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温控负荷的需求响应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71717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面向温控负荷的需求响应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均可实时接收需求响应控制任务并执行,具体执行过程如下:采集所控范围内用户温控负荷的运行情况信息及与所述用户温控负荷一一对应的用户舒适温度设置信息并利用上述信息得到用户温控负荷开关状态可调群,之后按照电力调控中心分配的响应容量确定用户温控负荷响应群,并切换所述用户温控负荷响应群内的用户温控负荷的开关状态,完成需求响应容量控制。该面向温控负荷的需求响应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可根据接收到的需求响应控制任务,实现对所控范围内的用户温控负荷进行统一调控,解决了用户温控负荷资源分散、无法集中调控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面向温控负荷的需求响应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量调控
,特别提供了一种面向温控负荷的需求响应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发电在电网占比的持续提升以及区域发展形成的用电量激增,导致电力供需侧的随机波动显著增长,单纯的火电机组调控难以满足电力系统的可靠经济运行。用户侧随着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善,大量温控负荷(如空调、热水器等)接入电网,其所具有的热存储特性可以为电网有效利用,以平抑供给侧的出力波动,因此,可以在不影响用户使用体验的情况下对温控负荷进行短时调控,但是,单体温控负荷较分散,调控容量较小,如何有效调度大量温控负荷参与响应,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向温控负荷的需求响应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以解决单纯的火电机组调控难以满足电力系统的可靠经济运行及无法有效调度大量温控负荷参与响应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面向温控负荷的需求响应控制方法,用于根据电力调控中心分配的响应容量调整用户温控负荷的开关状态,包括如下步骤:
[0005]S1:接收需求响应控制任务,若接收到,执行S2,其中,所述需求响应控制任务为电力调控中心发送来的容量调控任务;
[0006]S2:实时采集所控范围内用户温控负荷的运行情况信息及与所述用户温控负荷一一对应的用户舒适温度设置信息,其中,所述用户温控负荷的运行情况信息包括用户温控负荷的开关状态及用户温控负荷实现的温度调节值,所述用户舒适温度设置信息包括用户预设的舒适温度值及用户可接受的温度偏移量;
[0007]S3:根据采集的用户温控负荷的运行情况信息及用户舒适温度设置信息判断用户温控负荷的开关状态是否可调并得到用户温控负荷开关状态可调群,其中,所述用户温控负荷开关状态可调群包括可启用的用户温控负荷群和可停用的用户温控负荷群;
[0008]S4:根据电力调控中心分配的响应容量在所述可启用的用户温控负荷群或可停用的用户温控负荷群内确定用户温控负荷响应群,并切换所述用户温控负荷响应群内的用户温控负荷的开关状态。
[0009]优选,S3中根据采集的用户温控负荷的运行情况信息及用户舒适温度设置信息判断用户温控负荷的开关状态是否可调并得到用户温控负荷开关状态可调群的方法如下:
[0010]将用户温控负荷实现的温度调节值与用户预设的舒适温度值进行比较,若两者差值小于与其对应的用户可接受的温度偏移量,则判定所述用户温控负荷的开关状态可调并将其添加至用户温控负荷开关状态可调群内。
[0011]进一步优选,S4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12]S41:根据电力调控中心分配的响应容量确定当前时段需要增加负荷量或削减负荷量,若需要增加负荷量,则执行S42,若需要削减负荷量,则执行S43;
[0013]S42:根据所需负荷量增加量在所述可启用的用户温控负荷群内确定温控负荷响应群并开启所述用户温控负荷响应群内的用户温控负荷;
[0014]S43:根据所需负荷量削减量在所述可停用的用户温控负荷群内确定温控负荷响应群并关闭所述用户温控负荷响应群内的用户温控负荷。
[0015]进一步优选,S4中根据电力调控中心分配的响应容量在所述可启用的用户温控负荷群或可停用的用户温控负荷群内确定用户温控负荷响应群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0016]计算可启用的用户温控负荷群和可停用的用户温控负荷群内的每个用户温控负荷实时的舒适度偏差率,其中,所述舒适度偏差率T
pt
通过下式计算:
[0017]T
pt
=(T
now

T
set
)/T
m
[0018]式中,T
now
表示用户温控负荷实现的温度调节值,T
set
表示用户预设的舒适温度值,T
m
表示用户可接受的温度偏移量;
[0019]S4中确定用户温控负荷响应群时,在可启用的用户温控负荷群或可停用的用户温控负荷群内按照舒适度偏差率的大小顺序优先将舒适度偏差率小的用户温控负荷添加至用户温控负荷响应群,直至满足电力调控中心分配的响应容量。
[0020]进一步优选,接收到需求响应控制任务后,每隔指定时间段周期性执行S2

S4,直至接收到新的需求响应控制任务。
[0021]进一步优选,S3中还包括评估用户温控负荷参与响应意愿度并根据所述参与响应意愿度调整用户温控负荷开关状态可调群的步骤,具体包括如下:
[0022]统计用户温控负荷的违约次数,所述违约是指在执行同一需求响应控制任务期间,用户温控负荷的开关状态被判定为可调时的开关状态与上一次被添加至用户温控负荷响应群时的开关状态相同;
[0023]利用所述用户温控负荷的违约次数量化与其对应的参与响应意愿度;
[0024]若参与响应意愿度低于预设值,则在本次及之后确定用户温控负荷开关状态可调群时将其排除,直至重置所述用户温控负荷的参与响应意愿度。
[0025]进一步优选,S3还包括统计用户温控负荷可调容量并反馈至电力调控中心的步骤。
[002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面向温控负荷的需求响应控制系统,包括:电力调控中心、负荷聚合商和用户温控负荷,其中,所述负荷聚合商为多个,均与所述电力调控中心通信连接,所述用户温控负荷为多个,与所述负荷聚合商连接,所述负荷聚合商采用上述面向温控负荷的需求响应控制方法,根据所述电力调控中心分配的响应容量调整其控制范围内的所述用户温控负荷的开关状态。
[0027]优选,所述负荷聚合商通过需求响应控制终端与所述用户温控负荷连接。
[0028]进一步优选,所述用户温控负荷为热水器、空调、热泵或冰箱。
[002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面向温控负荷的需求响应控制方法,可根据接收到的需求响应控制任务,实现对所控范围内的用户温控负荷进行统一调控,解决了用户温控负荷资源分散、无法集中调控的问题。
[003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面向温控负荷的需求响应控制系统,由电力调控中心向负荷聚合商
发出需求响应控制任务,负荷聚合商接收需求响应控制任务后执行任务,可完成需求响应容量控制,该系统使用户温控负荷参与电力调控需求响应,提高了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提高了新能源的消纳比。
附图说明
[0031]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2]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面向温控负荷的需求响应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0033]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面向温控负荷的需求响应控制系统的框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方案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解释,但并不局限本专利技术。
[0035]为了解决单纯的火电机组调控难以满足电力系统的可靠经济运行及无法有效调度大量温控负荷参与响应的问题,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面向温控负荷的需求响应控制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面向温控负荷的需求响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根据电力调控中心分配的响应容量调整用户温控负荷的开关状态,包括如下步骤:S1:接收需求响应控制任务,若接收到,执行S2,其中,所述需求响应控制任务为电力调控中心发送来的容量调控任务;S2:实时采集所控范围内用户温控负荷的运行情况信息及与所述用户温控负荷一一对应的用户舒适温度设置信息,其中,所述用户温控负荷的运行情况信息包括用户温控负荷的开关状态及用户温控负荷实现的温度调节值,所述用户舒适温度设置信息包括用户预设的舒适温度值及用户可接受的温度偏移量;S3:根据采集的用户温控负荷的运行情况信息及用户舒适温度设置信息判断用户温控负荷的开关状态是否可调并得到用户温控负荷开关状态可调群,其中,所述用户温控负荷开关状态可调群包括可启用的用户温控负荷群和可停用的用户温控负荷群;S4:根据电力调控中心分配的响应容量在所述可启用的用户温控负荷群或可停用的用户温控负荷群内确定用户温控负荷响应群,并切换所述用户温控负荷响应群内的用户温控负荷的开关状态。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面向温控负荷的需求响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根据采集的用户温控负荷的运行情况信息及用户舒适温度设置信息判断用户温控负荷的开关状态是否可调并得到用户温控负荷开关状态可调群的方法如下:将用户温控负荷实现的温度调节值与用户预设的舒适温度值进行比较,若两者差值小于与其对应的用户可接受的温度偏移量,则判定所述用户温控负荷的开关状态可调并将其添加至用户温控负荷开关状态可调群内。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面向温控负荷的需求响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S4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41:根据电力调控中心分配的响应容量确定当前时段需要增加负荷量或削减负荷量,若需要增加负荷量,则执行S42,若需要削减负荷量,则执行S43;S42:根据所需负荷量增加量在所述可启用的用户温控负荷群内确定温控负荷响应群并开启所述用户温控负荷响应群内的用户温控负荷;S43:根据所需负荷量削减量在所述可停用的用户温控负荷群内确定温控负荷响应群并关闭所述用户温控负荷响应群内的用户温控负荷。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面向温控负荷的需求响应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根据电力调控中心分配的响应容量在所述可启用的用户温控负荷群或可停用的用户温控负荷群内确定用户温控负荷响应群前,还包括如下步骤:计算可启用的用户温控负荷群和可停用的用户温控负荷群内的每个用户温控负荷实时的舒适度偏差率,其中,所述舒适度偏差率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俊亦尹兆京林义均张恩蒙万俊丁美竹王兆鹤周宁宁闫奕名孙中文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