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类繁育催产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具体为一种鱼类繁育催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鱼类性腺的最后成熟和排卵受下丘脑、脑垂体和性腺轴分泌的激素控制,此外,环境因素对鱼类的生殖活动也有很大的影响,感觉器官把外界环境的刺激传送到脑,使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发脑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作用于性腺并促进性腺分泌性类固醇激素,以促使性腺发育成熟与排出精子和卵子,现有技术中的鱼类繁育催产,很多鱼类在性腺发育成熟的情况下,由于环境条件不适合,导致鱼类不能排出精子和卵子,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水不能循环流动,水温较低温度,光照时间较短,不能诱导亲鱼发情产卵,使亲鱼产卵周期变长,因此能够解决此类问题的一种鱼类繁育催产系统的实现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鱼类繁育催产系统,使水循环流动并保持适宜温度,增加光照时间,诱导亲鱼发情产卵,缩短亲鱼产卵周期,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鱼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类繁育催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温控机构(4)和水循环机构(6);底板(1):其上表面边缘处设有大棚骨架(2),大棚骨架(2)的内部前端、内部后端以及内部右端均设有透明PVC膜(5),大棚骨架(2)的左侧开口内部通过合页铰接有前后对称的大棚门(3),底板(1)的上表面后端设有对称分布的支撑柱(8),支撑柱(8)的上端均与上催产池(7)的底面固定连接,底板(1)的上表面前端设有下催产池(10),上催产池(7)的前端开口处通过导流槽(9)与下催产池(10)的后侧上端相连,下催产池(10)的左侧面设有温度传感器(15);温控机构(4):设置于大棚骨架(2)的上端;水循环机构(6):设置于上催产池(7)的前端;其中:底板(1)的上表面设有PLC控制器(16),PLC控制器(16)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温度传感器(15)的输出端电连接PLC控制器(16)的输入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类繁育催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机构(4)包括太阳能加热板(41)、圆柱(42)、第一电机(43)、主动轮(44)和从动轮(45),所述第一电机(43)设置于大棚骨架(2)的上表面左侧后端,第一电机(43)的输出轴左端设有主动轮(44),均匀分布的圆柱(42)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大棚骨架(2)的内部上端,圆柱(42)的外弧面均对称设有太阳能加热板(41),圆柱(42)的左端均延伸至大棚骨架(2)的外部左侧,圆柱(42)的左端均设有从动轮(45),主动轮(44)与后端第一个从动轮(45)通过皮带传动,相邻的从动轮(45)之间均通过皮带传动,第一电机(43)的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蔼敏,陈方灿,唐冲,黄逸飞,刘海涌,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番禺区农业农村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