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聚光加热的快速升温系统及热重分析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聚光加热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聚光加热的快速升温系统及热重分析法。
技术介绍
[0002]物料在慢速升温和快速升温下的反应性和产物等往往有很大差别,随着科学研究和生产需要的发展,快速升温系统在各类研究生产中的需求越来越大。
[0003]目前已有一些企业和机构采用聚光加热方式实现快速升温,能达到约1200℃的高温和500℃/min的升温速率,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依靠调节光通量来控制反应温度,影响了温度控制的精确度;二是缺乏对升温速率的控制方法,只能保证快速升温而无法保证恒速率升温;三是缺乏对物料重量信息的采集,无法进行相关研究。
[0004]此外,常规热重分析仪只能针对升温速率小于100℃/min的反应,无法用于快速升温,而且对于物料在较高温度下的反应测量准确性不足。目前已有采用特种电阻丝、红外加热、微波加热等方式的热重分析法,但特种电阻丝加热的升温速率受限,通常不超过200℃/min,且造价昂贵;红外加热方式容易受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烟雾影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聚光加热的快速升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池(1)、支撑件(2)、电子称重器(3)、升温仓(4)、聚光装置(5)、温度检测器(6)和终端主机,所述升温仓(4)设置于所述电子称重器(3)上方,其上设有进气孔(41)和出气孔(42),所述支撑件(2)支撑于所述电子称重器(3)的称重面上,其上部伸至所述升温仓(4)内部,所述反应池(1)放置于所述升温仓(4)中,并装于所述支撑件(2)上部,所述聚光装置(5)安装于所述升温仓(4)的仓壁上,其发出的光聚光后朝向所述反应池(1),所述温度检测器(6)的探测端与所述反应池(1)接触,所述终端主机分别与所述电子称重器(3)、聚光装置(5)和温度检测器(6)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聚光加热的快速升温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摄像装置(8),所述升温仓(4)的顶部对应所述反应池(1)的位置设有透明的拍摄区,所述摄像装置(8)装配于所述升温仓(4)顶部的拍摄区处,用于透过所述拍摄区监拍所述反应池(1)的画面信息,所述摄像装置(8)与所述终端主机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聚光加热的快速升温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干扰罩(7),所述防干扰罩(7)罩设于电子称重器(3)外,所述支撑件(2)的上部穿过所述防干扰罩(7)上端适配的孔位,所述升温仓(4)装配于所述防干扰罩(7)的上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聚光加热的快速升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温仓(4)包括升温壳体(43)和密封罩(44),所述升温壳体(43)上下端均敞口,且其下端与所述防干扰罩(7)的上端密封连接,所述密封罩(44)为下端敞口的壳体结构,其下端与所述升温壳体(43)的上端密封连接,所述升温壳体(43)侧壁设有所述出气孔(42),所述密封罩(44)上部设有所述进气孔(41),所述聚光装置(5)装配于所述密封罩(44)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聚光加热的快速升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干扰罩(7)的上端设有环形的第一法兰(71),所述升温壳体(43)的下端设有环形的第二法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松,宋功祥,黄德馨,李寒剑,汪雪棚,任强强,向军,苏胜,汪一,江龙,徐俊,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