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县区级配电网发展趋势分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70953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县区级配电网发展趋势分析方法,包括科包括配电网规划工作、配电网供电统计系统、配电网建设管理、电网发展趋势分析系统;其中配电网规划工作包含了基础信息收集整理、现状分析、规划的主要技术原则、负荷预测、变电站位置及容量确定、网架规划。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县区级配电网发展趋势分析方法,提高县域配电网前期规划、建设的科学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更好的对县区级配电网的发展预估和建设作出更为准确、有利的参照依据。有利的参照依据。有利的参照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县区级配电网发展趋势分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配电网
,具体为一种县区级配电网发展趋势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县城区是一个县经济文化中心,县城区电网也是县电网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县城区电网供电负荷约占县供电公司供电量的30%~50%左右,目前农网改造已进入到县城区电网改造阶段,县城区电网改造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县级电力公司经济效益。随着工业生产技术发展,城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供电可靠性、电压合格率提出了新要求。供电可靠性是电力部门首先应解决的问题。提高供电可靠性就是提高网络在事故与故障时重构网络的能力,所以在设计一个经济、实用、安全、可靠配电网时,选择一个优化的供电方案尤其重要。本技术方案中提出了一种县区级配电网发展趋势分析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县区级配电网发展趋势分析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方案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县区级配电网发展趋势分析方法,包括配电网规划工作、配电网供电统计系统、配电网建设管理、电网发展趋势分析系统;
[0005]其中配电网规划工作包含了基础信息收集整理、现状分析、规划的主要技术原则、负荷预测、变电站位置及容量确定、网架规划;
[0006]配电网供电统计系统包含了建立县区域电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综合评价方法、根据评价方法结合实际数据汇总计算综合统计数据;
[0007]基础信息收集整理是分析方法的最为基础工作,基础信息收集整理用于收集地方概况信息,信息收集时主要注重全面性和准确性;
[0008]配电网建设管理提高电力的供给效率及供给水平、满足电力企业供给侧管理需求、实现电力系统标准化;
[0009]配电网发展趋势分析系统为要对全过程进行深入、细致的回顾与梳理,从配电网实施、运营、效益、目标实现程度、项目可持续性等方面进行客观、公正的分析,以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管控;
[0010]通过配电网发展趋势分析系统的结果和信息在指导规划编制和拟建项目策划、调整发展计划方面的应用,为配电网项目精准立項和排序提供数据支撑,并对配电网项目排序,控制配电网发展过程中的风险点,提高未来投资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精准性,提升投资成效。通过配电网项目闭环管理,提高县域配电网前期规划、建设的科学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提升配电网项目投资决策精准性。
[0011]进一步,基础信息收集整理中包含了对地域面积、人口、GDP参数的统计、地方总体规划、产业发展方向、电网系统的装机容量、负荷、电量、设备、基础数据和电力运营成本。
[0012]进一步,基础信息收集整理应保证数据准确有效,为保证数据准确有效,在做电网规划时认真核实电网基础数据,整理台账,注重同一指标不同年度、同一年度不同指标间衔接性、关联性和逻辑性,明确指标统计口径,以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记录数据、电量采集系统数据、财务决算数据和统计数据为依据,加强数据间的紧密衔接和逻辑分析。在定稿过程中严格审核,通过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循环校核,确保数据统计口径统一、算法规范、数据准确、结果有效。
[0013]进一步,配电网建设管理包含了减少线路故障、缩小停电范围、提供稳定的电力运行环境。
[0014]进一步,配电网建设管理其中具体为
[0015]S1、供电半径较长路线根据负载情况及杆塔位置,在主线路及负荷较大的分支线路加装分段开关,以缩小故障或检修期间的停电范围;
[0016]S2、不同变电站母线的出线线路参照线路负载率在线路后段加装联络开关;
[0017]S3、对于负载率较高的线路无法通过现有线路进行负荷转换时,应新建线路切割原有线路负荷同时对原有线路进行优化改造。
[0018]进一步,配电网发展趋势分析系统主要成效体现在投资、管理、社会成效三个方面。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县区级配电网发展趋势分析方法,通过对区县级内供电需求和供电线路模拟进而在指导规划编制和拟建项目策划、调整发展计划方面的应用,为配电网项目精准立項和排序提供数据支撑,并对配电网项目排序,控制配电网发展过程中的风险点,提高未来投资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精准性,提升投资成效。通过配电网项目闭环管理,提高县域配电网前期规划、建设的科学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更好的对县区级配电网的发展预估和建设作出更为准确、有利的参照依据。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系统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配电网规划工作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
[0024]请参阅图1

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县区级配电网发展趋势分析方法,包括配电网规划工作、配电网供电统计系统、配电网建设管理、电网发展趋势分析系统;
[0025]其中配电网规划工作包含了基础信息收集整理、现状分析、规划的主要技术原则、负荷预测、变电站位置及容量确定、网架规划;
[0026]配电网供电统计系统包含了建立县区域电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综合评价方法、根据评价方法结合实际数据汇总计算综合统计数据;
[0027]基础信息收集整理是分析方法的最为基础工作,基础信息收集整理用于收集地方概况信息,信息收集时主要注重全面性和准确性;
[0028]配电网建设管理提高电力的供给效率及供给水平、满足电力企业供给侧管理需求、实现电力系统标准化;
[0029]配电网发展趋势分析系统为要对全过程进行深入、细致的回顾与梳理,从配电网实施、运营、效益、目标实现程度、项目可持续性等方面进行客观、公正的分析,以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管控;
[0030]通过配电网发展趋势分析系统的结果和信息在指导规划编制和拟建项目策划、调整发展计划方面的应用,为配电网项目精准立項和排序提供数据支撑,并对配电网项目排序,控制配电网发展过程中的风险点,提高未来投资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精准性,提升投资成效。通过配电网项目闭环管理,提高县域配电网前期规划、建设的科学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提升配电网项目投资决策精准性。
[0031]本实施例中,基础信息收集整理中包含了对地域面积、人口、GDP参数的统计、地方总体规划、产业发展方向、电网系统的装机容量、负荷、电量、设备、基础数据和电力运营成本,基础信息收集整理应保证数据准确有效,为保证数据准确有效,在做电网规划时认真核实电网基础数据,整理台账,注重同一指标不同年度、同一年度不同指标间衔接性、关联性和逻辑性,明确指标统计口径,以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记录数据、电量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县区级配电网发展趋势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电网规划工作、配电网供电统计系统、配电网建设管理、电网发展趋势分析系统;其中配电网规划工作包含了基础信息收集整理、现状分析、规划的主要技术原则、负荷预测、变电站位置及容量确定、网架规划;配电网供电统计系统包含了建立县区域电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综合评价方法、根据评价方法结合实际数据汇总计算综合统计数据;基础信息收集整理是分析方法的最为基础工作,基础信息收集整理用于收集地方概况信息,信息收集时主要注重全面性和准确性;配电网建设管理提高电力的供给效率及供给水平、满足电力企业供给侧管理需求、实现电力系统标准化;配电网发展趋势分析系统为要对全过程进行深入、细致的回顾与梳理,从配电网实施、运营、效益、目标实现程度、项目可持续性等方面进行客观、公正的分析,以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管控;通过配电网发展趋势分析系统的结果和信息在指导规划编制和拟建项目策划、调整发展计划方面的应用,为配电网项目精准立項和排序提供数据支撑,并对配电网项目排序,控制配电网发展过程中的风险点,提高未来投资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精准性,提升投资成效。通过配电网项目闭环管理,提高县域配电网前期规划、建设的科学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提升配电网项目投资决策精准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县区级配电网发展趋势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础信息收集整理中包含了对地域面积、人口、GDP参数的统计、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斌韩一鸣杨文华田星葛鹏江宫建锋靳盘龙郭宁张坤胡帅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