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农业照明的扫描式照明设备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71619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21
一种用于农业照明的扫描式照明设备及方法,其包括:培育区域,其具有场地属性并用于植物培养,照明单元,其用于对所述培育区域内的光照,行进单元,其用于带动所述照明单元在所述培育区域内进行移动,培育区域划分为微生物培育位和种植位,所述行进单元和/或照明单元根据微生物生长参数和/或种植物生长参数调整经过所述培育区域和/或种植位的移动参数和/或光照参数,使得所述行进单元带动所述照明单元先后经过所述微生物培育位和所述种植位时所述照明单元所照射的种植物所在的介质中微生物碳量总是随时间而逐渐增大的。生物碳量总是随时间而逐渐增大的。生物碳量总是随时间而逐渐增大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农业照明的扫描式照明设备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培育光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农业照明的扫描式照明设备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室内种植作为一种能够生产高附加值种植物的模式逐渐收到种植商、农企、个人种植户的重视,其具有不间断光照生产的优势,这也催生了室内植物工厂的光线照明的相关研究。
[0003]CN112715198A出一种室内植物生长照明控制系统,可以进行电能存储的储能装置、多个照明灯具、以及控制照明灯具的控制器和可以检测光照强度的光敏传感器,所述光敏传感器数量为多个,所述光敏传感器放置在检测环顶部,所述照明灯具选用可发出波长在400

500nm以及610

720nm的光线的LED灯具,所述照明灯具通过转换开关电性连接储能装置与外接开关,所述外接开关与转换开关之间设有电流传感器,所述照明灯具通过螺纹连接在灯架上,所述控制器内部设有亮度调节器,所述电流传感器器通过电性连接控制器;通过设置储能装置,并通过可智能切换的转换开关,在断电时,可自动切换到储能装置供电,保证植物的正常成长,并且通过设置遮光罩,可有效防止光污染。
[0004]然而,传统的现有技术虽然在光照、土壤等单个方面具有较多且较深的研究,但是对于光线与除植物之外的其它物种的影响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对于植物的种植,光照只是影响其生长状态的条件之一,种植商往往需要多方面地调整植物种植的条件来使得植物品质的成倍提升。因此如何利用光线对微生物的影响来进一步提升植物光合作用时的生长状态以使其获得更好的生长品质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0005]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专利技术人做出本专利技术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专利技术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专利技术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
技术介绍
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部分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农业照明的扫描式照明方法,其包括:种植场地,其划分为微生物培育位和种植位,种植场地均含有用于承载种植物根部或者保留无机养分的介质,微生物培育位,其用于微生物培养,种植位,其用于种植物培养,按照经过微生物培育位和/或种植位为条件分别调整扫描式光源的移动参数和/或光照参数,其中,调整是基于微生物生长参数和/或种植物生长参数实现的,基于调整提供使得先后经过微生物培育位和种植位时所照射的种植物所在的介质中微生物碳量总是随时间而逐渐增大的扫描式光源。
[0007]优选地,种植位环绕且接壤地设置在微生物培育位四周,扫描式光源移动时被配置为满足向微生物培育位提供第一时间的时长的光照后向种植位提供第二时间的时长的
光照。
[0008]优选地,以微生物培育位为起点螺旋式外旋环绕地穿过四周排列的种植位的方式设置扫描式光源移动路径,其中,在扫描式光源沿移动路径移动照射下,种植位的介质被高水平微生物碳量所覆盖的区域呈螺旋式外扩。
[0009]一种用于农业照明的扫描式照明方法的照明设备,包括照明单元和行进单元,行进单元用于带动照明单元在培育区域内进行移动以形成扫描式光源,种植场地划分为微生物培育位和种植位,行进单元和/或照明单元按照经过微生物培育位和/或种植位为条件分别调整扫描式光源的移动参数和/或光照参数,其中,调整是基于微生物生长参数和/或种植物生长参数实现的,行进单元带动照明单元基于调整先后经过微生物培育位和种植位,使得所照射的种植物所在的介质中微生物碳量总是随时间而逐渐增大。
[0010]优选地,种植位环绕且接壤地设置在微生物培育位四周,扫描式光源移动时被配置为满足向微生物培育位提供第一时间的时长的光照后向种植位提供第二时间的时长的光照。
[0011]优选地,还包括限定行进单元行进路线的轨道,其中,轨道配置为以微生物培育位为起点螺旋式外旋环绕地穿过四周排列的种植位。
[0012]优选地,还包括滚动连接至轨道的行进单元,行进单元上连接有能够面向种植位照射的照明单元。
[0013]优选地,照明单元包括光源和照明台,其中,光源至少被配置为能够跟随连接至行进单元的照明台在接受动作单元驱动作用下产生移动以形成扫描式光源。
[0014]优选地,动作单元传动地连接至行进单元,其中动作单元配置为至少能够带动行进单元沿轨道规定的路径进行移动。
[0015]优选地,判断扫描式光源所在的区域是通过传感信号实现的,其中,传感信号由设置在轨道上的对应微生物培育位和种植位的接壤区域位置上的传感器产生。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轨道螺旋式排布的两种类型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滚轮部分放大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动作单元的示意图;
[0020]图中:100、轨道;110、第一横梁;120、竖梁;130、第二横梁;131、侧挡;140、安装槽;141、安装螺丝;150、第一段落;160、第二段落;170、第一端;180、第二端;200、行进单元;210、滚轮;220、支架;221、横段;222、第一竖直段;223、斜行段;224、第二竖直段;230、伸缩组件;231、伸缩电机;300、照明单元;310、光源;320、照明台;400、动作单元;410、传动带;420、驱动电机;430、驱动轴;500、种植场地;510、微生物培育位;520、种植位。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在未进行其他特殊说明或者限定的情况下,说明书中提及的术语“安装”“相连”以及“连接”等词汇应该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的连接或者一体式的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或者电连接,也可以是机械
连接与电连接的结合;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转接部件进行间接连接,对于电子元器件部件,可以是利用导线的电路安装,也可以是利用集成等方式进行精简化电路板设计。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应用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2]一种用于农业照明的扫描式照明设备及方法,其用于满足一些在相对固定结构的场地内的间歇性或变化性的照明或提供光线的需求,优选地,其可以看做是一种可以移动的光线来源。相对固定结构的场地可以是某些房屋、厂棚、建筑物、大型场所的室内环境,也可以是某些由围栏、半墙、支撑架所搭建或围绕的半开放场地,或者,在一些特殊实施例中场地也可以是完全开放的场合,例如野外、田地、广场等地点。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用法是用于对种植或养殖场地的移动式照明,该类场地通常具有预先划分好的培育区域,例如田地中的地块划分、室内种植厂的培育架或培育室的划分,这些培育的植物或者动物有可能需要长时间的光照,尤其是大部分具有经济价值的培育植物,都需要进行光合作用才能够更快地育成并收获。突破由太阳东升西落所带来的近乎一天中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农业照明的扫描式照明方法,其包括:种植场地(500),其划分为微生物培育位(510)和种植位(520),所述种植场地(500)均含有用于承载种植物根部或者保留无机养分的介质,微生物培育位,其用于微生物培养,种植位,其用于种植物培养,其特征在于,按照经过所述微生物培育位(510)和/或种植位(520)为条件分别调整扫描式光源的移动参数和/或光照参数,其中,所述调整是基于微生物生长参数和/或种植物生长参数实现的,基于所述调整提供使得先后经过所述微生物培育位(510)和所述种植位(520)时所照射的种植物所在的介质中微生物碳量总是随时间而逐渐增大的所述扫描式光源。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照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位(520)环绕且接壤地设置在所述微生物培育位(510)四周,所述扫描式光源移动时被配置为满足向所述微生物培育位(510)提供第一时间的时长的光照后向所述种植位提供第二时间的时长的光照。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照明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所述微生物培育位(510)为起点螺旋式外旋环绕地穿过四周排列的所述种植位的方式设置所述扫描式光源移动路径,其中,在所述扫描式光源沿所述移动路径移动照射下,所述种植位(520)的所述介质被高水平微生物碳量所覆盖的区域呈螺旋式外扩。4.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用于农业照明的扫描式照明方法的照明设备,包括照明单元(300)和行进单元(200),所述行进单元(200)用于带动所述照明单元(300)在所述培育区域内进行移动以形成扫描式光源,所述种植场地(500)划分为微生物培育位(510)和种植位(520),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进单元(200)和/或照明单元(300)按照经过所述微生物培育位(510)和/或种植位(520)为条件分别调整扫描式光源的移动参数和/或光照参数,其中,所述调整是基于微生物生长参数和/或种植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其长王森李清明卞中华李宗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