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随行吸管杯盖封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0613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随行吸管杯盖封水结构,包括翻盖组件、杯盖座、吸管组件、密封圈、杯体,密封圈与杯盖座连接,杯盖座与杯体螺纹连接,翻盖组件包括翻盖、排气孔密封件,翻盖与杯盖座转动连接,排气孔密封件与翻盖连接,杯盖座上设置有杯盖座排气孔,密封圈上设置有至少两个且环形阵列排放的密封圈排气孔,密封圈上表面还设置有密封圈排气槽,密封圈排气孔与密封圈排气槽相连通并形成排气空间,杯盖座排气孔与排气空间相连通,密封圈还包括密封圈外沿,杯体与密封圈外沿相抵。通过上述设计,可以使吸管杯盖结构紧凑,从而便于携带。从而便于携带。从而便于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随行吸管杯盖封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杯盖,尤其涉及一种随行吸管杯盖封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普通的吸管水杯为使出水的顺畅,往往会在杯盖上设置排气孔以平衡杯子内外的气压,但由于杯盖座上设置的其他部件,如吸嘴、密封圈等,往往需要增大杯盖座的直径以设置排气孔,这会导致杯子的直径变大不便于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吸管水杯为设置排气孔而导致杯盖座变大不便于携带的问题,提供了新的一种随行吸管杯盖封水结构。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随行吸管杯盖封水结构,包括翻盖组件、杯盖座、吸管组件、密封圈、杯体,所述密封圈与所述杯盖座连接,所述杯盖座与所述杯体螺纹连接,所述翻盖组件包括翻盖、排气孔密封件,所述翻盖与所述杯盖座转动连接,所述排气孔密封件与所述翻盖连接,所述杯盖座上设置有杯盖座排气孔,所述密封圈上设置有至少两个且环形阵列排放的密封圈排气孔,所述密封圈上表面还设置有密封圈排气槽,所述密封圈排气孔与所述密封圈排气槽相连通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随行吸管杯盖封水结构,包括翻盖组件(1)、杯盖座(2)、吸管组件(3)、密封圈(4)、杯体(5),所述密封圈(4)与所述杯盖座(2)连接,所述杯盖座(2)与所述杯体(5)螺纹连接,所述翻盖组件(1)包括翻盖(11)、排气孔密封件(12),所述翻盖(11)与所述杯盖座(2)转动连接,所述排气孔密封件(12)与所述翻盖(11)连接,所述杯盖座(2)上设置有杯盖座排气孔(21),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4)上设置有至少两个且环形阵列排放的密封圈排气孔(41),所述密封圈(4)上表面还设置有密封圈排气槽(42),所述密封圈排气孔(41)与所述密封圈排气槽(42)相连通并形成排气空间(43),所述杯盖座排气孔(21)与所述排气空间(43)相连通,所述密封圈(4)还包括密封圈外沿(44),所述杯体(5)与所述密封圈外沿(44)相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随行吸管杯盖封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座(2)包括中盖(22)、螺纹盖(23),所述中盖(22)包括中盖外壁(221)、中盖内壁(223),所述螺纹盖(23)置于所述中盖内壁(223)与所述中盖外壁(221)之间,所述杯盖座排气孔(21)包括中盖排气孔(224)、螺纹盖排气孔(231),所述中盖排气孔(224)设置于所述中盖(22)上,所述螺纹盖排气孔(231)设置于所述螺纹盖(23)上,所述密封圈(4)置于所述中盖内壁(223)与所述螺纹盖(23)之间,所述中盖排气孔(224)、所述螺纹盖排气孔(231)与所述排气空间(43)相连通,所述翻盖(11)与所述中盖(22)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随行吸管杯盖封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盖排气孔(224)上表面设置有排气孔环形凸起(2241),所述排气孔密封件(12)与所述排气孔环形凸起(2241)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随行吸管杯盖封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管组件(3)包括吸嘴(31),所述吸嘴(31)为向一侧倾斜的锥形体,所述翻盖组件(1)还包括吸嘴封水件(13),所述吸嘴封水件(13)与所述吸嘴(31)顶端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随行吸管杯盖封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31)底部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海波王华波杨道海梁伟臣杨应权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飞剑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