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宗宇专利>正文

一种精神科颈部用按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1976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5: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精神科颈部用按摩装置,针对现有的装带式按摩装置对病人的影响较大、而且多数病人使用按摩装置时多为躺卧状态,无法满足使用体验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底端面通过螺钉安装有若干个调节柱,在每一个所述调节柱的底端面均旋接有触底板,所述主体的所述主体的中间表面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呈六边形结构分布,在空腔的上端面卡扣有撑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少使用者的负重感和异物感,提高装置的整体使用体验和贴合程度。装置的整体使用体验和贴合程度。装置的整体使用体验和贴合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精神科颈部用按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材
,尤其涉及一种精神科颈部用按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精神科涉及到的疾病主要以精神病为主,是一组以表现在行为、心理活动上的紊乱为主的神经系统疾病。目前研究所得到的结果认为主要是由于家庭、社会环境等外在原因,和患者自身的生理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等内在原因相互作用所导致的心理活动、行为、及其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要特征的病症。它包括神经衰弱、癔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怖症、抑郁性神经症、疑病症等。
[0003]现有精神科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用到颈部按摩装置以求达到辅助治疗的目的,现有精神科颈部按摩装置多为装带式装置,将颈部按摩装置带在脖颈上实现按摩,但是由于精神科病人的感知能力偏差与正常人,因此在使用装带式装置时,会出现对病人的影响较大、而且多数病人使用按摩装置时多为躺卧状态,无法满足使用体验的问题由此出现,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精神科颈部用按摩装置,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装带式按摩装置对病人的影响较大、而且多数病人使用按摩装置时多为躺卧状态,无法满足使用体验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精神科颈部用按摩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精神科颈部用按摩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底端面通过螺钉安装有若干个调节柱,在每一个所述调节柱的底端面均旋接有触底板,所述主体的所述主体的中间表面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呈六边形结构分布,在空腔的上端面卡扣有撑面;在空腔的内部并位于所述主体的内壁通过螺钉安装有若干个旋转电机,每一个所述旋转电机的一端面均通过螺钉安装有一衔动杆,一个所述衔动杆的表面安装有一个按摩轮和一个辅助轮;
[0007]所述主体上表面粘附有侧边腔,在侧边腔的表面卡扣有推板,所述侧边腔的一侧内壁通过螺钉安装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前端通过震动马达连接有震动板,在所述震动板的表面粘附有若干个按摩齿;所述侧边腔采用扇形结构的环保PP,所述侧边腔采用对称分布,在每一个侧边腔的上端面卡扣有封盖。
[0008]所述震动板采用矩形结构的医用PP,所述震动板拐角位置做圆角处理;所述按摩齿采用齿状结构的医用PP,每一个按摩齿的前端面为圆形,所述按摩齿呈交错分在所述震动板靠近推板的一侧面,所述震动板和所述推板的大小一致。
[0009]所述调节柱由一粗一细两个矩形结构的医用PP管卡扣而成,细矩形管卡扣在粗的矩形管上端面并进入粗矩形管的空腔内部,在粗的矩形管外壁开设有圆形螺纹腔,在粗矩形管外壁通过梅花螺栓固定内部的细矩形管,通过调整梅花螺钉的固定位置可达到调整调节柱的目的。
[0010]所述撑面采用口字形结构的医用硅胶,所述撑面的外壁贴合侧边腔的内壁,在撑面的表面粘附有医用乳胶,在医用硅胶的上表面粘附有石墨烯电热膜,在所述撑面的底端面设置有用于卡扣所述主体表面凹槽的柱状凸起。
[0011]所述衔动杆采用“凵”字形结构的医用塑料,所述衔动杆呈对称分布,一端衔动杆的后端面和旋转电机的转轴端卡扣固定,另一端衔动杆的后端面通过轴承固定在所述主体的表面。
[0012]所述按摩轮采用柱状结构的医用硅胶,所述按摩轮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三角形结构的凸起,所述按摩轮的直径小于所述辅助轮的直径;所述辅助轮采用柱状结构的医用硅胶,所述辅助轮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三角形结构的凸起,每一个凸起的前端均做圆形过渡。
[0013]本装置主体的内部电性安装有PLC,所述PLC采用西门子S7

200型号PLC,所述PLC的输入端通过导线连接有若干个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采用DS426 型号控制按钮,所述PLC的电源端口通过稳压模块连接有外部控制电源,所述稳压模块采用LM7809型号稳压模块,所述PLC的输出端通过第一驱动模块连接有震动马达,所述震动马达采用555sh型号震动马达,所述PLC的输出端通过第二驱动模块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采用YNT01型号电动推杆,所述PLC的输出端通过第三驱动模块一对一连接有若干个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采用YE3 型号电机。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5](1)本方案使用时,将装置接通外部控制电源,然后将触底板放置在按摩位置,通过调节柱调节装置调整到合适高度,使用者躺在上面,头部肩颈位置位于撑面表面,使用者通过外部控制电源控制侧边腔内部的推杆前推,并通过控制按钮控制震动马达产生震动,装置进行震动后带动震动板产生震动,震动板将震动传送至按摩齿,并通过推杆的前移使得按摩齿接触推板,推板采用高弹纤维且粘附在侧边腔的表面,伴随着推板的移动接触使用者的侧边,对使用者的脖颈侧边进行刺激按摩;
[0016](2)通过外部控制按钮控制旋转电机进行旋转,旋转电机通过衔动杆带动按摩轮和辅助轮进行旋转,在撑面的下表面产生旋转后接触脖颈的后部,按摩轮和辅助轮表面的凸起对脖颈产生按摩,提高装置的整体稳定性;同时通过装置上端的石墨烯电热膜实现电热,提高对使用者接触撑面的部分进行加热实现辅助。
[0017](3)本技术为放置式安装,通过固定装置为使用者带来稳定的按摩体验,减少使用者的负重感和异物感,提高装置的整体使用体验和贴合程度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精神科颈部用按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精神科颈部用按摩装置的推杆和按摩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精神科颈部用按摩装置的侧边腔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主体、2调节柱、3触底板、4撑面、5推板、6封盖、7衔动杆、8 按摩轮、9辅助轮、10侧边腔、101推杆、102震动板、103按摩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3]实施例一
[0024]参照图1

3,一种精神科颈部用按摩装置,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的底端面通过螺钉安装有若干个调节柱2,在每一个所述调节柱2的底端面均旋接有触底板3,所述主体1的所述主体1的中间表面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呈六边形结构分布,在空腔的上端面卡扣有撑面4;在空腔的内部并位于所述主体1的内壁通过螺钉安装有若干个旋转电机,每一个所述旋转电机的一端面均通过螺钉安装有一衔动杆7,一个所述衔动杆7的表面安装有一个按摩轮8和一个辅助轮9;
[0025]所述主体1上表面粘附有侧边腔10,在侧边腔10的表面卡扣有推板5,所述侧边腔10的一侧内壁通过螺钉安装有推杆101,所述推杆101的前端通过震动马达连接有震动板102,在所述震动板102的表面粘附有若干个按摩齿103;所述侧边腔10采用扇形结构的环保PP,所述侧边腔10采用对称分布,在每一个侧边腔10的上端面卡扣有封盖6。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神科颈部用按摩装置,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底端面通过螺钉安装有若干个调节柱(2),在每一个所述调节柱(2)的底端面均旋接有触底板(3),所述主体(1)的所述主体(1)的中间表面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呈六边形结构分布,在空腔的上端面卡扣有撑面(4);在空腔的内部并位于所述主体(1)的内壁通过螺钉安装有若干个旋转电机,每一个所述旋转电机的一端面均通过螺钉安装有一衔动杆(7),一个所述衔动杆(7)的表面安装有一个按摩轮(8)和一个辅助轮(9);所述主体(1)上表面粘附有侧边腔(10),在侧边腔(10)的表面卡扣有推板(5),所述侧边腔(10)的一侧内壁通过螺钉安装有推杆(101),所述推杆(101)的前端通过震动马达连接有震动板(102),在所述震动板(102)的表面粘附有若干个按摩齿(103);所述侧边腔(10)采用扇形结构的环保PP,所述侧边腔(10)采用对称分布,在每一个侧边腔(10)的上端面卡扣有封盖(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神科颈部用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动板(102)采用矩形结构的医用PP,所述震动板(102)拐角位置做圆角处理;所述按摩齿(103)采用齿状结构的医用PP,每一个按摩齿(103)的前端面为圆形,所述按摩齿(103)呈交错分在所述震动板(102)靠近推板(5)的一侧面,所述震动板(102)和所述推板(5)的大小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宗宇陈金贞
申请(专利权)人:张宗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