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组电芯及使用该模组电芯的低温汽车启动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0663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09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2010991629.2”,申请日为“2020.09.18”,名称为“低温汽车启动电源”的发明专利技术专利的分案申请,属于电池模块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组电芯及使用该模组电芯的低温汽车启动电源。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模组电芯及使用该模组电芯的低温汽车启动电源,通过在模组电芯中设置有用于固定单体电芯的电芯固定结构,电芯固定结构上还设置有加热电阻,电芯固定结构的周边设置有与其他电芯固定结构连接的卡接结构,结构设计紧凑,提升了模组电芯的结构稳定性;加热电阻不仅提升了模组电芯的加热效率,而且提升了模组电芯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而且提升了模组电芯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而且提升了模组电芯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组电芯及使用该模组电芯的低温汽车启动电源
[0001]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2010991629.2”,申请日为“2020.09.18”,名称为“低温汽车启动电源”的专利技术专利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模块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模组电芯及使用该模组电芯的低温汽车启动电源。

技术介绍

[0003]现有的汽车启动电池一般采用12V的铅酸蓄电池,随着自启停技术采用、节能减排的要求及环保的要求,新一代汽车启动电池电压逐渐向24V和48V两个方向发展。因此,汽车启动电源的工作电压范围在12V

48V。
[0004]现有的汽车启动电源中的模组电芯使用过程中稳定性差,尤其在-20℃低温状态下无法做大倍率放电,在-30℃乃至-40℃情况下基本无法实现放电。
[0005]故,有必要提供一种模组电芯及使用该模组电芯的低温汽车启动电源,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模组电芯及使用该模组电芯的低温汽车启动电源,以解决现有模组电芯使用过程中稳定性差,低温环境下基本无法放电的技术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模组电芯,其包括多个单体电芯以及用于固定单体电芯的电芯固定结构,所述电芯固定结构的周边设置有与其他电芯固定结构连接的卡接结构;所述电芯固定结构包括:
[0008]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内壁设置有容纳空间;以及,
[0009]加热电阻,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且与所述单体电芯外壁接触;
[0010]其中,所述固定框架的上端或下端设置有用于控制加热电阻的至少两个引脚部。
[0011]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加热电阻包括:
[0012]支撑部,设置在所述加热电阻一侧,且与所述容纳空间侧壁连接;
[0013]加热部,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一侧,且与所述单体电芯侧壁接触,用于加热所述单体电芯,所述驱动导线穿设所述支撑部并与所述加热部连接;以及
[0014]弹性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加热部与所述支撑部之间,用于将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加热部弹性连接。
[0015]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支撑部底端靠近所述单体电芯一侧设置有导向头,所述导向头用于导向所述加热电阻与所述容纳空间插接,且所述容纳空间底端设有与所述导向头插接的插接槽。
[0016]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导向头底端的宽度小于所述导向头靠近加热部一端的宽度,且所述导向头包括靠近所述单体电芯一侧的第一倾斜面;
[0017]所述插接槽底端宽度小于所述插接槽顶端宽度,且所述插接槽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倾斜面贴合的第二贴合面。
[0018]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支撑部顶端设置有倒角,所述倒角用于拆装所述加热电阻。
[0019]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支撑部顶端设置有定位凸起,所述容纳空间侧壁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凸起位置相对的定位槽,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定位槽卡接,从而限定所述加热电阻的位置。
[0020]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单个所述固定框架内设置有若干所述容纳空间,且若干所述容纳空间内的加热电阻依次连接。
[0021]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固定框架设置有若干组,若干所述固定框架横向排列,从而形成若干排固定框架,所述若干排固定框架沿纵向排列,沿纵向排列的相邻排固定框架之间错位排布。
[0022]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卡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框架外壁的固定凸起和连接凹槽,所述连接凹槽用于与其他固定框架的固定凸起插接。
[0023]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固定凸起包括与所述固定框架连接的第一连接面,以及远离所述固定框架的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连接面的宽度,且所述定位凸起从所述第一连接面到第二连接面的宽度逐渐增大。
[002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低温汽车启动电源,其包括:
[0025]模组外壳;
[0026]如上所述的模组电芯,在所述模组外壳内设置有多层所述模组电芯;
[0027]模组极柱,设置在所述模组外壳上,与所述模组电芯连接,用于提供电能;
[0028]多个热敏电阻板,设置在每层所述模组电芯的底部,用于对所述模组电芯进行加热操作;
[0029]加温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模组外壳内,与所述热敏电阻板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热敏电阻板对所述模组电芯进行加热操作。
[0030]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低温汽车启动电源还包括:
[0031]温度探头,设置在所述模组外壳内,与所述加温控制器连接,用于探测每层所述模组电芯所在空间的温度。
[0032]在本专利技术中,当所述温度探头检测到所述模组电芯所在空间的温度大于第一设定值时,所述加温控制器停止对所述模组电芯进行加热,所述低温汽车启动电源切换至启动准备状态。
[0033]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低温汽车启动电源还包括:
[0034]计时器,设置在所述模组外壳内,与所述加温控制器连接,用于计算所述热敏电阻板的加热时长。
[0035]在本专利技术中,当所述计时器计算到热敏电阻板的加热时长大于第二设定值时,所述加温控制器停止对所述模组电芯进行加热,所述低温汽车启动电源切换至启动准备状态。
[0036]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低温汽车启动电源还包括:
[0037]电压检测模块,与所述加温控制器连接,用于检测所述模组电芯的输出电压。
[0038]在本专利技术中,当所述电压检测模块检测到模组电芯的输出电压大于第三设定值
时,所述加温控制器停止对所述模组电芯进行加热,所述低温汽车启动电源切换至启动准备状态。
[0039]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模组电芯包括多个单体电芯以及用于固定单体电芯的电芯固定结构,电芯固定结构的周边设置有与其他电芯固定结构连接的卡接结构。
[0040]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电芯固定结构包括外部的固定框架以及内部的加热电阻容纳空间,所述固定框架的上端或下端设置有用于控制加热电阻的至少两个引脚部。
[0041]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模组电芯为碳基电容电芯,所述电芯固定结构包括外部的固定框架以及内部设置加热电阻的容纳空间,所述固定框架的上端或下端设置有用于控制加热电阻的至少两个引脚部;
[0042]所述热敏电阻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电芯固定结构的引脚部连接的驱动导线。
[0043]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加热电阻包括:
[0044]支撑部,设置在所述加热电阻一侧,且与所述容纳空间侧壁连接;
[0045]加热部,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一侧,且与所述单体电芯侧壁接触,用于加热所述单体电芯,所述驱动导线穿设所述支撑部并与所述加热部连接;以及
[0046]弹性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加热部与所述支撑部之间,用于将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加热部弹性连接。
[0047]在本专利技术中,单个所述固定框架内设置有若干所述容纳空间,且若干所述容纳空间内的加热电阻依次连接。
[0048]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支撑部顶端设置有倒角,所述倒角用于拆装所述加热电阻。
[0049]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支撑部顶端设置有定位凸起,所述容纳空间侧壁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组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单体电芯以及用于固定单体电芯的电芯固定结构,所述电芯固定结构的周边设置有与其他电芯固定结构连接的卡接结构;所述电芯固定结构包括: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内壁设置有容纳空间;以及,加热电阻,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且与所述单体电芯外壁接触;其中,所述固定框架的上端或下端设置有用于控制加热电阻的至少两个引脚部,所述加热电阻包括:支撑部,设置在所述加热电阻一侧,且与所述容纳空间侧壁连接;加热部,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一侧,且与所述单体电芯侧壁接触,用于加热所述单体电芯;以及弹性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加热部与所述支撑部之间,用于将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加热部弹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底端靠近所述单体电芯一侧设置有导向头,所述导向头用于导向所述加热电阻与所述容纳空间插接,且所述容纳空间底端设有与所述导向头插接的插接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顶端设置有定位凸起,所述容纳空间侧壁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凸起位置相对的定位槽,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定位槽卡接,从而限定所述加热电阻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顶端设置有倒角,所述倒角用于拆装所述加热电阻。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个所述固定框架内设置有若干所述容纳空间,且若干所述容纳空间内的加热电阻依次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设置有若干组,若干所述固定框架横向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役军李金龙郑东冬王文敏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图门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