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垃圾填埋场稳定化处置的渗滤液循环装置,配合垃圾堆体设置,以第一传感单元配合抽提单元,监测垃圾堆体并在预设条件下触发抽提单元,自垃圾堆体中抽提渗滤液至收集池,对渗滤液进行暂存,以第二传感单元配合回灌单元,监测垃圾堆体并在预设条件下触发回灌单元,自收集池将渗滤液回灌至垃圾堆体,抽提单元、第一传感单元、回灌单元和第二传感单元由控制器协调控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封场、好氧处置、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垃圾填埋场稳定化处置的渗滤液循环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水、废水、污水或污泥的处理的
,特别涉及一种污泥的处理及其装置领域的适用于垃圾填埋场稳定化处置的渗滤液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与日俱增,据统计,我国生活垃圾的年产量约2.5亿吨,城市周边累计堆存垃圾已达70亿吨,占地约80多万亩。
[0003]在非正规垃圾填埋场的治理过程中难免存在渗滤液处理问题,垃圾渗滤液的成分一般较为复杂,蕴含着大量的有机物、氨氮元素、重金属离子、悬浮物等,且营养元素比例失调,处理达标排放难度较大;同时,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内往往未设置导排沟、雨污分流系统等,这导致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将混入雨水中、造成进一步扩散的污染,虽然渗滤液
‑
雨水混合液浓度相对于渗滤液原液不高,但成分同样复杂且处理量大,对周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了不利影响,急需开展治理。
[0004]由于不同填埋深度内垃圾含水率差别巨大,对渗滤液抽提或者回灌的要求具有差异性,而现有技术中并没有对此进行区分。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优化结构的适用于垃圾填埋场稳定化处置的渗滤液循环装置。
[0006]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垃圾填埋场稳定化处置的渗滤液循环装置,所述装置配合垃圾堆体设置,所述装置包括:
[0007]一抽提单元,用于自垃圾堆体的预设深度抽提渗滤液;
[0008]一第一传感单元,配合抽提单元设置,用于监测垃圾堆体、在预设的条件下触发抽提单元;
[0009]一收集池,与抽提单元间通过管路连接,用于暂存渗滤液;
[0010]一回灌单元,与收集池配合设置,用于自收集池将渗滤液回灌至垃圾堆体的预设深度;
[0011]一第二传感单元,配合回灌单元设置,用于监测预设深度的垃圾堆体、在预设的条件下触发回灌单元;
[0012]所述抽提单元、第一传感单元、回灌单元和第二传感单元配合设置有控制器。
[0013]优选地,所述抽提单元包括抽提井及配合设于抽提井内的潜水泵,所述潜水泵通过管路连接至收集池;所述潜水泵与控制器配合设置。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一传感单元为配合抽提井设置的第一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连接至控制器。
[0015]优选地,所述回灌单元包括回灌井及配合收集池设置的回灌水泵,所述回灌水泵的输入端与收集池内空间连通;所述回灌水泵与控制器配合设置。
[0016]优选地,所述回灌水泵设于收集池内。
[0017]优选地,所述回灌井与水平铺设于垃圾堆体表层和/或内侧顶部的滤管空间连通。
[0018]优选地,所述第二传感单元包括含水率传感器,所述含水率传感器配合回灌井设于垃圾堆体内部的预设深度,所述含水率传感器连接至控制器。
[0019]优选地,所述第二传感单元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配合回灌井设于垃圾堆体内部的预设深度,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至控制器。
[0020]优选地,所述收集池内设有第二液位传感器和外接水开关,所述外接水开关通过管路连接至市政管网或水箱,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和外接水开关与控制器配合设置。
[0021]优选地,配合所述收集池内还设有水质监测设备和排水开关,所述排水开关通过管路连接至污水处理机构,所述水质监测设备和排水开关及污水处理机构与控制器配合设置。
[002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优化结构的适用于垃圾填埋场稳定化处置的渗滤液循环装置,配合垃圾堆体设置,以第一传感单元配合抽提单元,监测垃圾堆体并在预设的条件下触发抽提单元,自垃圾堆体中抽提渗滤液至收集池,对渗滤液进行暂存,以第二传感单元配合回灌单元,监测垃圾堆体并在预设的条件下触发回灌单元,自收集池将渗滤液回灌至垃圾堆体,抽提单元、第一传感单元、回灌单元和第二传感单元由控制器从中协调控制。
[0023]本技术适用于封场、好氧处置、准
‑
好氧处置等垃圾填埋场,可以基于治理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不同深度、区域垃圾含水率在线监测及反馈机制,对渗滤液进行调节,包括抽提、回灌及相应的流量的控制,在两者联动的前提下,基于治理过程中每个不同的阶段而做出控制参数、治理的调整,使得最终的效果可以与理论值匹配,确保实现有效的垃圾含水率调节,进而确保整个垃圾层得到有效治理。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实线及其上的箭头所示为渗滤液运行的方向,虚线为传感数据的控制。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本技术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
[0026]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垃圾填埋场稳定化处置的渗滤液循环装置,所述装置配合垃圾堆体1设置,通过监测渗滤液水位,在达到一定液位后自动开启潜水泵10进行抽提,使得抽提井3中的液位回落至指定液位后停止,抽提的渗滤液集中输送到收集池4,同时对堆体水分进行监测,当监测到堆体水分含量过低时,自动开启回灌水泵6,将收集池4内的渗滤液回灌至垃圾堆体1,同时可以监测收集池4内的液体状态,包括但不限于液位监测、水质监测等,并基于监测结果对收集池4内的渗滤液做出适应性的调整。
[0027]本技术中,抽提井3主要作用在垃圾堆体1的中下层区域,而回灌井9则主要作用于垃圾堆体1的中上层区域,确保好氧降解过程中垃圾堆体1有效降解;上述区域为根据实际的现场操作划定的预设深度,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现场状况实际确定。
[0028]本技术适用于封场、好氧处置、准
‑
好氧处置等垃圾填埋场,其中,准
‑
好氧处置是指非主动注气的好氧处置形式,通过在垃圾堆体1设置通风口,自然通风,增加垃圾堆体1的氧气含量。
[0029]所述装置包括:
[0030]一抽提单元,用于自垃圾堆体1的预设深度抽提渗滤液;
[0031]所述抽提单元包括抽提井3及配合设于抽提井3内的潜水泵10,所述潜水泵10通过管路连接至收集池4;所述潜水泵10与控制器7配合设置。
[0032]一第一传感单元,配合抽提单元设置,用于监测垃圾堆体1、在预设的条件下触发抽提单元;
[0033]所述第一传感单元为配合抽提井3设置的第一液位传感器2,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2连接至控制器7。
[0034]本技术中,在垃圾堆体1的抽提井3内设置第一液位传感器2,或是整合为液位监测仪等,当渗滤液的液位达到设置限值时,开启潜水泵10、收集渗滤液,直至液位下降至设置值。
[0035]一收集池4,与抽提单元间通过管路连接,用于暂存渗滤液;
[0036]一回灌单元,与收集池4配合设置,用于自收集池4将渗滤液回灌至垃圾堆体1的预设深度;
[003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垃圾填埋场稳定化处置的渗滤液循环装置,所述装置配合垃圾堆体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一抽提单元,用于自垃圾堆体的预设深度抽提渗滤液;一第一传感单元,配合抽提单元设置,用于监测垃圾堆体、在预设的条件下触发抽提单元;一收集池,与抽提单元间通过管路连接,用于暂存渗滤液;一回灌单元,与收集池配合设置,用于自收集池将渗滤液回灌至垃圾堆体的预设深度;一第二传感单元,配合回灌单元设置,用于监测预设深度的垃圾堆体、在预设的条件下触发回灌单元;所述第二传感单元包括含水率传感器,所述含水率传感器配合回灌井设于垃圾堆体内部的预设深度;所述抽提单元、第一传感单元、回灌单元和第二传感单元配合设置有控制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垃圾填埋场稳定化处置的渗滤液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提单元包括抽提井及配合设于抽提井内的潜水泵,所述潜水泵通过管路连接至收集池;所述潜水泵与控制器配合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垃圾填埋场稳定化处置的渗滤液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单元为配合抽提井设置的第一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连接至控制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垃圾填埋场稳定化处置的渗滤液循环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鹤峰,王闻捷,孙璇,
申请(专利权)人:中节能大地杭州环境修复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