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数据安全加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1110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计算机数据安全加密设备,包括加密机保护组件、基座固定机构、传动机构、风力输送机构和限位机构,所述加密机保护组件,包括填装冷却液的密集网管以及输送气流的风管,所述基座固定机构包括用于夹紧计算机电路元件的绝缘底座以及内置于所述绝缘底座内部的卡块、连接在所述绝缘底内的垫环、内置于所述绝缘底内的螺母和连接在所述卡块内端的弹簧,所述传动机构安装在所述基座固定机构外。通过设置用于包裹加密机的外壳,且在外壳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安装密集网管,并在密集网管内部填充冷却液,同时利用风管将外壳内腔与多个横管和机罩内腔连通,从而能够使得加密设备与其对接的计算机时刻保持温控调节的状态进行运行,进而极大的提高加密设备的高寿命使用。使用。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计算机数据安全加密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加密
,具体为一种计算机数据安全加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计算机加密常采用加密机或加密锁在计算机外部进行连接,一般都有几十或几百字节的非易失性存储空间可读写,其是为软件开发商提供的一种智能型的具有软件保护功能的设备,
[0003]随着现今互联网与科技软件的快速发展,各类公司商企在对应保护自主产品以及网络平台时均会需要在其主机系统上加装多重防护,用于防止黑客攻克以及病毒损坏商业资料,目前,各类商业活动离不开互联网络的支撑,在处理商业活动和事物时,很多系统投屏以及信息传输需要计算机系统进行转接,由于计算机系统群不能轻易断电,因此,处于封闭的计算机系统室内运作的加密设备急需以提高自身使用寿命前提下与计算机进行对接使用。
[0004]根据上述所示,如何提高加密设备在封闭状态下以更高使用寿命与计算机系统进行对接使用,即为本专利技术人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6]为此,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计算机数据安全加密设备,包括加密机保护组件、基座固定机构、传动机构、风力输送机构和限位机构,所述加密机保护组件,包括填装冷却液的密集网管以及输送气流的风管,所述基座固定机构包括用于夹紧计算机电路元件的绝缘底座以及内置于所述绝缘底座内部的卡块、连接在所述绝缘底座内的垫环、内置于所述绝缘底座内的螺母和连接在所述卡块内端的弹簧,所述传动机构安装在所述基座固定机构外,所述风力输送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绝缘底座内侧的横管以及安装在所述横管外部的水冷管件,所述限位机构安装在呈阵列状绝缘底座上。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操作人员需要将组合式计算机内的电路元件安装在绝缘底座的内侧,然后调节绝缘底座内的垫环,在旋转垫环后来推动卡块对电路元件进行夹紧,然后将所述伺服电机连通电源,利用伺服电机来依次带动联动带和履带,从而带动多个导杆以及扇叶进行同步旋转。
[0009]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加密机保护组件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绝缘底座外的支架、安装在所述支架顶部的外壳以及插接在所述外壳内腔中部的加密机。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在所述外壳的底部安装支架,利用支架将外壳连接在所述基座固定机构外,利用外壳与基座固定机构以及传动机构整体连接成整体,从而能够使得该装置对组合式计算机进行安全使用。
[0011]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风管整体呈Z字形,且所述风管远离外壳一端外部的两侧开设有多处弧形槽口。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将所述风管设置为Z字形,并将所述风管外端外侧开设多处弧形槽口,利用所述风管外端上的弧形槽口与多个横管适配插接,从而能够使得外壳内腔加密机产生的热能被快速排放。
[0013]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基座固定机构外的外架、安装在所述外架上的伺服电机以及可活动连接在所述外架内的传动杆。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在所述基座固定机构外安装外架,并在所述外架支架的中部套筒内安装伺服电机,利用所述伺服电机传动轴上齿轮与传动杆中部齿轮的啮合,以此实现传动杆带动导杆的整体旋转。
[0015]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传动杆两端轮盘内的履带以及位于所述履带外部的联动带。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在所述传动杆的两端分别安装两个轮盘,并在两个轮盘外侧的环形凹槽内连接联动带,利用联动带来传动多个导杆外端的轮盘,从而能够使得多个导杆和扇叶进行同步旋转。
[0017]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风力输送机构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横管外部两端的封堵件,且所述封堵件的两端开设有向内凹陷的弧形凹槽。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设置封堵件,并将所述封堵件安装在所述横管的两端,利用封堵件对风管外端弧形槽口进行封堵,从而能够使得风管内热气流可经横管上气孔的吸入而排放至机罩内。
[0019]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横管外部的两端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气孔,所述横管两端气孔的外侧分别对称分布有两个封堵件,且所述封堵件适配插接在风管外端的弧形槽口内。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在所述横管外部的两端分别开设均匀分布的两处气孔,并在所述横管两端气孔的外侧安装封堵件,同时利用封堵件两端的凹槽与风管外端弧形槽口的适配,从而能够确保流入风管内腔的热气流不会对电路元件产生热辐射。
[0021]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风力输送机构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基座固定机构外的外流组合,且所述外流组合的数量为五组。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在呈整列状的两组绝缘底座外部分别安装对称分布的外流组合,利用外流组合对计算机内电路元件两端的持续空气排放与人气刘的外放,从而能够使得计算机系统组件的稳定运行。
[0023]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外流组合还包括插接在所述横管两端滑块上的机罩、内置于所述机罩内腔中部的导杆以及安装在所述导杆外部的扇叶。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在所述机罩的内腔中部活动安装导杆,并将所述导杆的外端贯穿至机罩的外部,利用导杆外端的轮盘与所述联动带进行适配连接,从而能够保证了多个导杆进行同步旋转的目的。
[0025]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基座固定机构上的顶架和位于所述顶架正下方的底架、套接在所述顶架内部的螺纹压件以及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压件内的螺杆。
[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在两组呈整列状的绝缘底座机构外分别安装顶架和底架,利用螺杆对顶架和底架之间进行高度控制,以此,能够保证该装置对计算机系统内电路元件的紧密固定以及轻微调控。
[00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0028]1.本专利技术中,根据上述所示,由于现今计算机系统需要放置在较为封闭的室内进行使用,计算机系统一旦开启使用就不能轻易关闭,所以,计算机系统群会对室内释放大量的热能,为了确保与计算机连接的加密设备高寿命使用,因此,通过设置用于包裹加密机的外壳,且在外壳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安装密集网管,并在密集网管内部填充冷却液,同时利用风管将外壳内腔与多个横管和机罩内腔连通,从而能够使得加密设备与其对接的计算机时刻保持温控调节的状态进行运行,进而极大的提高加密设备的高寿命使用。
[0029]2.本专利技术中,根据上述所示,由于上述横管可活动安装在机罩内侧的滑槽内,且横管内腔与机罩的内部连通,同时横管的外部安装用填装冷却液的水冷管件,为了方便组合式计算机电路元件的安全使用,因此,通过将机罩连接在位于其内侧下方绝缘底座的外端,同时利用调节螺纹压件来带动顶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机数据安全加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密机保护组件(100),包括填装冷却液的密集网管(120)以及输送气流的风管(130);基座固定机构(200),包括用于夹紧计算机电路元件的绝缘底座(210)以及内置于所述绝缘底座(210)内部的卡块(220)、连接在所述绝缘底座(210)内的垫环(230)、内置于所述绝缘底座(210)内的螺母(240)和连接在所述卡块(220)内端的弹簧(250);传动机构(300),所述传动机构(300)安装在所述基座固定机构(200)外;风力输送机构(400),包括位于所述绝缘底座(210)内侧的横管(420)以及安装在所述横管(420)外部的水冷管件(440);限位机构(500),所述限位机构(500)安装在呈阵列状绝缘底座(210)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数据安全加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密机保护组件(100)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绝缘底座(210)外的支架(150)、安装在所述支架(150)顶部的外壳(110)以及插接在所述外壳(110)内腔中部的加密机(14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数据安全加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130)整体呈Z字形,且所述风管(130)远离外壳(110)一端外部的两侧开设有多处弧形槽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数据安全加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300)包括安装在所述基座固定机构(200)外的外架(310)、安装在所述外架(310)上的伺服电机(320)以及可活动连接在所述外架(310)内的传动杆(330)。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万乐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天聚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