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创伤骨科固定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1895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创伤骨科固定架,支撑座的内部安装有传动机构,支撑座的上表面两侧边缘处分别固接有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第一支板的外侧壁上固接有控制器,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之间固接有放置板,放置板的内部贯通有滑槽,放置板的下方安装有按摩机构。通过传动机构可以带动第一夹持座和第二夹持座相对移动,从而可以对患者的骨折位置进行夹持处理,而且通过机械传统的方式进行夹紧,可以降低人工夹持难度,夹紧后不易出现松动,防止患者骨折位置出现二次受伤,易于实际使用,通过按摩机构可以带动按摩滚筒前后滚动,从而可以对患者的手部和腿部进行按摩处理,促进了患者手部和腿部的血液循环,降低疲劳度。劳度。劳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创伤骨科固定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是一种创伤骨科固定架。

技术介绍

[0002]骨科是各大医院最常见的科室之一,主要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更,骨科伤病谱有了明显的变化,例如,骨关节结核、骨髓炎、小儿麻痹症等疾病明显减少,交通事故引起的创伤明显增多,为了应对这些创伤,需要通过固定架对创伤部分进行固定,方便医生进行后续治疗。
[0003]然而现有的固定架在使用时,大多通过人工调节的方式对患者创伤位置进行夹紧,较为费时费力,而且现有的固定架难以对患者的手部和腿部进行按摩处理,无法促进患者手部和腿部的血液循环,功能较为单一。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创伤骨科固定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创伤骨科固定架,通过传动机构可以带动第一夹持座和第二夹持座相对移动,从而可以对患者的骨折位置进行夹持处理,而且通过机械传统的方式进行夹紧,可以降低人工夹持难度,夹紧后不易出现松动,防止患者骨折位置出现二次受伤,易于实际使用,通过按摩机构可以带动按摩滚筒前后滚动,从而可以对患者的手部和腿部进行按摩处理,促进了患者手部和腿部的血液循环,降低疲劳度,同时该按摩机构的松紧度可调,能够根据实际需要来调节按摩滚筒的下压力度,适用范围得到提升,同时采用了弹性下压的方式进行滚动按摩,可以始终与患者的身体接触,按摩效果较好,功能更加多样。/>[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创伤骨科固定架,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下表面两侧边缘处均固接有安装板,且支撑座的下表面中部由前置后横向开设有两个限位槽,支撑座的内部安装有传动机构,支撑座的上表面两侧边缘处分别固接有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第一支板的外侧壁上固接有控制器,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之间固接有放置板,放置板的内部贯通有滑槽,放置板的下方安装有按摩机构;
[0007]所述按摩机构包括调节板、不锈钢板、电动推杆、衔接杆、摆放杆、第一管道、伸缩板、第二管道、旋转轴和按摩滚筒,所述电动推杆的一端固接有不锈钢板,且电动推杆的另一端固接有调节板,调节板的下表面中部固接有衔接杆,衔接杆的底端固接有摆放杆,摆放杆的两端分别固接有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底部均活动贯穿有伸缩板,两个所述伸缩板之间活动连接有旋转轴,旋转轴的外部活动套接有按摩滚筒;
[0008]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紧固杆、第一夹持座、第一限位板、第一齿条、伺服电机、齿轮、第二限位板和第二夹持座,所述伺服电机的驱动端上连接有齿轮,齿轮的前侧处啮合有
第一齿条,且齿轮的后侧处啮合有第二齿条,第一齿条的内部活动贯穿有第一紧固杆,第二齿条的内部活动贯穿有第二紧固杆,第一齿条的下表面固接有第一限位板,第二紧固杆的下表面固接有第二限位板,第一限位板的底端固接有第一夹持座,第二限位板的底端固接有第二夹持座。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顶部均螺纹贯穿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底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锁紧块,伸缩板的顶端固接有第二锁紧块,第一锁紧块和第二锁紧块之间连接有弹簧。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锁紧块和第二锁紧块均为长方体结构,且第一锁紧块和第二锁紧块均滑动连接在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内部。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动推杆的固定端与不锈钢板固定连接,且电动推杆的伸缩端与调节板固定连接,不锈钢板固接在放置板的上表面边缘处。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衔接杆滑动连接在滑槽的内部,摆放杆与第一管道相互垂直,摆放杆与第二管道相互垂直,按摩滚筒的外部均匀安装有多组硅胶材质的凸起块。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紧固杆和第二紧固杆的两端均固接在支撑座的内部,且第一紧固杆和第二紧固杆的长度相等,第一紧固杆位于第二紧固杆的前侧处。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夹持座和第二夹持座为相对分布,且第一夹持座和第二夹持座的内部均开设有弧形卡槽,第一夹持座和第二夹持座均位于支撑座的下方处。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限位槽的内部,第一限位板位于第二限位板的前侧处。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伺服电机固接在支撑座的内部,支撑座的后表面还固接有蓄电池,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为平行分布,且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的长度相等。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通过传动机构可以带动第一夹持座和第二夹持座相对移动,从而可以对患者的骨折位置进行夹持处理,而且通过机械传统的方式进行夹紧,可以降低人工夹持难度,夹紧后不易出现松动,防止患者骨折位置出现二次受伤,易于实际使用;
[0019]2、通过按摩机构可以带动按摩滚筒前后滚动,从而可以对患者的手部和腿部进行按摩处理,促进了患者手部和腿部的血液循环,降低疲劳度,同时该按摩机构的松紧度可调,能够根据实际需要来调节按摩滚筒的下压力度,适用范围得到提升,同时采用了弹性下压的方式进行滚动按摩,可以始终与患者的身体接触,按摩效果较好,功能更加多样。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一种创伤骨科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一种创伤骨科固定架中按摩滚筒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一种创伤骨科固定架中按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一种创伤骨科固定架中第一管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一种创伤骨科固定架中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一种创伤骨科固定架中第二齿条和第二紧固杆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支撑座;11、限位槽;2、安装板;3、第一支板;31、控制器;4、第二支板;5、放置板;51、滑槽;6、按摩机构;61、调节板;62、不锈钢板;63、电动推杆;64、衔接杆;65、摆放杆;66、第一管道;661、螺纹杆;662、第一锁紧块;663、弹簧;664、第二锁紧块;67、伸缩板;68、第二管道;69、旋转轴;691、按摩滚筒;7、传动机构;71、第一紧固杆;72、第一夹持座;73、第一限位板;74、第一齿条;75、伺服电机;76、齿轮;77、第二限位板;78、第二夹持座;79、第二齿条;791、第二紧固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实施例1
[0028]请参阅图1、图5和图6,一种创伤骨科固定架,包括支撑座1,支撑座1的下表面两侧边缘处均固接有安装板2,且支撑座1的下表面中部由前置后横向开设有两个限位槽11,支撑座1的内部安装有传动机构7,传动机构7包括第一紧固杆71、第一夹持座72、第一限位板73、第一齿条74、伺服电机75、齿轮76、第二限位板77和第二夹持座78,伺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创伤骨科固定架,包括支撑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的下表面两侧边缘处均固接有安装板(2),且支撑座(1)的下表面中部由前置后横向开设有两个限位槽(11),支撑座(1)的内部安装有传动机构(7),支撑座(1)的上表面两侧边缘处分别固接有第一支板(3)和第二支板(4),第一支板(3)的外侧壁上固接有控制器(31),第一支板(3)和第二支板(4)之间固接有放置板(5),放置板(5)的内部贯通有滑槽(51),放置板(5)的下方安装有按摩机构(6);所述按摩机构(6)包括调节板(61)、不锈钢板(62)、电动推杆(63)、衔接杆(64)、摆放杆(65)、第一管道(66)、伸缩板(67)、第二管道(68)、旋转轴(69)和按摩滚筒(691),所述电动推杆(63)的一端固接有不锈钢板(62),且电动推杆(63)的另一端固接有调节板(61),调节板(61)的下表面中部固接有衔接杆(64),衔接杆(64)的底端固接有摆放杆(65),摆放杆(65)的两端分别固接有第一管道(66)和第二管道(68),第一管道(66)和第二管道(68)的底部均活动贯穿有伸缩板(67),两个所述伸缩板(67)之间活动连接有旋转轴(69),旋转轴(69)的外部活动套接有按摩滚筒(691);所述传动机构(7)包括第一紧固杆(71)、第一夹持座(72)、第一限位板(73)、第一齿条(74)、伺服电机(75)、齿轮(76)、第二限位板(77)和第二夹持座(78),所述伺服电机(75)的驱动端上连接有齿轮(76),齿轮(76)的前侧处啮合有第一齿条(74),且齿轮(76)的后侧处啮合有第二齿条(79),第一齿条(74)的内部活动贯穿有第一紧固杆(71),第二齿条(79)的内部活动贯穿有第二紧固杆(791),第一齿条(74)的下表面固接有第一限位板(73),第二紧固杆(791)的下表面固接有第二限位板(77),第一限位板(73)的底端固接有第一夹持座(72),第二限位板(77)的底端固接有第二夹持座(7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创伤骨科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66)和第二管道(68)的顶部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德业张旻严明明何桄旭王俊杰李靛青李鹏林刘旭东许文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