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赫兹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0405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赫兹镜头,包括:镜头筒;镜头筒的相对两端设置有抛物面镜结构和透镜结构,镜头筒上还设置有天线结构;抛物面镜结构包括调节组件和抛物面镜,抛物面镜位于镜头筒内,调节组件一端与抛物面镜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镜头筒同轴活动连接;透镜结构包括透镜,透镜位于镜头筒内并和抛物面镜中心共线设置;天线结构与抛物面镜相正对。该太赫兹镜头能够实现精确调整,而且调整方便,调整过程中既不需要松动也不需要紧固各个器件,可以避免各个器件的位置差异,使得整个镜头的信号稳定性比较良好。性比较良好。性比较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赫兹镜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太赫兹检测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太赫兹镜头。

技术介绍

[0002]太赫兹波是指频率在0.1Hz远外波段的相干电磁辐射,处于电磁波谱中电子学向光子学过渡的特殊位置,因而具有透视性、安全性、光谱分辨本领等独特的性质,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随着太赫兹技术的发展,太赫兹光谱及成像在生物学、医疗疾病诊断、材料科学、军事以及化学基础研究等许多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并迅速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前沿研究方向。太赫兹波谱技术是国际上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太赫兹辐射的应用技术之一,是一种新型的波谱技术,是太赫兹波谱技术的核心研发领域。
[0003]目前对于物质成分分析、火炸药分析及毒品检测主要使用透射式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该光谱系统通过两组光学系统对太赫兹发射天线发出的太赫兹波进行准直汇聚后穿过被测物再汇聚至太赫兹接收天线,发射端的光学系统可称作太赫兹发射镜头,接收端的光学系统称作为太赫兹接收镜头,两种镜头所用光学元件以及光学尺寸完全一致,请参阅图1,图1为太赫兹检测的原理示意图,从图1中可以看出,各光学元件相对位置是否准确直接影响最终的检测效果。目前常规做法是利用支架、滑块、套筒等作为发射(接收)天线、透镜、抛物面镜得支撑部件,然后采用手动直接挪动的方式来调整光学部件之间的距离、光学部件的俯仰角度、偏转角度等。手动调整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手动直接挪动无法实现精确调整;另一方面挪动时需先使被调整部件处于松动状态,调整后再紧固,松开和紧固会带来位置差异,引起信号不稳定。
>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旨在提供一种太赫兹镜头,能够实现精确调整,而且调整方便,调整过程中可以避免各个器件的位置差异,使得整个镜头的信号稳定性比较良好。
[0005]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太赫兹镜头,主要包括:镜头筒;
[0007]所述镜头筒的相对两端设置有抛物面镜结构和透镜结构,所述镜头筒上还设置有天线结构;
[0008]所述抛物面镜结构包括调节组件和抛物面镜,所述抛物面镜位于所述镜头筒内,所述调节组件一端与所述抛物面镜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镜头筒同轴活动连接;
[0009]所述透镜结构包括透镜,所述透镜位于所述镜头筒内并和所述抛物面镜中心共线设置;
[0010]所述天线结构与所述抛物面镜相正对。
[0011]上述的一种太赫兹镜头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调节组件包括面镜调节旋钮、面镜支架和第一弹性件;
[0012]所述面镜支架一端与所述抛物面镜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面镜调节旋钮相抵,所述面镜调节旋钮与所述镜头筒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在所述面镜支架与所述抛物面镜外侧,所述面镜调节旋钮一端与所述面镜支架相抵,另一端与所述镜头筒相抵。
[0013]上述的一种太赫兹镜头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镜头筒一侧设置有导向杆,所述面镜支架上设置有一沿所述镜头筒的轴线方向设置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杆伸入所述导向槽内。
[0014]上述的一种太赫兹镜头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面镜支架包括同轴设置的支架本体、第一板以及第二板,所述第二板与所述抛物面镜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板位于所述第二板和所述支架本体之间;
[0015]所述支架本体上活动穿设有若干个调节杆,每个所述调节杆的轴线与所述镜头筒的轴线相平行,其中,一部分所述调节杆与所述第一板相抵,另一部分所述调节杆与所述第二板相抵,以用于调节所述抛物面镜的倾斜角度。
[0016]上述的一种太赫兹镜头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面镜支架采用弹簧钢材质制成,所述面镜支架还包括弹簧片结构,所述支架本体与所述第一板之间,以及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之间均通过一所述弹簧片结构连接。
[0017]上述的一种太赫兹镜头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透镜结构还包括透镜座和压圈,所述透镜座与所述镜头筒螺纹连接,所述透镜和所述压圈装设在所述透镜座内,所述透镜一端与所述透镜座相抵,另一端与所述压圈相抵。
[0018]上述的一种太赫兹镜头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压圈与所述透镜座螺纹连接。
[0019]上述的一种太赫兹镜头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透镜座上设置有若干个调节轴,所述调节轴的轴线与所述镜头筒的轴线相平行,所述调节轴可与所述镜头筒的端面相抵。
[0020]上述的一种太赫兹镜头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天线结构包括套筒、天线、天线调节旋钮和第二弹性件;
[0021]所述套筒与所述镜头筒连接,所述天线装设于所述套筒内,所述天线朝向所述抛物面镜,所述天线调节旋钮一端与所述套筒螺纹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套筒,所述第二弹性件一端与所述天线相抵,另一端与所述套筒内壁相抵。
[0022]上述的一种太赫兹镜头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天线为接收天线或者发射天线。
[0023]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是: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太赫兹镜头,能够实现精确调整,而且调整方便,调整过程中既不需要松动也不需要紧固各个器件,可以避免各个器件的位置差异,使得整个镜头的信号稳定性比较良好。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太赫兹检测的原理示意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太赫兹镜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太赫兹镜头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太赫兹镜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面镜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面镜支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中:A、待测物;1

、发射天线;2

、第一抛物面镜;3

、第一透镜;4

、第二透镜;5

、第二抛物面镜;6

、接收天线;2、抛物面镜;3、透镜;4、镜头筒;41、导向杆;5、抛物面镜结构;51、调节组件;511、面镜调节旋钮;512、面镜支架;5121、导向槽;5122、支架本体;5123、第一板;5124、第二板;5125、调节杆;5126、弹簧片结构;513、第一弹性件;6、透镜结构;61、透镜座;62、压圈;63、调节轴;7、天线结构;71、套筒;72、天线;73、天线调节旋钮;74、第二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3]本文中为组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赫兹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镜头筒;所述镜头筒的相对两端设置有抛物面镜结构和透镜结构,所述镜头筒上还设置有天线结构;所述抛物面镜结构包括调节组件和抛物面镜,所述抛物面镜位于所述镜头筒内,所述调节组件一端与所述抛物面镜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镜头筒同轴活动连接;所述透镜结构包括透镜,所述透镜位于所述镜头筒内并和所述抛物面镜中心共线设置;所述天线结构与所述抛物面镜相正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赫兹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面镜调节旋钮、面镜支架和第一弹性件;所述面镜支架一端与所述抛物面镜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面镜调节旋钮相抵,所述面镜调节旋钮与所述镜头筒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在所述面镜支架与所述抛物面镜外侧,所述面镜调节旋钮一端与所述面镜支架相抵,另一端与所述镜头筒相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赫兹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筒一侧设置有导向杆,所述面镜支架上设置有一沿所述镜头筒的轴线方向设置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杆伸入所述导向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赫兹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面镜支架包括同轴设置的支架本体、第一板以及第二板,所述第二板与所述抛物面镜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板位于所述第二板和所述支架本体之间;所述支架本体上活动穿设有若干个调节杆,每个所述调节杆的轴线与所述镜头筒的轴线相平行,其中,一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杰劳力
申请(专利权)人:华太极光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