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跟随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1009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自动跟随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相机、控制单元和第一驱动组件;其中,检测相机用于检测待测产品的外形,所述待测产品与所述检测相机配置为可相对的平行移动;控制单元用于在移动过程中实时地获取偏差距离信息,并计算得到补偿脉冲;第一驱动组件用于根据所述补偿脉冲,对应所述偏差距离信息实时地调整所述检测相机与所述待测产品之间的距离。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跟随检测装置,能够应对产品表面存在弯折或其他不规则形状的特殊工况,并能够大幅减小驱动过程的耗时,足以实现全局动态扫描。描。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跟随检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跟随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外形及缺陷检测技术的发展,如何满足对产品表面执行高精度检测的需求,特别是对于显示面板进行全局扫描、以获得显示面板中柔性电路板和玻璃之间的导电粒子数量和凹凸感强度的检测需求,日益成为本领域关注的重点。
[0003]由于导电粒子的尺寸很小(通常为微米级),导致实施上述检测过程时,对检测相机的分辨率以及聚焦点精度要求很高,尤其在对外形存在弯折的柔性显示面板等产品进行检测的工况。
[0004]现有技术中考虑到成本问题,通常采用人工检测或定点拍照检测的方式进行检测,但是前者耗费人力物力,无法应对大批量生产检测,后者效率低下,且存在成像不清晰、误差较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跟随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对精度要求较高的产品进行动态检测时,无法大批量检测、效率低下、成像不清晰和误差较大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之一,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自动跟随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相机,用于检测待测产品的外形,所述待测产品与所述检测相机配置为可相对的平行移动;控制单元,用于在移动过程中实时地获取偏差距离信息,并计算得到补偿脉冲;其中所述偏差距离信息为,所述检测相机与所述待测产品之间的实际距离信息与预设的标准距离信息之差;第一驱动组件,用于根据所述补偿脉冲,对应所述偏差距离信息实时地调整所述检测相机与所述待测产品之间的距离。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自动跟随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组件,用于接收驱动指令,驱动所述检测相机在与所述待测产品平行的平面内移动。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当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第一反馈信号时,向所述检测相机输出拍摄控制指令。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当接收到来自所述检测相机的拍摄反馈信号时,向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输出所述驱动指令。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自动跟随检测装置还包括:距离传感器,用于接收探测控制指令并对应发出探测信号,接收并转发所述探测信号对应的返回信号至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返回信号和预设的探测比例系数,计算所述偏差距离信息;其中,所述偏差距离信息为所述返回信号与所述探测比例系数的商。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当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第二反馈信号时,向所述距离传感器输出所述探测控制指令。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单元包括PLC控制器、高速计数模块和模拟量处理模块,所述PLC控制器包括脉冲输出端口,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编码器和第一控制端口,所述第一控制端口连接所述脉冲输出端口,所述第一编码器连接所述高速计数模块,所述距离传感器的返回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模拟量处理模块。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编码器和第二控制端口,所述PLC控制器包括控制输出端口,所述第二控制端口连接所述控制输出端口,所述第二编码器连接所述高速计数模块;所述距离传感器为激光位移传感器。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补偿脉冲为脉冲比例系数与所述偏差距离信息的积;所述脉冲比例系数为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旋转一周所需输入脉冲数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导程的商。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自动跟随检测装置还包括:触摸屏,用于接收触摸操作,设定所述标准距离信息,以及显示所述检测相机的位置情况。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跟随检测装置,通过实时调整检测相机和待测产品之间的间距,能够应对产品表面存在弯折或其他不规则形状的特殊工况,避免为了提升检测精度,将检测相机配置为自身动态变焦所导致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的增加,也能够直接替换应用于现有技术提供的检测系统中;同时通过输出补偿脉冲实现检测相机和待测产品相对位置的调整,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由控制单元直接输出距离信息,经过编码器将距离信息换算为编码后再驱动检测相机运动的实施方式而言,能够大幅减小驱动过程的耗时,足以实现全局动态扫描。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自动跟随检测装置的结构原理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自动跟随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自动跟随检测装置的动作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0021]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2]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自动跟随检测系统,用于对待测产品的外部结构特征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数据提取该待测产品的性质、优劣或是否符合预设的出厂要求。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待测产品可以为显示模组,具体而言可以为液晶显示屏(或称液晶显示面板)或OLED(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有机电激光显示、有机发光半导体)屏等,所述性质可以为导电粒子数量和凹凸感强度或产品表面缺陷等。
[0023]进一步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自动跟随检测系统可以包括上位机以及与上位机通信或电性连接的自动跟随检测装置。其中,自动跟随检测装置配置为根据待测产品的外形特征,自动地调整自身位姿,以更准确地采集该待测产品的相关参数;上位机配置为接收该参数、执行分析并输出分析结论。具体地,所述“自身位姿”可以是工作头、机械臂的形态,也可以是探测器件与所述产品的相对位置关系或相对运动关系。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探测器件可以是检测相机或距离传感器。
[0024]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自动跟随检测装置,包括相互通信或电性连接的检测相机1、控制单元2和第一驱动组件3。其中,检测相机1用于检测待测产品100的外形,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待测产品100与检测相机1配置为可相对的平行移动;控制单元2用于在移动过程中实时地获取偏差距离信息,并计算得到补偿脉冲;其中,所述偏差距离信息为,所述检测相机1与所述待测产品100之间的实际距离信息与预设的标准距离信息之差;第一驱动组件3用于根据该补偿脉冲,对应该偏差距离信息实时地调整检测相机1与待测产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跟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相机,用于检测待测产品的外形,所述待测产品与所述检测相机配置为可相对的平行移动;控制单元,用于在移动过程中实时地获取偏差距离信息,并计算得到补偿脉冲;其中所述偏差距离信息为,所述检测相机与所述待测产品之间的实际距离信息与预设的标准距离信息之差;第一驱动组件,用于根据所述补偿脉冲,对应所述偏差距离信息实时地调整所述检测相机与所述待测产品之间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跟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跟随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组件,用于接收驱动指令,驱动所述检测相机在与所述待测产品平行的平面内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跟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当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第一反馈信号时,向所述检测相机输出拍摄控制指令。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跟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当接收到来自所述检测相机的拍摄反馈信号时,向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输出所述驱动指令。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跟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跟随检测装置还包括:距离传感器,用于接收探测控制指令并对应发出探测信号,接收并转发所述探测信号对应的返回信号至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返回信号和预设的探测比例系数,计算所述偏差距离信息;其中,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岸豪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