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医用白菊的栽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1141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医用白菊的栽培装置,具体涉及菊花栽培装置领域,包括第一盆体,所述第一盆体右侧有第二盆体,所述第一盆体与第二盆体之间有合页,所述第一盆体通过合页与第二盆体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盆体与第二盆体外侧边缘共同套设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扣,所述固定带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扣,且所述第一卡扣与第二卡扣上均开设有圆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固定机构,通过两个支撑杆在相邻弹簧拉力的作用下,支撑杆会使得相邻固定块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同时弹簧向相对应的一侧拉动相邻的支撑杆,从而对栽培装置进行固定,提升了该装置的稳定性,防止在栽培过程中损伤菊花。防止在栽培过程中损伤菊花。防止在栽培过程中损伤菊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医用白菊的栽培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菊花栽培装置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医用白菊的栽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菊花,中药名,在植物分类学中是菊科、菊属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按栽培形式分为多头菊、独本菊、大立菊、悬崖菊、艺菊、案头菊等栽培类型;有按花瓣的外观形态分为园抱、退抱、反抱、乱抱、露心抱、飞午抱等栽培类型。不同类型里的菊花又命名各种各样的品种名称。
[0003]现有的栽培装置大多数是圆筒形状,不方便对菊花进行移植,一般是采用工具将菊花从栽培装置中刨出,操作局限性大,容易伤到菊花的根部位置,降低了菊花的成活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医用白菊的栽培装置,通过设置固定机构,提升了该装置的稳定性,防止在栽培过程中损伤菊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医用白菊的栽培装置,包括第一盆体,所述第一盆体右侧有第二盆体,所述第一盆体与第二盆体之间有合页,所述第一盆体通过合页与第二盆体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盆体与第二盆体外侧边缘共同套设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扣,所述固定带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扣,且所述第一卡扣与第二卡扣上均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内腔共同设有T形限位杆,所述第一盆体与第二盆体相远离的一侧均设有固定结构:
[0006]所述固定结构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铰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板底部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开设有若干个限位孔,所述支撑杆远离限位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
[0007]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盆体与第二盆体相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均与相邻的支撑杆铰接。
[0008]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凹槽底部均设有弹簧,位于左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第一盆体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相邻的支撑杆固定连接,位于右侧所述弹簧与第二盆体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相邻的支撑杆固定连接。
[0009]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盆体与第二盆体底部均开设有若干个漏水孔,若干个所述漏水孔从左至右依次呈线性排列。
[0010]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T形限位杆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T形限位杆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卡扣固定连接。
[0011]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盆体与第二盆体前侧共同共同固定连接有标识板,所述标识板为中空设置。
[0012]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3]1、通过设置固定机构,通过两个支撑杆在相邻弹簧拉力的作用下,支撑杆会使得相邻固定块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同时弹簧向相对应的一侧拉动相邻的支撑杆,从而对栽培装置进行固定,然后将限位杆插入合适的限位孔内腔再一次进行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提升了该装置的稳定性,防止在栽培过程中损伤菊花;
[0014]2、通过向上拉起T形限位杆,使得T形限位杆的底端从第一卡扣得圆孔内腔脱离,这个时候固定带将不在对该装置进行固定,然后将第一盆体和第二盆体向两侧进行翻转就能够将菊花完整的取出来进行移植,与现有技术相比,操作简单,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同时也能够保证菊花的存活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后视图。
[0018]图4为图1的A处放大图。
[0019]附图标记为:1、第一盆体;2、第二盆体;3、合页;4、固定带;5、第一卡扣;6、第二卡扣;7、T形限位杆;8、限位板;9、限位杆;10、支撑杆;11、限位孔;12、凹槽;13、弹簧;14、漏水孔;15、复位弹簧;16、标识板;17、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如附图1

4所示的一种用于医用白菊的栽培装置,包括第一盆体1,第一盆体1右侧有第二盆体2,第一盆体1与第二盆体2之间有合页3,第一盆体1通过合页3与第二盆体2活动连接,第一盆体1与第二盆体2外侧边缘共同套设有固定带4,固定带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扣5,固定带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扣6,且第一卡扣5与第二卡扣6上均开设有圆孔,圆孔内腔共同设有T形限位杆7,第一盆体1与第二盆体2相远离的一侧均设有固定结构:
[0022]固定结构包括限位板8,限位板8上铰接有限位杆9,限位板8底部有支撑杆10,支撑杆10上开设有若干个限位孔11,支撑杆10远离限位板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7,增强该装置的稳定性,提升工作的效率。
[0023]如附图2、3所示,第一盆体1与第二盆体2相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凹槽12,凹槽12均与相邻的支撑杆10铰接。
[0024]如附图2、3所示,凹槽12底部均设有弹簧13,位于左侧弹簧13的一端与第一盆体1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相邻的支撑杆10固定连接,位于右侧的弹簧13与第二盆体2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相邻的支撑杆10固定连接,增强了该装置的稳定性。
[0025]如附图2所示,第一盆体1与第二盆体2底部均开设有若干个漏水孔14,若干个漏水孔14从左至右依次呈线性排列。
[0026]如附图3所示,T形限位杆7套设有复位弹簧15,复位弹簧15一端与T形限位杆7固定
连接,复位弹簧15的另一端与第二卡扣固定连接,防止T形限位杆丢失,方便下次使用。
[0027]如附图1所示,第一盆体1与第二盆体2前侧共同共同固定连接有标识板16,标识板16为中空设置。
[0028]本技术工作原理:本技术在使用时,当需要对该装置进行移动时,通过向上移动两个支撑杆10,同时两个限位板8对相邻的支撑杆10进行限位,这时就可以进行移动该装置,便于进行移动,提升了该装置的实用性,当工作人员将该装置放置到指定的位置进行栽培的时候,两个支撑杆10在相邻弹簧13拉力的作用下,支撑杆10会使得相邻固定板17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同时弹簧13相相对应的一侧拉动相邻的支撑杆10,从而对栽培装置进行固定,提升该装置的稳定性,然后将限位杆9插入合适的限位孔11内腔再一次进行固定,工作人员当需要当需要对栽培装置中的菊花进行移植的时候,通过向上拉起T形限位杆7,使得T形限位杆7的底端从第一卡扣5得圆孔内腔脱离,这个时候固定带4将不在对该装置进行固定,然后将第一盆体1和第二盆体2相两侧进行翻转就能够将菊花完整的取出来进行移植,操作简单,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同时也能够保证菊花的存活率,同时菊花不易生长在水涝的环境下,所述底部开设有漏水孔14,提升菊花的存活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医用白菊的栽培装置,包括第一盆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盆体(1)右侧有第二盆体(2),所述第一盆体(1)与第二盆体(2)之间有合页(3),所述第一盆体(1)通过合页(3)与第二盆体(2)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盆体(1)与第二盆体(2)外侧边缘共同套设有固定带(4),所述固定带(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扣(5),所述固定带(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扣(6),且所述第一卡扣(5)与第二卡扣(6)上均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内腔共同设有T形限位杆(7),所述第一盆体(1)与第二盆体(2)相远离的一侧均设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限位板(8),所述限位板(8)上铰接有限位杆(9),所述限位板(8)底部有支撑杆(10),所述支撑杆(10)上开设有若干个限位孔(11),所述支撑杆(10)远离限位板(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医用白菊的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盆体(1)与第二盆体(2)相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凹槽(12),所述凹槽(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佳枫王亚辉张永辉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润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