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调节管道局部流速的工质收束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阀门
,具体涉及一种调节管道局部流速的工质收束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根据现阶段发展,坚持“以热定电”,在符合条件的大中型城市,适度建设大型热电机组,鼓励建设背压式热电机组;在中小型城市和热负荷集中的工业园区,优先建设背压式热电机组;鼓励发展热电冷多联供。
[0003]近年来,风电、光伏新能源装机规模不断增加,同时整体受电规模也大幅提升,电网调峰矛盾日益突出。为缓解出现的调差缺口矛盾,提升统调机组调峰能力,各地调度控制中心在总结深度调峰工作基础上,不断制定、完善深度调峰技术规范。部分地区已要求30万千瓦及以上统调公用燃煤发电机组调峰深度达到机组额定出力的40%,明确了各电厂应高度重视机组深度调峰能力建设,尽快落实机组改造计划和资金,加快推进机组调峰能力改造。个别地区已经将深度调峰的目标进一步下探到30%,未来甚至可能达到20%。受此影响,很多对工质流速具有一定要求的系统,都可能面临运行工况超出设计范围的情况,以高温蒸汽的减温系统为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节管道局部流速的工质收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上端盖(3)、入口段(4)、调节段壳体(17)和出口段壳体(18);所述调节段壳体(17)中设置有双流道套筒(16),双流道套筒(16)包括同轴线的内套筒(1601)和外套筒(1602),内套筒(1601)设置在外套筒(1602)中,所述内套筒(1601)的上端突出外套筒(1602),内套筒(1601)和外套筒(1602)之间有环形腔体(1603);所述双流道套筒(16)的上端设置有同轴线的内层束流板(14)和外层束流板(13),内层束流板(14)设置在外层束流板(13)内,内层束流板(14)和外层束流板(13)均为倒立的环状锥台形式;内层束流板(14)由若干个梯形内板(1401)组成,外层束流板(13)由若干个梯形外板(1301)组成;相邻梯形外板(1301)之间的缝隙和相邻梯形内板(1401)之间的缝隙交错设置;内层束流板(14)的下端和外层束流板(13)的下端连接,内层束流板(14)的下部套装在内套筒(1601)的上端;所述内层束流板(14)和外层束流板(13)的上端共同连接有内层限位环(9),所述内层限位环(9)外套装有外层导向环(8),外层导向环(8)的外侧壁上沿其周向均布有齿部(801),外层导向环(8)的下部通过连接杆和外层束流板(13)的上部连接;所述调节段壳体(17)插入有驱动螺杆(21),驱动螺杆(21)的轴线垂直于调节段壳体(17)的轴线,驱动螺杆(21)和齿部(801)啮合;所述内层束流板(14)的上方设置有工质入口(4),所述出口端壳体(18)设置有工质出口(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节管道局部流速的工质收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内板(1401)沿内层束流板(14)的周向相邻设置;所述梯形外板(1301)沿外层束流板(13)的周向相邻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节管道局部流速的工质收束装置,其特征在于,内层束流板(14)和外层束流板(13)的下部通过若干个弹簧(15)连接,所述弹簧(15)沿外层束流板(13)的周向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节管道局部流速的工质收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束流板(14)的上端沿其周向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天帅,余小兵,郭中旭,王伟,李昊,王东晔,刘永林,赵若昱,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