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频电脉冲辅助表面微锻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表面微锻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高频电脉冲辅助表面微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表面微锻是由执行机构驱动硬质合金金属球高频冲击工件表面,这种高频冲击能使工件表面发生塑性变形,达到诱导残余压应力,增加表层硬度,降低表面粗糙度等目的。但是,当表面强化层的塑性变形程度达到一定的极限时,不仅很难进一步提高性能,继续加工更会导致起皱、开裂等表面缺陷的产生。此外,由于材料的表面发生显著硬化,会限制塑性变形范围的进一步加深。现有电脉冲辅助表面改性技术通过在工件两端引入电脉冲,但改性需要较大的能量才能引入比较高的电流密度,且工具和工件之间应保持紧密接触,否则会产生电火花,对工件表面产生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高频电脉冲辅助表面微锻装置,将电脉冲辅助加工用于微锻过程。在微锻过程中,在微锻冲击头和工件之间施加电脉冲,用较小的冲击力即可实现加工区域较大的电流密度;通过低电压控制电路控制高电压工作电路通断,与表面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频电脉冲辅助表面微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脉冲发生装置和电磁微锻装置,其中:脉冲发生装置向电磁微锻装置的微锻冲头和工件之间提供高能电流,利用电致塑性效应提高微锻工艺效果;所述的脉冲发生装置包括:低电压控制电路和与之相连的高电压工作电路,其中:高电压工作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待处理工件和电磁微锻装置的微锻冲头相连,低电压控制电路控制高电压工作电路通断并与电磁微锻装置协同作用,实现在微锻头和工件接触时间段内释放高能脉冲电流;所述的电磁微锻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其内的磁场发生装置和动子,其中:动子通过直线轴承滑动设置于壳体内,磁场发生装置对动子产生安培力以实现其往复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电脉冲辅助表面微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低电压控制电路包括:二极管、光耦隔离模块、电阻、隔离电源、微控制单元及晶体管驱动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电脉冲辅助表面微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高电压工作电路包括:驱动电源、二极管、电阻、高频电容和两个晶体管模块,其中:两个晶体管模块分别作为充电电路和放电电路开关实现高频电容充放电,该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控制部分的两个晶体管驱动模块的输出端相连,输出端分别与电磁微锻装置的微锻冲头和工件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频电脉冲辅助表面微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晶体管模块采用IGBT管、MOSFET管或可控硅模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电脉冲辅助表面微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动子包括:动子线圈、冲杆、冲头;所述的磁场发生装置包括:磁轭以及设置于其内的永磁体,当动子线圈的两端与交流电源相连时,动子受到交变的安培力安培力作用,往复冲击工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电脉冲辅助表面微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工件,其表面加工区域局部施加高频脉冲电流,利用较小的能量实现加工区域较大的电流密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彬,刘启,陈苏琳,金思雨,朱云,明伟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