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俊生专利>正文

一种可聚合树脂的制备方法、以及油墨和涂料技术

技术编号:3171624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聚合树脂的其制备方法、以及油墨和涂料,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将顺丁烯二酸酐与第一原料混匀,得到第一溶液;S20、向第一溶液中加入引发剂、有机溶剂并混匀,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升温至80~120℃以发生聚合反应,反应完成后,得到预聚物溶液;S30、在80~120℃下,向预聚物溶液中加入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羟基硫杂蒽酮、光引发剂1173和光引发剂184,反应8~12h后,浓缩,得到可聚合树脂。通过添加成本较低的光引发剂,使可聚合树脂侧链含光引发基团,在紫外光照射下,可产生自由基,如此,在将可聚合树脂用于制备油墨时,无需再添加价格昂贵的光引发剂,使制得的水性光固化涂料及油墨的成本较低,易于推广。易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聚合树脂的制备方法、以及油墨和涂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涂料或油墨
,特别涉及一种可聚合树脂的制备方法、以及油墨和涂料。

技术介绍

[0002]各种传统的溶剂型涂料及油墨中由于含有较多有机溶剂,会严重污染环境,而水性光固化涂料及油墨中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很低,对环境友好,是涂料及油墨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0003]但是,水性光固化涂料及油墨中成膜树脂与光引发剂是单独组分,因此,用于水性体系的光引发剂需要水溶性好、且与成膜树脂的相容性好,而现成光引发剂能满足上述条件的非常少,且价格较高,导致水性光引发涂料及油墨目前很难普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可聚合树脂的制备方法、以及油墨和涂料,旨在解决现有水性光引发涂料及油墨的成本较高,导致其难以普及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可聚合树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0、将顺丁烯二酸酐与第一原料混合均匀,得到第一溶液;
[0007]S20、向所述第一溶液中加入引发剂、有机溶剂并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将所述混合溶液升温至80~120℃以发生聚合反应,反应完成后,得到预聚物溶液;
[0008]S30、在80~120℃下,向所述预聚物溶液中加入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羟基硫杂蒽酮、光引发剂1173和光引发剂184,反应8~12h后,浓缩,得到可聚合树脂;
[0009]其中,所述第一原料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中的至少一种。
[0010]可选地,步骤S10中,所述第一溶液中,所述顺丁烯二酸酐的质量分数为5~50%。
[0011]可选地,所述引发剂包括偶氮二异丁腈和过氧化二苯甲酰中的任意一种。
[0012]可选地,所述引发剂的添加量为所述第一溶液质量的0.3~1%。
[0013]可选地,所述有机溶剂与所述第一溶液的体积之比为1~2:1。
[0014]可选地,所述有机溶剂包括丙酮、丁酮、二甲苯和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中的任意一种。
[0015]可选地,步骤S30中,所述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羟基硫杂蒽酮、光引发剂1173、光引发剂184与所述聚合物溶液的质量之比为5~25:5~25:1~5:1~5:1~5:100。
[0016]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油墨,所述油墨包括如上所述的可聚合树脂的制备方法制得的可聚合树脂。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涂料,所述涂料包括如上所述的可聚合树脂的制备方法制得的
可聚合树脂。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原料的添加,使制得的可聚合树脂含有不饱和双键,同时通过来源易得、成本较低的光引发剂1173和光引发剂184的添加,使可聚合树脂含侧链光引发基团,在紫外光照射下,可产生自由基,如此,在将所述可聚合树脂用于制备水性光固化油墨及涂料时,无需再添加由于要求较高而价格昂贵的光引发剂,从而使最终制得的水性光固化涂料及油墨的成本较低,易于大规模推广;此外,通过顺丁烯二酸酐的添加,使制得的可聚合树脂含有大量亲水基团,大大提高了其水溶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0020]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此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目前,水性光固化涂料及油墨中成膜树脂与光引发剂是单独组分,因此,用于水性体系的光引发剂需要水溶性好、且与成膜树脂的相容性好,而现成光引发剂能满足上述条件的非常少,且价格较高,导致水性光引发涂料及油墨目前很难普及。
[0022]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可聚合树脂的制备方法,旨在降低现有水性光引发涂料及油墨的成本,使其能够大规模推广。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可聚合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3]步骤S10、将顺丁烯二酸酐与第一原料混合均匀,得到第一溶液;
[002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原料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中的至少一种。也即,所述第一原料可以为上述5种物质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混合。
[0025]其中,所述第一溶液中,所述顺丁烯二酸酐的质量分数为5~50%。也即,所述第一原料的质量分数为50~95%。本专利技术不限制所述第一原料的具体组分和配比,其根据最终所要制得的油墨的性能需求来调配,如:需要硬度高的油墨,则第一原料的添加量为所述第一溶液质量的80%(即顺丁烯二酸酐的添加量为20%),第一原料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和苯乙烯的混合物,其中,苯乙烯的添加量为所述第一溶液质量的35%。
[0026]步骤S20、向所述第一溶液中加入引发剂、有机溶剂并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将所述混合溶液升温至80~120℃以发生聚合反应,反应完成后,得到预聚物溶液;
[0027]所述引发剂包括偶氮二异丁腈和过氧化二苯甲酰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有机溶剂包
括丙酮、丁酮、二甲苯和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中的任意一种。如此,在80~120℃下,在自由基引发剂的作用下,顺丁烯二酸酐与第一原料发生聚合反应,其中,顺丁烯二酸酐提供水溶性的酸酐基团,第一原料提供高分子链,得到了含有酸酐基团的预聚物。
[0028]进一步地,所述引发剂的添加量为所述第一溶液质量的0.3~1%。所述有机溶剂与所述第一溶液的体积之比为1~2:1。
[0029]本专利技术不限制所述引发剂、有机溶剂与第一溶液混合的具体操作,只要混合均匀即可,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步骤S20包括:
[0030]向所述第一溶液中加入引发剂,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溶液,边搅拌边将所述第二溶液滴加至有机溶剂中,得到混合溶液。
[0031]步骤S30、在80~120℃下,向所述预聚物溶液中加入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羟基硫杂蒽酮、光引发剂1173和光引发剂184,反应8~12h后,浓缩,得到可聚合树脂。
[0032]其中,反应8~12h后,得到了含有较多有机溶剂的可聚合树脂溶液,因为水性光固化涂料及油墨中也需要少量的有机溶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聚合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将顺丁烯二酸酐与第一原料混合均匀,得到第一溶液;S20、向所述第一溶液中加入引发剂、有机溶剂并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将所述混合溶液升温至80~120℃以发生聚合反应,反应完成后,得到预聚物溶液;S30、在80~120℃下,向所述预聚物溶液中加入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羟基硫杂蒽酮、光引发剂1173和光引发剂184,反应8~12h后,浓缩,得到可聚合树脂;其中,所述第一原料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中的至少一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聚合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中,所述第一溶液中,所述顺丁烯二酸酐的质量分数为5~5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聚合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包括偶氮二异丁腈和过氧化二苯甲酰中的任意一种。4.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生
申请(专利权)人:王俊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