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气动按摩系统模块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71043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13
一种新型气动按摩系统模块,包括安装座,在安装座内部形成有供气流行走的气道组;还包括有五个气嘴,其中四个气嘴分别与气袋连通,一个气嘴与气泵连通;所述气道组包括两条主气道,两条主气道的一端交汇后与连接气泵的气嘴连通,每条主气道的另一端均分成两条分气道,每条分气道均与一个连接气袋的气嘴连通,与同一条主气道连接的两条分气道中,其中一条分气道上设置有旁支气道,而在另一条分气道与对应的主气道之间则设置有连通二者的旁通气道,在每个旁支气道以及每个旁通气道上均设置有排气孔。该新型气动按摩系统模块结构简单、能耗低且故障率低、寿命长。寿命长。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气动按摩系统模块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型气动按摩系统模块。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按摩系统模块是通过气泵给四个气袋按顺序充放气的动作来实现给人体背部按摩的,通过按摩,以降低驾驶员的疲劳程度,驾驶更舒适。现有的按摩系统模块主要通过ECU控制单元控制气道上的电磁阀的开合,从而使气泵向对应的气袋充气或者放气,经过循环往复的按顺序向气袋充气,使气袋按顺序鼓起,作用于人体背部,进行有规律的按摩。然而,由ECU控制单元控制电磁阀开合的系统较为复杂,由于每个气道上均有两个电磁阀(一个进气阀,一个排气阀),需要通过ECU控制单元控制多个电磁阀的运行,其中,电磁阀容易疲劳损坏,造成按摩系统故障,而ECU电路控制总成长期运行,内部电子元器件会老化损坏,整个系统的故障率高,寿命短,维修复杂且维修成本高。另外,ECU控制系统的电能损耗高,不够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耗低且故障率低、寿命长的新型气动按摩系统模块。
[000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气动按摩系统模块,包括安装座,在安装座内部形成有供气流行走的气道组;还包括有五个气嘴,其中四个气嘴分别与气袋连通,一个气嘴与气泵连通;所述气道组包括两条主气道,两条主气道的一端交汇后与连接气泵的气嘴连通,每条主气道的另一端均分成两条分气道,每条分气道均与一个连接气袋的气嘴连通,与同一条主气道连接的两条分气道中,其中一条分气道上设置有旁支气道,而在另一条分气道与对应的主气道之间则设置有连通二者的旁通气道,在每个旁支气道以及每个旁通气道上均设置有排气孔。
[0005]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气动按摩系统模块,启动新型气动按摩系统模块,气泵开始充气,则由气泵输出的气体会随机进入到其中一条主气道中,并由该主气道进入设置有旁支气道的分气道中,随后进入对应的气袋内,在该气袋内的压力值大于进气气压后,该气袋内的气体就会排出,并由该气道上的旁支气道中的排气孔排出,同时由气袋排出的气体还在该主气道的交汇处形成气墙,避免气体进入对应气袋中,且推动由主气道而来的气流改道往具有旁通气道的分气道中流动,以对该分气道对应的气袋进行充气,当该气袋内的压力值大于进气气压后,该气袋内的气体就会排出,并由该气道上的旁通气道中的排气孔排出,同时由气袋排出的气体还在两条主气道的交汇处形成气墙,避免气体进入对应气袋中,且推动气流改道往另外一条主气道流动,以对与该主气道连通的具有旁支气道的分气道上的气袋进行充气,当该气袋内的压力值大于进气气压后,该气袋内的气体就会排出,并由该气道上的旁支气道中的排气孔排出,同时由气袋排出的气体还在该主气道的交汇处形成气墙,避免气体进入对应气袋中,且推动由主气道而来的气流改道往具有旁通气道的分
气道中流动,以对该分气道对应的气袋进行充气,随后当该气袋内的压力值大于进气气压后,该气袋内的气体就会排出,并由该气道上的旁通气道中的排气孔排出,同时由气袋排出的气体还在两条主气道的交汇处形成气墙,避免气体进入对应气袋中,且推动气流改道往另外一条主气道流动,以对与该主气道连通的具有旁支气道的分气道上的气袋进行充气;通过循环往复的改变气流的走向,使气袋鼓起以对人体背部进行按摩,通过四个气袋逐一进行充放气,从而实现对人体背部不同部位的按摩功能。由于采用气泵、气道组特殊结构的组合对气袋逐一进行充放气,替代了现有的ECU控制单元控制电磁阀开合以对气袋进行逐一充放气,结构更加简单,能耗更低,更环保,通过气流的压力值改变气流的运行方向,不会出现硬件故障的情况,故障率低且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透视图。
[0007]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启动时充气结构示意图。
[0008]图3至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充气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一种新型气动按摩系统模块,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安装座,在安装座内部形成有供气流行走的气道组;还包括有五个气嘴24,其中四个气嘴24分别与气袋连通,一个气嘴24与气泵18连通;所述气道组包括两条主气道,两条主气道的一端交汇后与连接气泵18的气嘴24连通,每条主气道的另一端均分成两条分气道,每条分气道均与一个连接气袋的气嘴24连通,与同一条主气道连接的两条分气道中,其中一条分气道上设置有旁支气道,而在另一条分气道与对应的主气道之间则设置有连通二者的旁通气道,在每个旁支气道以及每个旁通气道上均设置有排气孔。
[0010]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进行详细描述:对四个气袋编号,如图1所示,在四个气袋中的气压均小于进气气压时,启动新型气动按摩系统模块,则由气泵输出的气体会随机进入到与第一气袋1、第二气袋2连通的主气道5中,或者随机进入到与第三气袋3、第四气袋4连通的主气道6中,如若气体随机优先进入到与第一气袋1、第二气袋2连通的主气道5中时,并由该主气道5进入与第一气袋1连通的分气道7中,并对第一气袋1进行充气,在第一气袋1内的压力值大于进气气压后,第一气袋1内的气体就会排出,并从旁支气道8中的第一排气孔9排出,同时由第一气袋1排出的气体还在该主气道5的交汇处形成气墙,避免气体进入第一气袋1中,且推动由主气道5而来的气流改道往与第二气袋2连通的分气道10中流动,以对第二气袋2进行充气,当第二气袋2内的压力值大于进气气压后,第二气袋2内的气体就会排出,并从旁通气道11中的第二排气孔12排出,同时由第二气袋2排出的气体还在两条主气道的交汇处形成气墙,避免气体进入与第一气袋1、第二气袋2连通的主气道5中,避免对第二气袋2或第一气袋1充气,且推动气流改道往另外一条主气道6流动,以对与该主气道6连通的第三气袋3进行充气,当第三气袋3内的压力值大于进气气压后,第三气袋3内的气体就会排出,并由旁支气道13中的第三排气孔14排出,同时由第三气袋3排出的气体还在该主气道6的交汇处形成气墙,避免气体进入第三气袋3中,且推动由主气道6而来的气流改道往与第四气袋4连通的分气道15中流动,以对第四气袋4进行充气,随后当第四
气袋4内的压力值大于进气气压后,第四气袋4内的气体就会排出,并由旁通气道16中的第四排气孔17排出,同时由第四气袋4排出的气体还在两条主气道的交汇处形成气墙,避免气体进入与第三气袋3、第四气袋4连通的主气道6中,避免对第三气袋3或第四气袋4充气,且推动气流改道往另外一条主气道5流动,以再次对第一气袋1进行充气,循环往复,实现四个气袋的依次鼓起和放气,从而实现对人体背部不同部位的按摩。需注意的是,在新型气动按摩系统模块停止后又再次启动时,如若某一个气袋中的气压大于进气气压,则此时气流不是随机进入与第一气袋1、第二气袋2连通的主气道5中或者与第三气袋3、第四气袋4连通的主气道6中,而是按照前述的充气顺序继续进行充放气。根据流体动力学,在气泵18输出气体时,会有少部分低压气流流入旁通气道中,在给第一气袋1或者第三气袋3进行充气时,因充气气流速度快,因而这部分低压气流可在主气道的分叉处轻易改变气流方向,使气流直接进入第一气袋1或者第三气袋3,而不会进入第二气袋2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气动按摩系统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在安装座内部形成有供气流行走的气道组;还包括有五个气嘴,其中四个气嘴分别与气袋连通,一个气嘴与气泵连通;所述气道组包括两条主气道,两条主气道的一端交汇后与连接气泵的气嘴连通,每条主气道的另一端均分成两条分气道,每条分气道均与一个连接气袋的气嘴连通,与同一条主气道连接的两条分气道中,其中一条分气道上设置有旁支气道,而在另一条分气道与对应的主气道之间则设置有连通二者的旁通气道,在每个旁支气道以及每个旁通气道上均设置有排气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气动按摩系统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气道呈Z形或S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气动按摩系统模块,其特征在于:旁通气道的最低点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梁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泓智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