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森林开发利用的幼苗施肥培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0635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绿植养护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森林开发利用的幼苗施肥培土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固定连接有π字板,所述壳体外壁一侧设有培土装置,所述培土装置远离壳体一侧设有压实装置;所述培土装置包括两个与壳体转动连接的第一板。通过转动培土装置内的第一把手、第二把手和六角柱,以及调节第二板和第一板之间的夹角,使得此装置可以适用于两个培土堆之间距离不同和培土堆斜面角度不同的情况,提高了此装置的适用性,此装置在两个培土堆之间移动前进时,松散干燥的泥土会被壳体分到两边,经过第一板、第二板和L形板,被移动到培土堆的斜面上,快速完成铲土到培土堆上的工作。工作。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森林开发利用的幼苗施肥培土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绿植养护
,具体说是一种森林开发利用的幼苗施肥培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幼苗培土通常是在幼苗生长阶段,期初幼苗周围的泥土会被人工用锄头弄松散,之后可以洒入营养物质,然后人工用铲子将株间或畦间的土壤覆盖作物根部四周,然后用铲子将培土堆的斜面拍一拍,以防止作物倒伏,并促进根部的发育和便利排水灌溉,一般幼苗栽培时通常是在一列列呈等腰梯形的土壤层内进行种植,方便浇灌等。
[0003]目前,市面上在对幼苗进行培土时,需要人工用铲子将两个梯形培土堆之间松散泥土铲到培土堆斜面上去,然后再用铲子拍实,劳动强度较大,同时培土效率低下,因此亟需一种可以替代人工对等腰梯形的土壤层上的幼苗进行培土步骤的装置。
[0004]在所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森林开发利用的幼苗施肥培土装置。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森林开发利用的幼苗施肥培土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固定连接有π字板(2),所述壳体(1)外壁一侧设有培土装置(3),所述培土装置(3)远离壳体(1)一侧设有压实装置(4);所述培土装置(3)包括两个与壳体(1)转动连接的第一板(5),所述第一板(5)远离壳体(1)一侧开有第一螺纹孔(6),所述第一板(5)远离壳体(1)一侧开有盲孔(7),所述盲孔(7)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柱(8),所述第一柱(8)远离第一板(5)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板(9),所述第二板(9)靠近第一板(5)一侧固定连接有扇叶板(10),所述扇叶板(10)与第一板(5)贴合,所述扇叶板(10)内部贯穿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第一孔(11),所述第一孔(11)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螺栓(12),所述第一螺栓(12)与第一螺纹孔(6)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板(9)顶部远离扇叶板(10)一侧转动连接有L形板(13),所述第一板(5)靠近π字板(2)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片(14),所述第一定位片(14)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块(15),所述第一连接块(15)远离第一板(5)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柱(16),所述第一螺纹柱(16)远离第一连接块(15)一端贯穿π字板(2)并与π字板(2)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柱(16)贯穿π字板(2)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17),所述第二板(9)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二定位片(18),所述L形板(13)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三定位片(19),所述第三定位片(19)内部贯穿并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柱(20),所述第二螺纹柱(20)远离第二定位片(18)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21),所述第二螺纹柱(20)与第二定位片(18)螺纹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森林开发利用的幼苗施肥培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实装置(4)包括π字板(2)底部固定连接的第一定位板(22),所述π字板(2)远离壳体(1)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定位板(23),所述第二定位板(23)远离第一定位板(22)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限位板(24),所述第一定位板(22)和第二定位板(23)内部贯穿并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轴(25),所述第一传动轴(25)靠近限位板(24)一端固定连接有凸轮(26),所述凸轮(26)外部滚动连接有矩形空心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波徐永青王卫国朱小梅黄莎陈炎根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临安区农业农村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