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余康宸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β环糊精-壳聚糖交联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70626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新型表面活性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β环糊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
β
环糊精

壳聚糖交联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新型表面活性剂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β环糊精

壳聚糖交联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表面活性剂是一种表面活性物质,具有亲水亲油的独特性质,被广泛的应用于化工产业,其功能充分的表现在能够改变界面的表面性质、可以显著的降低界面的表面张力。表面活性剂根据亲水基团在水中能否电离可以划分成两类,离子型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以进一步划分成为两性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0003]表面活性剂中,应用最广、产量最大、发展历史最悠久的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具有两亲性,由亲水基团与疏水基团组合而成,亲水基团通常由羟基、羧酸等极性基团构成,疏水基团通常由非极性羟基链组合而成。由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好的水溶性,能够提高有机物在水中的溶解度以及降低水的表面张力等特性,阴离子活性剂在生活用水中,最经常被应用到的领域在于起泡、洗涤、分散、润滑等方向。根据PSCD 2017数据表明,全球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产品共约1200万吨,在公共清洗、农药化学、乳化聚合、纺织助剂、油漆涂料等领域被大量的使用。
[0004]直链烷基苯磺酸盐(LAS),作为当下生活中应用最广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之一,具有高功能性,高性价比的特点,在洗洁精、洗衣粉、洗面奶、沐浴露等日用品中大量使用,2017年数据显示,我国在这一年中生产了54.54万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约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总产量的45%,其中的大部分LAS都随着生活用水被处理或进入自然水体。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是一种黄色油状液体,也是直链烷基苯磺酸盐中应用最多的。相对于肥皂它更易溶于水。由于它的泡沫粘度低,使得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保留了容易起泡的优点的同时,还具有泡沫易于消失的特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化学性质稳定,在酸性或碱性介质中以及加热条件下都不会分解,具有很好的脱脂能力,并有着很好的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和润湿、渗透和乳化的性能,因此被大量的添加到工业用品与生活用品中。
[0005]直链烷基苯磺酸盐可以通过工业废水废渣、生活污水排放等途径进入自然水体中,进而影响环境,在各种环境介质中都能够检测到其存在。一般的生活污水或餐饮业排放的污水,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可达10mg/L,工业废水中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可达250mg/L。根据王丽娜等人的研究,近年来洗衣液的市场份额不断上升,在洗涤衣物时,由洗衣液排放出排放出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约是洗衣粉的1.5倍,加剧了直链烷基苯磺酸盐进入环境的排放量。根据Kobukey等人的研究表明,当水中表面活性剂的浓度达到1.5mg/L时就会产生泡沫,影响环境美观程度。同时由于泡沫不易消失,容易在水体表面产生隔离层,严重影响水体与空气的气体交换,致使水体发臭,溶解氧含量下降,进而危害到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近年来对水体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毒理研究越来越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附着在鱼的鱼鳃上,或者直接被鱼体吸附,对于水中常见的鲫鱼表
现出较强的生物毒性,对鱼类抗氧化酶和超氧化歧化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0006]根据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3838

2002),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成为重要的水质污染物之一,在污水处理厂中需要进一步处理。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

1996),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排放标准被分为三类,一级排放标准要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浓度不超过5mg/L,二级排放标准要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浓度不超过10mg/L,三级排放标准要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浓度不超过20mg/L。表面活性剂在水体中超过一定浓度,就容易产生泡沫,降低水中溶解氧含量,导致水体发臭。同时由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自身特殊的两亲性与增溶性,极易与水中的多氯联苯、多环芳烃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结合,产生更加复杂而深远的影响。因此,若含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生活污水不得到妥善的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中将造成自然水体的二次污染,产生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
[0007]环糊精(Cyclodextrin,简称CD)是由芽孢杆菌作用的环糊精转移酶(CGT)作用于直链淀粉,经过一系列反应形成的环状低聚糖。通常环糊精由6

12个葡萄糖单糖组合而成,常见的有α,β,γ三类环糊精,分别含有6、7、8个葡萄糖单糖分子,α环糊精的半径最小,仅为0.5nm,能够包络的有机分子不多,应用范围有所限制,γ

环糊精相对半径更大,能达到0.8nm,但是由于其在工业上的生产成本较高,难以大规模的生产,因此应用范围也受到了限制。而β环糊精的分子半径为0.6nm,大小适中,在工业上能够大量生产,因此β

环糊精由于其独特的半径和包合能力而在生活中应用最广。
[0008]环糊精内部疏水外部亲水,内部为圆台构型,能够包合吸附有机物,外部亲水使得环糊精具有良好的溶解性,环糊精性质稳定,常温储存多年也不易变质。遇酸容易水解,分解产生葡萄糖与非环状麦芽糖,在碱性与中性的条件下相对稳定,不会与溶液发生反应。环糊精没有固定的熔点,大约在200℃后会开始分解,由于环糊精中含有大量的活性基团,因此也很容易通过接枝反应、交联反应与其他有机物组合,发挥更大的优点。
[0009]目前环糊精被广泛的应用于食品、环保、化学、日用品等方面,在食品行业中,环糊精由于其包络能力强,可以用于保护食品色素稳定,缓释食物的芳香气味等,在医药行业,环糊精对人体无毒,可以作为许多药物的载体,具有改善药物剂型和释放速度的功能。在环保行业,应用较多的是作为吸附剂处理水体中的污染物,或作为空气清新剂载体改良环境质量。
[0010](2)壳聚糖(Chitosan),是一种高分子多糖,又被称为脱乙酰甲壳素,由甲壳素(几丁质)脱乙酰化反应制作得到。甲壳素广泛的存在自然界动物的壳质结构中,在虾、蟹壳以及昆虫壳中含量较高,因其具有纤维素的特性,因此也别称为动物纤维素。甲壳素溶解性较差,因此其应用受到了限制,直至采用浓碱脱去甲壳素中的乙酰基,才改善了甲壳素的溶解度。甲壳素脱去乙酰基,脱乙酰度大于50%后便可称为壳聚糖,根据脱乙酰化程度壳聚糖的溶解性也不同,壳聚糖脱乙酰度越高,相对分子质量越小,溶解度也相对越高,由于壳聚糖分子中存在氨基,因此壳聚糖可以溶解在稀酸中。壳聚糖分子中含有大量的活性基团,可以发生一系列衍生反应,如Schiff碱反应、接枝共聚基降解反应、络合反应等。近年来发现其具有一定抑菌、吸附的能力,根据Jian Yang研究表明,壳聚糖表面具有正电荷能够与红细胞上负电荷结合,促进凝血。根据Fei Liu X等人研究,壳聚糖还具有抑制细菌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作用的能力,抗菌能力较强,由于壳聚糖存在大量正电荷,还可以通过静电作用完成对污染物的吸附,被广泛的应用在医药化学、生物处理、环保以及水处理等领域。
[0011]综上,含有表面活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β环糊精

壳聚糖交联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β环糊精

壳聚糖交联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进行壳聚糖溶解再生;步骤二,进行β

环糊精/壳聚糖酸性条件交联反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β环糊精

壳聚糖交联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壳聚糖溶解再生,包括:(1)量取4mL冰醋酸配置200mL 2%(w/v)的冰醋酸溶液,称取5g壳聚糖粉末,并在60℃的条件下水浴溶解,不断搅拌直至溶液澄澈透明;(2)配置5%(w/v)的乳化剂

石油醚连续相100mL,使用一次性滴管将15mL壳聚糖溶液逐滴加入到50℃的100mL石油醚连续相中,在1000rpm条件下磁力搅拌3h后得到油包水形态的乳化液;(3)将乳化液放置

196℃的液氮中低温淬火3.5h,完成后配置提前预冷过的氢氧化钠/乙醇水相转变液100mL,使壳聚糖冰珠相反转再生,用玻璃棒温和搅拌,产生白色沉淀,离心收集形成的壳聚糖微球,依次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洗涤至上清呈中性,于真空冻干机中干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β环糊精

壳聚糖交联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冰醋酸为分析纯冰醋酸。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β环糊精

壳聚糖交联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乳化剂

石油醚连续相混合9.6g S80与0.4g T60;其中,所述S80即为Span80,所述T60即为Twee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康宸郁昂
申请(专利权)人:余康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