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入控制限制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1674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23
本公开提供一种接入控制限制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用于终端,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用于接入控制限制的指定呼叫类别限制;根据所述指定呼叫类别限制进行接入控制限制。因此,本公开可以为增强覆盖场景下的接入控制限制机制附加指定的呼叫类别限制,从而细化了接入控制限制粒度,还提高了接入控制限制的准确性。还提高了接入控制限制的准确性。还提高了接入控制限制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入控制限制方法及装置
[0001]分案申请说明
[0002]本申请是基于申请号为201880001858.6,申请日为2018年08月29日,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接入控制限制方法及装置”的中国专利专利技术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3]本公开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接入控制限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4]在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通信系统中,AC(Access Control,接入控制)限制的工作机制是:根据终端的接入等级(Access Class)以及终端发起的呼叫类型(Call Type)来获取相应的接入控制限制参数,进行接入控制限制判决(AC barring check)。
[0005]对于NB

IOT(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NB

IoT)和eMTC(enhanced Machine Type of Communication,增强的机器类型通信)的增强覆盖场景中,也引入了AC限制机制,但还没有针对该增强覆盖场景进行接入控制限制的优化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接入控制限制方法及装置。
[0007]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接入控制限制方法,所述方法用于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0008]确定用于接入控制限制的指定呼叫类别限制;
[0009]根据所述指定呼叫类别限制进行接入控制限制。
[0010]可选地,所述指定呼叫类别限制中包括被允许接入的第一呼叫类别和/或被禁止接入的第二呼叫类别。
[0011]可选地,所述第一呼叫类别和/或所述第二呼叫类别是基于以下至少一项进行确定的:
[0012]指定呼叫类别;
[0013]指定接入等级;
[0014]所有呼叫类别被禁止。
[0015]可选地,所述确定用于接入控制限制的指定呼叫类别限制,包括:
[0016]按照设定规则确定用于接入控制限制的指定呼叫类别限制。
[0017]可选地,所述设定规则是通信协议规定的、或以固件形式写在所述终端中的。
[0018]可选地,所述设定规则是基站通过系统消息或专用信令通知所述终端的;
[0019]所述按照设定规则确定用于接入控制限制的指定呼叫类别限制,包括:
[0020]当所述专用信令中包括所述设定规则时,则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专用信令中包括的
所述设定规则确定用于接入控制限制的指定呼叫类别限制;
[0021]当所述专用信令中不包括所述设定规则时,则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系统消息中包括的所述设定规则确定用于接入控制限制的指定呼叫类别限制。
[0022]可选地,所述系统消息或专用信令中还包括使用所述设定规则的有效时间和/或有效地区;
[0023]所述按照设定规则确定用于接入控制限制的指定呼叫类别限制,包括:
[0024]在所述设定规则的有效时间和/或有效地区内,按照设定规则确定用于接入控制限制的指定呼叫类别限制。
[0025]可选地,所述专用信令包括用于通知所述终端挂起的消息。
[0026]可选地,所述指定呼叫类别限制中包括一个或多个被允许接入的第一呼叫类别;
[0027]所述根据所述指定呼叫类别限制进行接入控制限制,包括:
[0028]允许接入所述第一呼叫类别,禁止接入所述第一呼叫类别之外的其他呼叫类别。
[0029]可选地,所述指定呼叫类别限制中包括一个或多个被禁止接入的第二呼叫类别;
[0030]所述根据所述指定呼叫类别限制进行接入控制限制,包括:
[0031]禁止接入所述第二呼叫类别,允许接入所述第二呼叫类别之外的其他呼叫类别。
[0032]可选地,所述指定呼叫类别限制中包括一个或多个被允许接入的第一呼叫类别、和一个或多个被禁止接入的第二呼叫类别;
[0033]所述根据所述指定呼叫类别限制进行接入控制限制,包括:
[0034]允许接入所述第一呼叫类别,禁止接入所述第二呼叫类别。
[0035]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指定呼叫类别限制进行接入控制限制,还包括:
[0036]对所述第一呼叫类别不需要进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判决而直接视为通过。
[0037]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指定呼叫类别限制进行接入控制限制,还包括:
[0038]对所述第二呼叫类别不需要进行RSRP判决而直接视为禁止。
[0039]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接入控制限制装置,所述装置用于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0040]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用于接入控制限制的指定呼叫类别限制;
[0041]限制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指定呼叫类别限制进行接入控制限制。
[0042]可选地,所述指定呼叫类别限制中包括被允许接入的第一呼叫类别和/或被禁止接入的第二呼叫类别。
[0043]可选地,所述第一呼叫类别和/或所述第二呼叫类别是基于以下至少一项进行确定的:
[0044]指定呼叫类别;
[0045]指定接入等级;
[0046]所有呼叫类别被禁止。
[0047]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0048]第一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按照设定规则确定用于接入控制限制的指定呼叫类别限制。
[0049]可选地,所述设定规则是通信协议规定的、或以固件形式写在所述终端中的。
[0050]可选地,所述设定规则是基站通过系统消息或专用信令通知所述终端的;所述第
一确定子模块包括:
[0051]第二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专用信令中包括所述设定规则时,则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专用信令中包括的所述设定规则确定用于接入控制限制的指定呼叫类别限制;
[0052]第三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专用信令中不包括所述设定规则时,则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系统消息中包括的所述设定规则确定用于接入控制限制的指定呼叫类别限制。
[0053]可选地,所述系统消息或专用信令中还包括使用所述设定规则的有效时间和/或有效地区;所述第一确定子模块包括:
[0054]第四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设定规则的有效时间和/或有效地区内,按照设定规则确定用于接入控制限制的指定呼叫类别限制。
[0055]可选地,所述专用信令包括用于通知所述终端挂起的消息。
[0056]可选地,所述指定呼叫类别限制中包括一个或多个被允许接入的第一呼叫类别;所述限制模块包括:
[0057]第一限制子模块,被配置为允许接入所述第一呼叫类别,禁止接入所述第一呼叫类别之外的其他呼叫类别。
[0058]可选地,所述指定呼叫类别限制中包括一个或多个被禁止接入的第二呼叫类别;所述限制模块包括:
[0059]第二限制子模块,被配置为禁止接入所述第二呼叫类别,允许接入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入控制限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用于NB

IoT或eMTC终端,设定规则是基站通过系统消息或专用信令通知所述终端的,所述方法包括:按照设定规则确定用于接入控制限制的指定呼叫类别限制,所述指定呼叫类别限制中包括被允许接入的第一呼叫类别和/或被禁止接入的第二呼叫类别,第一呼叫类别和/或所述第二呼叫类别是基于以下至少一项确定的:指定呼叫类别、指定接入等级、所有呼叫类别被禁止;根据所述指定呼叫类别限制进行接入控制限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消息或专用信令中还包括使用所述设定规则的有效地区,有效地区包括RAN的通知区域;其中,所述按照设定规则确定用于接入控制限制的指定呼叫类别限制包括:在所述设定规则的有效地区内,按照设定规则确定用于接入控制限制的指定呼叫类别限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信令包括用于通知所述终端挂起的消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呼叫类别限制中包括一个或多个被允许接入的第一呼叫类别;所述根据所述指定呼叫类别限制进行接入控制限制,包括:允许接入所述第一呼叫类别,禁止接入所述第一呼叫类别之外的其他呼叫类别。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呼叫类别限制中包括一个或多个被禁止接入的第二呼叫类别;所述根据所述指定呼叫类别限制进行接入控制限制,包括:禁止接入所述第二呼叫类别,允许接入所述第二呼叫类别之外的其他呼叫类别。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呼叫类别限制中包括一个或多个被允许接入的第一呼叫类别、和一个或多个被禁止接入的第二呼叫类别;所述根据所述指定呼叫类别限制进行接入控制限制,包括:允许接入所述第一呼叫类别,禁止接入所述第二呼叫类别。7.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指定呼叫类别限制进行接入控制限制,还包括:对所述第一呼叫类别不需要进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判决而直接视为通过。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指定呼叫类别限制进行接入控制限制,还包括:对所述第二呼叫类别不需要进行RSRP判决而直接视为禁止。9.一种接入控制限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用于NB

IoT或eMTC终端,设定规则是基站通过系统消息或专用信令通知所述终端的,所述装置包括: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按照设定规则确定用于接入控制限制的指定呼叫类别限制,所述指定呼叫类别限制中包括被允许接入的第一呼叫类别和/或被禁止接入的第二呼叫类别,第一呼叫类别和/或所述第二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艳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