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感应补充定时收集液滴的自动滴注微萃取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化学分析测试
,涉及一种感应补充定时收集液滴的自动滴注微萃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作为传统热分析技术的一种,热重/差热分析法是应用热天平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质量、热量变化质量增加、质量损失或吸热、放热与温度关系的一种热分析技术,具有仪器操作简便、准确度高、灵敏快速、以及试样微量化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无机、有机、化工、冶金、医药、食品、烟草、能源及生物等领域。热重与其它分析仪器联用可进行热重逸出物质分析,包括热重
‑
质谱联用、热重
‑
傅立叶变换红外联用、热重
‑
气相色谱
‑
质谱联用等。然而,热重
‑
质谱和热重
‑
红外中热解产物没有经过色谱分离,难以对同时逸出的复杂组分进行准确定性分析。热重
‑
气相色谱
‑
质谱虽然解决了产物分离定性的问题,但联用装置复杂并难以在一次实验中完成多组热解产物的连续分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感应补充定时收集液滴的自动滴注微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1)、补液单元、收集单元、萃取单元、内标挥发单元和热重单元;所述控制器(1)通过线路分别与第一蠕动泵(2)和第二蠕动泵(20)、电动升降臂(22)、转盘(24)、光纤发射端(8)、光纤接收端(12)、磁力搅拌器(14)和温控层(25)相连接;所述补液单元包括第一蠕动泵(2)、试剂瓶(3)、光纤发射端(8)、光纤接收端(12)和补充管路(26);所述试剂瓶(3)通过补充管路(26)与萃取头(5)底部连通,所述萃取头(5)呈现倒锥形放置在萃取腔体(9)上部,且所述萃取头(5)锥体底部开设有两个通孔,分别穿过补充管路(26)和收集管路(27);所述第一蠕动泵(2)设置于试剂瓶(3)和萃取头(5)之间的补充管路(26)上;所述光纤发射端(8)和光纤接收端(12)分别位于萃取腔体(9)两侧对应萃取液滴(11)饱满状态时下边缘的位置;所述收集单元包括收集口(6)、收集管路(27)、第二蠕动泵(20)、支架(21)、电动升降臂(22)、收集瓶(23)、转盘(24);所述收集管路(27)通入萃取头(5)锥口的一端为呈敞口状的收集口(6),且位于托附装置(7)内;所述第二蠕动泵(20)设置于萃取头(5)和收集瓶(23)之间的收集管路(27)上;所述电动升降臂(22)一端的手柄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蠕动泵(20)和收集瓶(23)之间的收集管路(27)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文辉,秦云华,杨柳,申钦鹏,吴淑定,赵杨,刘占博,刘凌璇,文杰,梁生龙,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红塔卷烟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