对应,所述滑块(1054)卡设于所述第三滑槽(1042)的内部,且间隙配合,所述滑块(1054)沿所述第三滑槽(1042)的方向推入,在所述第三滑槽(1042)的尾端落入所述卡扣部(1043)内对所述安装板(105)限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05)的前侧上下对称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士远,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网佳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