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高效收集再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70925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雨水高效收集再利用系统,属于节水灌溉技术领域。该雨水高效收集再利用系统包括基础组件和清污组件。所述基础组件包括大棚架、薄膜、过滤池、蓄水池、上盖、水泵、导水软管、排水管、液位传感器、气缸、Z型板和螺纹杆,使用时,电机输出轴的转动带动收卷辊转动,收卷辊的转动实现对钢丝绳进行收卷,即实现把底板升起到过滤池的上沿,使用者即可利用工具把底板上的杂质泥沙快速刮干净了,待清理完成后,控制电机的输出轴反转,使底板再次插回到过滤池内,再把上盖通过螺纹杆固定在过滤池上,该雨水高效收集再利用系统不需要使用者下到过滤池内即可实现对杂质泥沙进行清理,降低了使用者的劳动量。降低了使用者的劳动量。降低了使用者的劳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雨水高效收集再利用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节水灌溉
,具体涉及一种雨水高效收集再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农业雨水收集系统一般包括引流渠、沉淀过滤池和蓄水池,引流渠将多余的雨水由农田引入沉淀过滤池内进行沉淀过滤,沉淀后的雨水再导入蓄水池中储存,用于灌溉农田。由于中国西北地区的地质环境因素,引流渠收集的雨水中泥沙含量较大,因此沉淀过滤池中极易堆积泥沙,为保证沉淀过滤池的正常使用,需要经常对沉淀过滤池进行泥沙的清理,而现有的清理方式主要依靠人工进行,清理过程费时费力且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雨水高效收集再利用系统,旨在改善现有过滤池泥沙清理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的问题。
[0004]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雨水高效收集再利用系统,包括基础组件和清污组件。
[0006]所述基础组件包括大棚架、薄膜、过滤池、蓄水池、上盖、水泵、导水软管、排水管、液位传感器、气缸、Z型板和螺纹杆,所述薄膜铺设在所述大棚架上,所述大棚架之间开设有集水槽,所述大棚架外开设有引水槽,所述集水槽的一端贯穿所述引水槽,所述薄膜同样铺设在所述集水槽上,所述引水槽的一端贯穿所述过滤池,所述蓄水池设置在所述过滤池外,所述上盖通过所述螺纹杆固定在所述过滤池上,所述水泵和所述气缸均固定在所述上盖的上表面上,所述导水软管的一端和所述排水管的一端均设置在所述水泵上,所述导水软管贯穿所述上盖,所述Z型板固定在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端部,所述导水软管固定在所述Z型板内,所述液位传感器固定在所述过滤池的外壁上,所述水泵和所述气缸均与所述液位传感器电性连接在一起。
[0007]所述清污组件包括立柱、底板、吊耳、横板、电机、收卷辊、竖板、连接耳板和钢丝绳,所述立柱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上盖的内壁中,所述立柱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上,所述吊耳固定在所述上盖的上表面上,所述竖板固定在所述横板的下表面上,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竖板的外壁上,所述收卷辊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收卷辊的另一端转动设置在另一个所述竖板的外壁上,所述连接耳板固定在所述横板的上表面上,所述钢丝绳固定在所述收卷辊和所述吊耳之间。
[0008]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水泵包括泵体和第一防护外壳,所述泵体和所述第一防护外壳均固定在所述上盖的上表面上,所述泵体设置在所述第一防护外壳内。
[0009]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螺纹杆包括螺纹杆本体和第一手持部,所述第一手持部固定在所述螺纹杆本体的端部。
[0010]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清污组件还包括转动件,所述转动件固定在另一个所述竖板的外壁上,所述收卷辊的辊轴固定在所述转动件内。
[0011]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耳板包括连接耳板本体,所述连接耳板本体上开设有安装孔。
[0012]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清污组件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固定在所述收卷辊的外壁上。
[0013]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基础组件还包括第二手持部,所述第二手持部固定在所述上盖的外壁上。
[0014]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电机包括电机本体和第二防护外壳,所述电机本体和所述第二防护外壳均固定在所述竖板的外壁上,所述电机本体设置在所述第二防护外壳内。
[0015]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基础组件还包括预埋螺母,所述预埋螺母固定在所述过滤池上,所述螺纹杆同样螺纹在所述预埋螺母内。
[0016]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过滤池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引水槽和所述通孔相对应设置。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雨水高效收集再利用系统,使用时,相邻的大棚架之间的集水槽把雨水收集起来,雨水通过集水槽流入到引水槽内,最后再通过引水槽流入到过滤池内,雨水中的杂质泥沙沉淀到底板上,雨停静置一段时间后,液位传感器感应雨水在过滤池内的深度,气缸活塞杆的伸缩带动导水软管的下端上下移动,水泵把雨水通过过滤池抽出,再通过排水管注入到蓄水池内,当需要对过滤池内的杂质泥沙进行清理时,旋转螺纹杆,使螺纹杆的末端离开过滤池,电机输出轴的转动带动收卷辊转动,收卷辊的转动实现对钢丝绳进行收卷,即实现把底板升起到过滤池的上沿,使用者即可利用工具把底板上的杂质泥沙快速刮干净了,待清理完成后,控制电机的输出轴反转,使底板再次插回到过滤池内,再把上盖通过螺纹杆固定在过滤池上,该雨水高效收集再利用系统不需要使用者下到过滤池内即可实现对杂质泥沙进行清理,降低了人工劳动量,大幅提升了清理效率。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雨水高效收集再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雨水高效收集再利用系统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基础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清污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00

基础组件;110

大棚架;120

薄膜;130

集水槽;140

引水槽;150

过滤池;160

蓄水池;170

上盖;180

水泵;181

泵体;182

第一防护外壳;190

导水软管;191

排水管;192

液位传感器;193

气缸;194

Z型板;195

螺纹杆;1951

螺纹杆本体;1952

第一手持部;196

第二手持部;197

预埋螺母;200

清污组件;210

立柱;220

底板;230

吊耳;240

横板;250

电机;251

电机本体;252

第二防护外壳;260

收卷辊;270

竖板;280

转动件;290

连接耳板;2901

连接耳板本体;2902

安装孔;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水高效收集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组件(100),所述基础组件(100)包括大棚架(110)、薄膜(120)、过滤池(150)、蓄水池(160)、上盖(170)、水泵(180)、导水软管(190)、排水管(191)、液位传感器(192)、气缸(193)、Z型板(194)和螺纹杆(195),所述薄膜(120)铺设在所述大棚架(110)上,所述大棚架(110)之间开设有集水槽(130),所述大棚架(110)外开设有引水槽(140),所述集水槽(130)的一端贯穿所述引水槽(140),所述薄膜(120)同样铺设在所述集水槽(130)上,所述引水槽(140)的一端贯穿所述过滤池(150),所述蓄水池(160)设置在所述过滤池(150)外,所述上盖(170)通过所述螺纹杆(195)固定在所述过滤池(150)上,所述水泵(180)和所述气缸(193)均固定在所述上盖(170)的上表面上,所述导水软管(190)的一端和所述排水管(191)的一端均设置在所述水泵(180)上,所述导水软管(190)贯穿所述上盖(170),所述Z型板(194)固定在所述气缸(193)的活塞杆端部,所述导水软管(190)固定在所述Z型板(194)内,所述液位传感器(192)固定在所述过滤池(150)的外壁上,所述水泵(180)和所述气缸(193)均与所述液位传感器(192)电性连接在一起;清污组件(200),所述清污组件(200)包括立柱(210)、底板(220)、吊耳(230)、横板(240)、电机(250)、收卷辊(260)、竖板(270)、连接耳板(290)和钢丝绳(292),所述立柱(210)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上盖(170)的内壁中,所述立柱(210)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底板(220)的上表面上,所述吊耳(230)固定在所述上盖(170)的上表面上,所述竖板(270)固定在所述横板(240)的下表面上,所述电机(250)固定在所述竖板(270)的外壁上,所述收卷辊(260)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电机(250)的输出轴上,所述收卷辊(260)的另一端转动设置在另一个所述竖板(270)的外壁上,所述连接耳板(290)固定在所述横板(240)的上表面上,所述钢丝绳(292)固定在所述收卷辊(260)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彦斌李瑞林刘彦军刘云珍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陇上椒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