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膜及其应用于汽车内饰中的材料面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2071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5:29
多层膜及其应用于汽车内饰中的材料面饰,所述多层膜,其特征在于,其自上而下是第三基材膜、第一粘贴层、油墨层、锚固层、第二粘贴层、第二基材膜。模内转印用多层膜在使用过程中与现有技术形成的膜片相比,由于加入粘贴层50,使得油墨层和第二基材膜之间附着牢度更佳,保证了在后续注塑成型过程中不会发生开裂、分层等问题。等问题。等问题。

Multilayer film and its application in automobile interior deco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层膜及其应用于汽车内饰中的材料面饰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层膜及其应用,特别涉及一种多层膜及其应用于汽车内饰中的材料面饰。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内外饰、家用电器、手机,化妆品的外包装等部件都大量采用了塑料包材或者纸质包材,其表面装饰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汽车内饰领域中在塑料工件上的表面加饰可以使用特殊多层膜材料通过模内装饰工艺进行加饰。模内装饰当中的嵌片注塑工艺(INS),因为具有自动化的优点,同时可以拥有表面质感多样化、高耐磨性同时成型加工过程中低VOC排放等特性,适用于目前的制造生产环境。模内装饰技术中最重要的原件即为多层膜。
[0003]然而,现有技术中,虽然存在各种结构的多层膜应用于上述领域,但是,经过长期实践发现,虽然现有技术采用的多层膜结构包括诸如基材膜、粘贴层、油墨层、锚固层等层状结构,但是由于采用上述层状结构材质不同、层状结构位置不同以及厚度不同,都将导致使用者后续存在诸多开裂、分层、表面不均匀出现复合气泡、压不实、粘牢度降低、基材容易出现变形和断裂等情况或当表面温度较低出现复合粘牢度下降甚至粘不住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模内转印用的多层膜,提供一种多层膜及其应用于汽车内饰中的材料面饰,其可以满足目前汽车领域中对多层膜材料面饰加饰的要求。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多层膜,其特征在于,其自上而下是第三基材膜31、第一粘贴层20、油墨层30、锚固层40、第二粘贴层50、第二基材膜21。
[0007]优选为:所述第三基材膜选自聚碳酸酯、聚丙烯及ABS 中的一种材质形成,并且所述第三基材膜的厚度控制在250

500μm;所述第二基材膜选自聚碳酸酯、聚丙烯及丙烯酸中的一种材质形成,并且,所述第二基材膜的厚度控制在50

150μm。
[0008]优选为:所述第一粘贴层厚度为3.0

10.0μm;所述油墨层厚度为5.0

15.0μm,遮盖率大于88%,所述油墨层可以是单一颜色、两种颜色或多色形成的图案。
[0009]优选为:所述锚固层厚度为0.3

0.8μm。
[0010]优选为:第二粘贴层厚度为3.0

5.0μm。
[0011]优选为:第三基材膜厚度为250

500μm。
[0012]一种制造模内转印用多层膜,包括上述多层膜。
[0013]应用于汽车内饰中的材料面饰,包括上述所述多层膜。
[0014]有益效果
[0015]与目前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使用了第一预先成型膜101和第二预先成型膜
201,这样使得第二基材膜21不直接进行涂布和印刷,保证第二基材膜21不会在涂布烘干过程中发生软化变形,同时可以将涂布复合工艺进行拆解,保证复合成型质量。模内转印用多层膜在使用过程中与现有技术形成的膜片相比,由于加入粘贴层50,使得油墨层和第二基材膜21之间附着牢度更佳,保证了在后续注塑成型过程中不会发生开裂、分层等问题。解决了表面不均匀出现复合气泡、压不实、粘牢度降低、基材容易出现变形和断裂等缺陷或当表面温度较低出现复合粘牢度下降甚至粘不住的缺陷。
附图说明
[0016]图1 是本技术的一种多层膜中,第一预先成型膜101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 是本技术的一种多层膜中,第二预先成型膜201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多层膜中,最终的多层膜301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多层膜中,多层膜301成型加工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各标号分别表示为:
[0021]10为离型层;11为第一基材膜;20为第一粘贴层;21为第二基材膜;30为油墨层;31为第三基材膜;40为锚固层;50为第二粘贴层;80为注塑工件;90为最终成型件;101为第一预先成型膜;201为第二预先成型膜;301为多层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0023]参照图1,本技术中实施例中的第一预先成型膜101,其特征是自上而下的图层包括:第一基材膜11,离型层10、第一粘贴层20、油墨层30、锚固层40以及第二粘贴层50。
[0024]所述第一预先成型膜101中,第一基材膜11可以由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 聚碳酸酯(PC,polycarbonate)、聚丙烯(PP,polypropylene)及丙烯酸(acrylic) 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材质形成。并且,在本技术中,本领域技术人员经过无数次实验发现:上述第一基材膜11的其厚度需控制在36

75μm,若厚度如果小于36μm,由于基材在后续印刷涂布中的收缩和变形会影响膜之间的复合效果,出现褶皱、变形等复合问题;厚度大于75μm后,由于膜材料厚度较大,膜本身的形变较小,膜整体挺度较大,在后续印刷过程中会出现部分漏印、图案缺失等印问题。
[0025]所述第一预先成型膜101中,由于离型层10的性能要求是在复合过程中涂层表面不发生开裂、脱落和变形等情况,同时可以在复合剥离过程中提供一个易于剥离的表面,因此,离型层10的组分由选自不饱和酯树脂、环氧树脂、环氧

三聚氰胺树脂、聚酯树脂、醇酸树脂、丙烯酸树脂、三聚氰胺树脂、有机硅树脂、有机氟树脂、纤维素树脂、脲醛树脂、聚烯烃及石蜡中的一种以上的材质形成,但并非局限于此,只要满足离型层10的性能要求即可。
[0026]离型层10形成于第一基材膜11的表面,其目的在于,在制备预先成型膜201中,在线剥离第一基材膜11过程中使得第一基材膜11与第一粘贴层20可以在高速状态下顺利剥离,从而在成型膜201中没有第一基材膜11的存在,为进一步的复合工艺提供准备。
[0027]在本技术中离型层10厚度可以控制在0.5

2.5μm,最好选用厚度为0.8

1.5μm。离型层厚度小于0.5μm,涂层表面会出现不均匀,在复合剥离过程中会出现局部剥离不顺
畅的情况;当离型层厚度大于2.5μm时,离型层厚度过高会导致基材收缩比较明显,后续涂层涂布或者印刷会出现褶皱或者漏涂等缺陷。
[0028]所述第一预先成型膜101中,第一粘贴层20的组分由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丙烯酸以及丙烯酸改性树脂、聚酰胺、氯醋树脂、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EVA,ethylene co

vinylacetate)、聚醋酸乙烯(PVAc,polyv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层膜,其特征在于,其自上而下是第三基材膜、第一粘贴层、油墨层、锚固层、第二粘贴层、第二基材膜;所述第三基材膜选自聚碳酸酯、聚丙烯及ABS 中的一种材质形成;所述第二基材膜选自聚碳酸酯、聚丙烯及丙烯酸中的一种材质形成;所述锚固层选自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丙烯酸以及丙烯酸改性树脂、聚酰胺、氯醋树脂、醛酮树脂、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聚醋酸乙烯和聚氯乙烯中的一种材质形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膜,其特征为:所述第三基材膜的厚度控制在250

500μm;所述第二基材膜的厚度控制在50

15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膜,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庆杜喜光罗超王佃飞郭伟风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乐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