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驱动芯片、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驱驱动芯片、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LED)显示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显示技术已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其中,具有较小尺寸的较小尺寸的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 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Micro LED)和次毫米发光二极管(Mini 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mini LED)由于其尺寸小且其背光源厚度薄,可对应高动态范围图像(High
‑
Dynamic Range,简称HDR)等优势,在大尺寸背光源上的应用越来越多。Micro
‑
LED和mini
‑
LED技术是将现有LED的尺寸分别微缩至100um以下和100~300um之间。
[0003]显示面板内,Mini/Micro LED的阴极需要连接驱动芯片,驱动芯片与Mini/Micro LED一起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N组绑定端子,N大于等于2;其中,每组绑定端子均包括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同一组绑定端子中的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用于分别实现同一信号的输入和输出;各组绑定端子中的输入端子位于所述驱动芯片的同一侧;和/或,各组绑定端子中的输出端子位于所述驱动芯片的同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芯片,其特征在于,N大于等于3;所述N组绑定端子中的第1组绑定端子,包括第一输入端子和第一输出端子,用于分别实现第一信号的输入和输出;所述N组绑定端子中的第2组绑定端子,包括第二输入端子和第二输出端子,用于分别实现进行第二信号的输入和输出;所述N组绑定端子中的第3组绑定端子,包括第三输入端子和第三输出端子,用于分别实现第三信号的输入和输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芯片还包括:第一开关单元,其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三输入端子,其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入端子和所述第二输出端子,用于在所述第三信号为有效电平时,将所述第二信号输出;移位寄存单元,其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输入端子,其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输出端子,用于将所述第三信号输出;第二开关单元,其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输出端,其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输出端子,其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入端子和所述第一输出端子,用于在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输出端为有效电平时实现所述第三输出端子和所述第一输入端子之间的导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芯片还包括:电压转换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输入端通过所述电压转换单元连接所述第二输入端子和所述第二输出端子,所述电压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输入端子输入的所述第二信号进行电压转换后输出至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输入端。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管和第一二极管;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为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为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为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第二开关管和第二二极管;其中,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为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入端为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出端为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入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芯片,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敏,徐文结,郭总杰,谢晓冬,江照波,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