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阻尼缓冲护舷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船舶停泊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柔性阻尼缓冲护舷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船舶停泊码头时,会产生巨大的撞击力,为此港口码头靠船前沿需要安装护舷产品以吸收撞击能量。
[0003]传统码头护舷结构是根据码头需要去安装适合型号的橡胶护舷,无法自适应动态水位,需要结合码头环境情况进行计算去定制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柔性阻尼缓冲护舷结构,其能够自适应动态水位,提高了该护舷结构的通用性,节约成本。
[0005]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0006]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阻尼缓冲护舷结构,其包括:
[0007]阻尼缓冲模块,所述阻尼缓冲模块用于设置于码头上;
[0008]桩模块,所述桩模块的一端与所述阻尼缓冲模块铰接,用于在受到船停泊的撞击力的情况下致动所述阻尼缓冲模块减震消能;以及
[0009]浮筒模块,所述浮筒模块可活动地套设于所述桩模块的外部,所述浮筒模块用于随水位沿所述桩模块上下浮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阻尼缓冲护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阻尼缓冲模块(100),所述阻尼缓冲模块(100)用于设置于码头(400)上;桩模块(200),所述桩模块(200)的一端与所述阻尼缓冲模块(100)铰接,用于在受到船停泊的撞击力的情况下致动所述阻尼缓冲模块(100)减震消能;以及浮筒模块(300),所述浮筒模块(300)可活动地套设于所述桩模块(200)的外部,所述浮筒模块(300)用于随水位沿所述桩模块(200)上下浮动,且在受到船停泊的撞击力的情况下相对于所述桩模块(200)转动,以消耗撞击能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阻尼缓冲护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筒模块(300)包括至少一个浮筒(310)和至少一个滚筒(320),相邻两个所述浮筒(310)之间设置有所述滚筒(320),所述浮筒(310)与所述滚筒(320)依次设置,且可活动地套设于所述桩模块(200)的外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阻尼缓冲护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320)的外径大于所述浮筒(310)的外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阻尼缓冲护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320)模块还包括滚动轴套(330),所述滚动轴套(330)设置于所述滚筒(320)的内侧壁,所述滚动轴套(330)套设在所述桩模块(200)的外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阻尼缓冲护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轴套(330)的外径小于所述浮筒(310)的外径。6.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春寿,苏汉柱,余依娜,符庆谋,刘敬晓,李斯霞,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秉正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