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膜透析微流控制芯片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无膜透析
,尤其涉及一种无膜透析微流控制芯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透析患者近80万,随着我国老龄化的进展加速,透析质量和透析治疗率不断的提高,医疗保险的改善和完善,透析患者人数大约以每年10%的速度持续增长,预计在2030年需要透析治疗的患者数将突破300万人。透析是延长病人生命,提高晚期病人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之一。血液透析机俗称“人工肾”,是一种能代替部分肾功能,清除血液中有害物质,纠正体内电解质与维持酸碱平衡的体外血液透析装置。便携式透析装置(或人工肾),可随身携带,可像心脏起搏器一样,成为病人身体的一部分,作为病人延续生命的辅助设备。人工肾微流控芯片的开发与完善,是人工肾的瓶颈问题之一。
[0003]现有透析装置大都为有膜透析,透析效果取决于透析膜的理化特性。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透析膜有3种:再生纤维素膜、改良的纤维素膜、合成的聚合物膜,它们都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对溶质有较高清除率,且能够阻止“大分子”物质通过,如血流中的红细胞、蛋白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膜透析微流控制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血液进口(1)、透析液进口(2)、直形工作流道(3)、反射柱(4)、弧形工作流道(5)、芯片外壳(6)、血液出口(7)和透析液出口(8);所述血液进口(1)、所述透析液进口(2)、所述直形工作流道(3)、所述反射柱(4)、所述弧形工作流道(5)、所述血液出口(7)和所述透析液出口(8)均安装于所述芯片外壳(6)内;所述血液进口(1)和所述透析液进口(2)对称安装于所述直形工作流道(3)的入口处;所述血液出口(7)和所述透析液出口(8)对称安装于所述直形工作流道(3)的出口处;所述直形工作流道(3)和所述弧形工作流道(5)相切连接;所述反射柱(4)分别设置于所述直形工作流道(3)中和所述弧形工作流道(5)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膜透析微流控制芯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反射柱(4)沿所述直形工作流道(3)和所述弧形工作流道(5)形成的路径依次设置,且设置在所述直形工作流道(3)中的每一所述反射柱(4)中心到所述直形工作流道(3)两侧的径向距离相同,设置在所述弧形工作流道(5)中的每一所述反射柱(4)中心到所述弧形工作流道(5)两侧的径向距离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膜透析微流控制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柱(4)的直径为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立群,林垚,田军见,林其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