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铆螺母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08748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铆螺母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线材拉丝、步骤S2:线材退火、步骤S3:表面磷化处理、步骤S4:冷镦成形、步骤S5:螺母攻牙、骤S6:热处理、步骤S7:电镀螺母、以及步骤S8:光学筛选、人工全检以及打包;通过线材拉丝、线材退火、表面磷化处理、冷镦成形、螺母攻牙、热处理、电镀、光学筛选人工全检以及打包之间的配合,使得压铆螺母在生产的更加方便的进行转运,且布局紧凑;同时,能够有效的提高压铆螺母的韧性,消除内应力,减少开裂现象的出现;且经过双重的检测,有效的避免不合格品流出,加工工艺简单,便于加工。便于加工。便于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铆螺母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压铆螺母
,具体为一种压铆螺母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压铆螺母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等行业。传统的压铆螺母生产工艺布局分散,在加工过程中转运较为不便,且成品进行严格的把控,不合格原料易流入生产线,导致不必要的加工浪费,不合格的成品流入到市场,易对厂家带来不良影响,且降低了客户对该螺母厂家的满意度;且传动压铆螺母加工工艺所产出的螺母容易出现开裂的现象,不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压铆螺母生产工艺,能有效的解决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铆螺母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线材拉丝:将线材放置到拉丝机中进行拉丝处理,以形成预定直径的线状毛坯,并将该线材缠绕成卷;步骤S2:线材退火:将线材放置到热处理炉内,将热处理炉内温度缓慢的升至到一定的温度进行加热,同时保持到一定的小时后将热处理炉内温度缓慢降至550℃以下,然后随热处理炉冷却至常温;步骤S3:表面磷化处理:将退火后的线材浸入到盐酸槽中酸洗,随后将退火后的线状毛坯从盐酸槽中取出,同时,控干后浸入到固定的水洗槽中,在水洗槽中上下提起一两次后进行喷淋冲洗,喷淋冲洗能有效将残留在线材上的黑灰及残酸冲洗干净,随后将线材放入到装有磷化液的磷化槽中浸泡,浸泡的过程中将线材上下提起一两次,能有效的消除盲孔效应,使得线材中很小的缝隙都能进入磷化液;步骤S4:冷镦成形:将表面磷化处理后的线材放置到多工位冷镦机上进行温镦加工,将线材卡于剪模内并将线材切成所需胚料,对胚料进行冷精整,然后镦正复合挤压其头部,再正反复合挤压花齿和下嘴位,使得铆接螺母的铆接部与外形结构成型,同时在中间进行冲孔,形成通孔,最终镦造成半成品压铆螺母;步骤S5:螺母攻牙:将已成型的半成品压铆螺母放入攻牙机中进行攻丝,以在通孔的内壁上加工内螺纹,攻丝完成后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进行下一步工序,未合格的进行报废处理;步骤S6:热处理:将半成品压铆螺母放入预热炉内先进行预热、淬火和回火处理,将预热后的半成品压铆螺母置于加热炉中,保温1

4小时进行淬火,淬火后冷却至常温;步骤S7:电镀螺母:将热处理完毕的压铆螺母放置到电镀槽中,并在电镀槽中添加电镀液,且电镀液将压铆螺母覆盖,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电镀处理,电镀一段时间后将
其取出并晾干,即可得到压铆螺母;步骤S8:光学筛选、人工全检以及打包:将压铆螺母放置到光学摄影仪上,光学摄像仪对压铆螺母产品尺寸、披锋、毛刺进行全检,进行自动检测以及筛选,检测合格后通过进行人工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对压铆螺母进行打包,检测不合格后进行报废处理。
[0005]作为进一步阐述,所述步骤S2中热处理炉缓慢升至的温度为730℃

750℃,保持的时间为4

6h。
[0006]作为进一步阐述,所述步骤S3中的磷化温度为55

70℃,磷化时间为10

40min。
[0007]作为进一步阐述,所述步骤S3中的磷化液为硝酸、磷酸、氧化锌以及适量水的混合液。
[0008]作为进一步阐述,所述步骤S7中的电镀温度为60

90℃,电镀时间为8

11min。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铆螺母生产工艺,通过线材拉丝、线材退火、表面磷化处理、冷镦成形、螺母攻牙、热处理、电镀、光学筛选人工全检以及打包之间的配合,使得压铆螺母在生产的更加方便的进行转运,且布局紧凑;同时,能够有效的提高压铆螺母的韧性,消除内应力,减少开裂现象的出现;且经过双重的检测,有效的避免不合格品流出,加工工艺简单,便于加工。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一种压铆螺母生产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铆螺母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线材拉丝:将线材放置到拉丝机中进行拉丝处理,以形成预定直径的线状毛坯,并将该线材缠绕成卷;步骤S2:线材退火:将线材放置到热处理炉内,将热处理炉内温度缓慢的升至到一定的温度进行加热,同时保持到一定的小时后将热处理炉内温度缓慢降至550℃以下,然后随热处理炉冷却至常温;所述步骤S2中热处理炉缓慢升至的温度为730℃

750℃,保持的时间为4

6h,利用相变重新结晶的过程和缓慢冷却来均匀和细化晶粒,能够有效的提高韧性,消除内应力,减少开裂现象的出现。
[0013]步骤S3:表面磷化处理:将退火后的线材浸入到盐酸槽中酸洗,随后将退火后的线状毛坯从盐酸槽中取出,同时,控干后浸入到固定的水洗槽中,在水洗槽中上下提起一两次后进行喷淋冲洗,喷淋冲洗能有效将残留在线材上的黑灰及残酸冲洗干净,随后将线材放入到装有磷化液的磷化槽中浸泡,浸泡的过程中将线材上下提起一两次,能有效的消除盲孔效应,使得线材中很小的缝隙都能进入磷化液;所述步骤S3中的磷化温度为55

70℃,磷化时间为10

40min,所述步骤S3中的磷化液为硝酸、磷酸、氧化锌以及适量水的混合液,通
过对线材表面磷化处理,能够有效的去除线材表面的氧化膜,并在线材表面形成一层磷化膜,磷化膜具有很好的润滑性,能够有效地减轻线材抽丝过程中对磨具的磨损以及粘结。
[0014]步骤S4:冷镦成形:将表面磷化处理后的线材放置到多工位冷镦机上进行温镦加工,将线材卡于剪模内并将线材切成所需胚料,对胚料进行冷精整,然后镦正复合挤压其头部,再正反复合挤压花齿和下嘴位,使得铆接螺母的铆接部与外形结构成型,同时在中间进行冲孔,形成通孔,最终镦造成半成品压铆螺母;步骤S5:螺母攻牙:将已成型的半成品压铆螺母放入攻牙机中进行攻丝,以在通孔的内壁上加工内螺纹,攻丝完成后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进行下一步工序,未合格的进行报废处理;步骤S6:热处理:将半成品压铆螺母放入预热炉内先进行预热、淬火和回火处理,将预热后的半成品压铆螺母置于加热炉中,保温1

4小时进行淬火,淬火后冷却至常温;步骤S7:电镀螺母:将热处理完毕的压铆螺母放置到电镀槽中,并在电镀槽中添加电镀液,且电镀液将压铆螺母覆盖,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电镀处理,电镀一段时间后将其取出并晾干,即可得到压铆螺母,所述步骤S7中的电镀温度为60

90℃,电镀时间为8

11min。
[0015]步骤S8:光学筛选、人工全检以及打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铆螺母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该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线材拉丝:将线材放置到拉丝机中进行拉丝处理,以形成预定直径的线状毛坯,并将该线材缠绕成卷;步骤S2:线材退火:将线材放置到热处理炉内,将热处理炉内温度缓慢的升至到一定的温度进行加热,同时保持到一定的小时后将热处理炉内温度缓慢降至550℃以下,然后随热处理炉冷却至常温;步骤S3:表面磷化处理:将退火后的线材浸入到盐酸槽中酸洗,随后将退火后的线状毛坯从盐酸槽中取出,同时,控干后浸入到固定的水洗槽中,在水洗槽中上下提起一两次后进行喷淋冲洗,喷淋冲洗能有效将残留在线材上的黑灰及残酸冲洗干净,随后将线材放入到装有磷化液的磷化槽中浸泡,浸泡的过程中将线材上下提起一两次,能有效的消除盲孔效应,使得线材中很小的缝隙都能进入磷化液;步骤S4:冷镦成形:将表面磷化处理后的线材放置到多工位冷镦机上进行温镦加工,将线材卡于剪模内并将线材切成所需胚料,对胚料进行冷精整,然后镦正复合挤压其头部,再正反复合挤压花齿和下嘴位,使得铆接螺母的铆接部与外形结构成型,同时在中间进行冲孔,形成通孔,最终镦造成半成品压铆螺母;步骤S5:螺母攻牙:将已成型的半成品压铆螺母放入攻牙机中进行攻丝,以在通孔的内壁上加工内螺纹,攻丝完成后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进行下一步工序,未合格的进行报废处理;步骤S6:热处理:将半成品压铆螺母放入预热炉内先进行预热、淬火和回火处理,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少博任帅朋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泓瑞五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